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446篇
林业   271篇
农学   399篇
基础科学   382篇
  606篇
综合类   941篇
农作物   165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465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1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本文针对中低温地热水,力求实现梯级利用,提高热利用率,探讨了以中低温地热水作热源的(驱动热源)第Ⅱ类吸收式热泵供热装置,提出了几种可能的方案。文中讨论了第Ⅱ类热泵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本研究装置的系统,提出评价这类热泵的性能指标(当量供热系数)。并以氨·水工质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种装置具有较好的供热性能和高的热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2.
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的几个原则性技术问题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21世纪初期,我国将以空前的规模发展节水灌溉事业,计划安排大量的全国性节水灌溉项目。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展这些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使其节水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提高出应注意以下五方面原则性的技术问题:节水灌溉的涵义与目的、技术措施体系、尺度效应、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主攻方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23.
钙质结核放射性碳断代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良梧  茅昂江 《土壤学报》1986,23(2):106-112
本文运用放射性碳方法对钙质结核进行了断代研究,阐明了钙质结核的化学组成及其与年龄的关系,进而对影响钙质结核形成的地下水、石灰岩碎屑物质和人为活动几个主要因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4.
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室内温湿度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传热学理论,以温室热平衡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温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动态模型,并以此建立了室内温湿度预测模型.最后,作者通过SR5.2型连栋塑料温室的实验研究,求出该模型参数,为实现智能温室前馈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5.
旱作与覆盖方式对水稻吸收利用氮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是一种喜水或嗜水植物,具有半水生或湿生的习性,淹水栽培使水稻种植不仅耗水量巨大而且水资源浪费严重.因降雨量在地区间、季节间、年际间分配不均,加之受水源多少、引水灌溉难易等的影响,使不少稻田由于水资源短缺以及水分供需矛盾的原因往往造成水稻产量低而不稳甚至改种其它作物.水稻旱作是克服水分不足的高效节水稻作技术,作为一种抗旱手段,水稻旱作为水资源不足的地区、高亢地及低洼易涝旱作区、干旱所致的缺水地区扩种水稻、减少灌溉用水,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1,2].  相似文献   
126.
 为恢复官厅水库库区植被提供科学依据,在官厅库区妫水河流域内延庆县大榆树镇上辛庄小流域试验区,进行了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积水入渗试验,并用4种入渗公式进行了拟合。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入渗规律,并对采用考斯恰可夫、Horton、通用经验公式以及Philip入渗模型时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7.
鸡蛋新鲜度的光特性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光学特性正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分析、新鲜度和成熟度检测中。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光特性无损检测鸡蛋新鲜度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试验以200个不同新鲜度的鸡蛋为研究对象,在温度为(28±2)℃,相对湿度为55%的贮藏条件下,在200~800 nm光谱测量范围内对鸡蛋的新鲜度与贮藏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追踪光透射特性试验,同时对鸡蛋新鲜度与不同贮藏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Origin 6.0对光谱透射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透射率与波长,透射率与贮藏时间的相关数学模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94,并找出了用于检测新鲜度的特征波长为465 nm。试验结果表明鸡蛋的透射特性应用于鸡蛋新鲜度检测具有可行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128.
中国台湾番茄曲叶病毒侵染引起广东番茄黄化曲叶病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广东汕头番茄(Lycopersicon eseulentum)上发生的黄化曲叶病毒病,田间症状表现为病株明显矮化、病叶褪绿黄化、叶小且卷曲和叶质较脆硬。对该病毒代表分离物(BS)基因组DNA-A克隆和测定结果表明,其全长为2740nt(GenBank acces-sion No.DQ237918),具有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基因组典型特征,为闭合环状单链DNA,有6个ORFs,分别位于病毒链上的AV1、AV2及位于互补链上的AC1、AC2、AC3和AC4;在基因AV2与AC1之间有269nt的非编码区。BLAST结果显示,BSDNA-A与Begomovirus中来自亚洲的病毒同源性较高,而与美洲、非洲等地的相对较低;其中与中国台湾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Taiwan virus,ToLCTWV)DNA-A全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7.7%,而二者的AV1、AV2、AC1、AC2、AC3和AC4基因及IR的同源性分别为98.6%、98.0%、98.0%、97.5%、96.3%、98.6%和96.6%,推导编码的6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7%、99.1%、97.5%、95.6%、91.8%和99.0%%。全序列系统进化关系树显示,BS与ToLCTWV的亲缘关系最近,并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再与广东番茄曲叶病毒G2(Tomato leaf curl Guangdong virus G2,ToLCGDV-[G2]和广东番茄曲叶病毒G3(Tomato leaf curl Guangdong virus G3,ToLCGDV-[G3]形成一个大的分支,而与其它33种Begomovirus病毒的亲缘关系均相对较远。这些结果表明,BS应是ToLCTWV的一个分离物。  相似文献   
129.
不同生长状态下多目标番茄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将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成熟果实从复杂背景中识别出来并确定其空间位置,是实现果实采摘作业智能化的基础。该文针对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多个番茄自然生长状态为相互分离、靠拢或重叠以及被枝叶部分遮挡的情况,研究了一种成熟番茄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RGB颜色空间下番茄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R-G)灰度值存在明显差异的特点,首先使用Otsu法对番茄的RGB彩色图像的色差灰度图像(R-G)进行动态阈值分割,然后对番茄的R分量灰度图像应用基于形态重建的受控标记分水岭算法搜索靠拢或重叠番茄的分界线,最后对前面两次运算的结果作交集运算得到最终分割的二值图像,将番茄从背景中分割出来。通过100幅番茄图像进行试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生长状态的多目标番茄图像进行有效分割,而且对番茄的成熟度及品种差异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0.
为现代农业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所需的配套注肥装置的开发,研究采用输液泵将肥料原液和酸碱调节液强行注入灌溉管网,并与灌溉水按比例混合获得一定浓度和酸碱度(EC & pH)的灌溉液。灌溉液浓度和酸碱度通过EC传感器和pH传感器检测并反馈PLC控制系统,通过变频调速进行EC值与pH值动态调节,实现节水灌溉系统的精准施肥灌溉。采用自控变频调速技术的灌溉水注肥装置经过实际运行,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可实现灌溉液的正常输送和EC值与pH的动态调节。特别是射流自吸泵变频调速技术的实现,不仅有效实现了灌溉液浓度(EC值)的动态调节,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完全可用于节水灌溉注肥装置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