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70篇
  142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8年   3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具有不同抗性和品质的黄瓜品种与其根围、根表的主要病原菌(Rhizoctoniasolani和Pythiumaphanidermatum)的拮抗菌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在不同生长时期,两者的关系不一致。在出苗后2d,7d时,抗病品种根围拮抗菌的数量多于感病品种;在出苗后14d,在这6个品种中,R.Solani与P.aphanidermatum根围、根表的拮抗菌数均达到最高峰,且品质优良但相对较感病的两个品种浙农18、上海洋行根围、根表拮抗菌数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经Dunan's多重比较表明,R.solani的根围、根表拮抗菌数与P.aphanidermatum相比,两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2.
兰考泡桐不定芽自然接干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分别对兰考泡桐林分、四旁树和孤立木样木(包括依靠不定芽自然接干的150株和人工接干的30株)与接干有关的生长因子进行实测,并建立兰考泡桐接干形率与主要生长因子的数学模型;不同栽植方式对接干形率、第一接干高均有显著影响;第一接干高与苗高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第一接干发生时的树龄以3~4a对接干形率的影响最佳,5a以后接干效果较差.同时对兰考泡桐不定芽接干各种树形图谱及其在各栽植条件下所占的比例、兰考泡桐第一接干发生时的树龄分布及林分、四旁树、孤立木条件下的相应接干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中华蜜蜂精液在液氮(- 196 ℃) 中贮存121 d,精液与含有8% 二甲亚砜的三羟基氨基甲烷缓冲稀释液以1∶1.5 混合,不用平衡,在广口保温瓶中距液氮面2 cm 或5 cm 处预冻,在35~39 ℃水浴中解冻,可产生较好的解冻后活力比率(超过60% ).当室温高于20 ℃时(4 月份),样本必须于13 ℃下平衡0.5 h 左右,其解冻后活力比率可达30% .春季采集并冷冻的样本,其解冻后活力不如冬季采集并冷冻的.用在液氮中贮存了1~121 d 的精液分别以 4~5 μ L的剂量给 24 只处女王人工授精,4 只开产但首先产的不是受精卵.解冻后的精液能够于13 ℃下保存46 h.磺胺不能用于精子冷冻.  相似文献   
104.
豫棉1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从夏棉商855中的天然变异株中经过连续选择定向培育集丰产、优质、早熟、抗病于一体的棉花新品种.1996年该品种在新疆试种成功,1997年种植面积为1 259.9 hm2,1998年在南疆5地州种植面积猛增到22 666.7 hm2,并于当年12月上旬经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准予在新疆棉区南疆亚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猪日瘦肉量的生化遗传标记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分别测定了杜×长大66头杂种猪的5种同工酶多态性。(Est2,Hpx,Am1,Am2,Cp) 和6种酶活性(GPT,GOT,Akp,Acp,Amy,Cp),并对其与猪日瘦肉量的关系进行了线性模型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5种同工酶位点均表现为多态性,但对日瘦肉量效应都不显着;6 种酶活性中,2 种酶活(Akp 和 GPT) 与日瘦肉量相关显着。  相似文献   
106.
通过试验研究了风速对回转窑内生物质传输送的影响,并与已有的几种传输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已有的几种模型不能准确描述风速作用下生物质在回转窑内的传输规律。窑内风速对生物质物料平均停留时间(MRT)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生物质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另一方面,生物质受到风的作用,增加了摩擦力,使得风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特性。风速的影响范围与回转窑倾角有较大关系:回转窑倾角越大,风速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7.
滚筒式真空脉动干燥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计了一种滚筒式真空脉动干燥机.该干燥机由干燥滚筒、旋转接头、加热系统、控制系统、真空系统和传动系统组成.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可使干燥滚筒内的干燥压力在真空与常压之间有规律地变化.干燥滚筒在增加装料量的同时,还可通过旋转使物料受热均匀,提高机器的生产率.无核白鸡心葡萄的干燥试验表明,在干燥压力为7kPa,一个循环内真空干燥20min,常压干燥4min,干燥温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12h,葡萄含水率可降至16.4%(湿基),糖酸比达到33.2.  相似文献   
108.
高温胁迫对褐牙鲆生长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高温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对其不同温度处理(25、28、30、31、32℃)下的存活、生长、摄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5℃组、28℃组及30℃组的鱼没有死亡,31℃组的成活率为(95%±1.18%),32℃组的成活率仅为(20.83%±2.20%)。各温度处理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摄食率(FR)和饲料转化率(FCE)和水温的平方呈显著的负相关(SGR:R2=0.93;FR:R2=0.90;FCE:R2=0.86;P<0.01),即25~32℃时,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各处理组的肝脏组织中的SOD及CAT活力随胁迫温度升高而降低。本研究表明32℃是褐牙鲆长期生存的临界上限温度,高温能够显著影响其生长和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9.
高效快速地分离提取高质量的线粒体DNA(mtDNA)是研究植物线粒体基因及其起源进化的重要前提。为获得高质量的mtDNA进行割手密资源的线粒体基因序列扩增及测序分析,本研究以割手密黄化苗为材料,通过简单差速离心分离得到线粒体,经DNaseⅠ消化处理,去除核DNA杂质得到较纯的线粒体,然后经过5%SDS和蛋白酶K充分裂解线粒体,利用饱和的苯酚/氯仿(1:1)和氯仿两次抽提除去蛋白质,并经过RNase A的消化处理除去RNA,无水乙醇沉淀等一系列操作得到mtDNA。所提取的mtDNA样品经紫外吸收光度测定,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分析其浓度和纯度,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提取的mtDNA纯度高,完全能满足后续PCR分析及分子克隆测序的要求。该方法不仅DNA提取纯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经济,可为今后开展甘蔗及其各野生种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0.
罗氏海盘车性腺脂质的微波提取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罗氏海盘车性腺脂质的微波提取工艺并分析其脂质成分和脂肪酸组成,该研究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对罗氏海盘车性腺脂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通过核磁共振和气相色谱-质谱分别对其脂质成分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罗氏海盘车性腺脂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液料比7 mL/g、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60℃,在此优化条件下,罗氏海盘车性腺脂质的提取率为33.82%。罗氏海盘车性腺脂质的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和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脂肪酸以C14:0、C16:0、C18:1n-7、C20:1n-11、C20:5n-3(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C22:6n-3(docosahexaenoic acid,DHA)为主,C20:5n-3和C22:6n-3总质量分数为21.56%,且n-3型与n-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高达8.72;同时罗氏海盘车性腺脂质的脂肪酸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和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genic index,TI)分别为0.81和0.29,表明罗氏海盘车性腺脂质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可作为C20:5n-3和C22:6n-3等功能性脂肪酸的重要膳食来源。该研究为罗氏海盘车性腺脂质的微波提取、成分分析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