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6篇
  免费   1272篇
  国内免费   2636篇
林业   2714篇
农学   3458篇
基础科学   2222篇
  4079篇
综合类   6871篇
农作物   1306篇
水产渔业   946篇
畜牧兽医   3176篇
园艺   760篇
植物保护   1582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690篇
  2021年   1010篇
  2020年   856篇
  2019年   826篇
  2018年   580篇
  2017年   912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1091篇
  2014年   1058篇
  2013年   1264篇
  2012年   1604篇
  2011年   1576篇
  2010年   1521篇
  2009年   1400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1398篇
  2006年   1299篇
  2005年   1220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560篇
  1998年   476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397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分析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暴、扬沙以及浮尘频次和时长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并分析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为区域沙尘天气的早期预警和荒漠区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黑河流域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的2010—2019年的沙尘天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沙尘频次和时长主要集中在春季,其次是冬季,春冬两季的频次和时长各占全年的82.3%和79.4%。10 a间沙尘暴和扬沙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渐减少,而浮尘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时长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频次月变化与土壤湿度(10 cm)和大气湿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扬沙年际发生频次与土壤温度(5 cm)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大气温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近10 a来,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的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破坏性较大的沙尘暴和扬沙逐年减少,而浮尘逐年增加。沙尘频次的月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浅层土壤湿度、大气湿度和风速。春季的浅层土壤湿度影响了沙尘暴和扬沙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影响了浮尘年际频次变化;冬季的浅层土壤温湿度和降水量影响了沙尘暴的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影响了扬沙的年际频次变化。  相似文献   
3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和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其水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优化冬小麦水氮管理措施,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以灌水量为主处理,施氮量和控释肥类型分别为副处理和次副处理,其中,灌水量设30、60和90 mm;施氮量设0、75、150和225 kg/hm2的施肥梯度;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12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120),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U)。结果表明:灌水量、施氮量、控释肥类型单一因素均对冬小麦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干物质质量、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各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相较于U处理,增加灌水使PCU60产量平均提高308 kg/hm2,PCU120产量平均下降270 kg/hm2;增施氮肥刚好相反,使PCU60产量平均下降289 kg/hm2,PCU120产量平均提高118 kg/hm2。根据所构建3种肥料的水氮生产函数可知,在U处理取得最高理论产量6 823 kg/hm2时的水氮用量下,2种释放期的控释肥PCU120和PCU60可分别获得14.31%和12.08%的增产效果。利用水氮生产函数和频率分析法得到不同控释肥类型获得较高产量的水氮用量区间,以PCU120产量最高、所需灌水量最低,分别为7 744~7 826 kg/hm2、47.72~52.28 mm;PCU60所需施氮量最低,为145.42~187.91 kg/hm2。综合考虑增产节肥节水效果,推荐PCU120为冬小麦季适宜的控释肥类型,其适宜水氮用量区间分别为47.72~52.28 mm、159.23~199.47 kg/hm2。  相似文献   
33.
The effect of porcine somatotropin (pST) on the lipid profiles of adipose tissue and muscle was investigated. Sixteen crossbred barrows were injected daily with either 3 mg of pST or a placebo. After slaughter, total lipid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raw subcutaneous (SC) adipose and intermuscular (IM) adipose tissue and longissimus muscle were determined. The SC adipose tissue from pST-treated pigs had a 7.5% decrease in total lipid content; specific fatty acids 16:0, 18:0, and 18:1(n-9)c decreased most. The IM fat from pST-treated pigs had lower levels of 16:0 and 20:0. There was no effect of pST treatment on the lipid profile of the longissimus muscle. The data suggest that pST treatment produces small bu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of adipose tissue in pigs.  相似文献   
34.
通过群钻钻头直径D,进给量f和切削速度n对孔径扩张量,圆度,孔中心线垂直度和直线度影响的试验,得出它们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5.
简述了庆元山区毛竹林开发的历程,分析了毛竹林开发的潜力、优势和发展前景,总结了近几年来毛竹林园区开发经验,形成了以园区开发为模式的毛竹林开发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36.
SUMMARY: Flume-tank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depth response of a new type of depth-controlled gillnet. Variations of net depth were investigated as the warp was paid out and wound up for different changes of warp length, main sinker weights, and winch speeds. In most experiments, when the warp finished paying out, the net continued to descend and then ascended slightly to an equilibrium depth (overshoot phenomenon). The overshoot distance was nearly constant when the warp was wound up and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winch speed when the warp was paid out. An increase in winch speed reduced net settling time, which converged on a constant value for both paying out and winding up.  相似文献   
37.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金树花器官的发生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黄金树花器官的形态发生及发育过程集中于3月下旬-5月上旬;(2)花原基分化形成花的整个过程符合一般的分化顺序:花萼原基-花冠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且各原基在分化顺序上存在交叉;(3)花药及胚珠的发育与花器官的形态发生之间有明显的连续性,当花蕾直径为3.0 mm左右时花粉母细胞及完整的花粉囊壁形成,直径达到3.5 mm左右时胚珠中出现孢原细胞的分化,它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38.
烟草原产美洲,又名"菸"、姆巴古、淡巴菰、淡巴姑、大古、淡肉果、担不归等,别名"相思草"、"返魂烟"、"气死名医草",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烟草传入中国后,传种速度很快.明末的谈迁曾描述当时烟草的种植情形时说:"今艺及江南、北"(1)(中集《荣植·金丝烟》).  相似文献   
39.
结合天津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海拔梯度对台江方竹发笋节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产地对合江方竹不同海拔梯度发笋节律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其开始发笋期、停止发笋期及发笋数都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海拔越高,发笋越早,停止发笋期也越早,平均发笋量3300株/667m^2。其发笋期可以划分为开始期、高峰期和停止期阶段。在海拔l200In以L开始发笋期出现在9月中旬,停止生长期出现在10月上旬;1000m以一卜开始发笋期、停止生长期分别出现在9月下旬和10月底以后;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开始发笋期推迟2—3d,停止发笋期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推迟3—4d。数学模型(以9月13日为第一天),发笋开始期为K=31.333-0.02383H海拔,停止发笋期为T=64.867-0.03217H海拔;合江方竹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发笋性状可以划分成900m以下和900m以上两类,其中900m以下具有“笋期晚发笋多(晚多)”特性;900m以上具有“笋期早发笋少(早少)”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