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87篇
  免费   1254篇
  国内免费   2661篇
林业   2714篇
农学   3501篇
基础科学   2225篇
  4084篇
综合类   6872篇
农作物   1320篇
水产渔业   946篇
畜牧兽医   3184篇
园艺   766篇
植物保护   1590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706篇
  2021年   1016篇
  2020年   857篇
  2019年   882篇
  2018年   580篇
  2017年   912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1091篇
  2014年   1058篇
  2013年   1264篇
  2012年   1604篇
  2011年   1576篇
  2010年   1521篇
  2009年   1400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1398篇
  2006年   1299篇
  2005年   1220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560篇
  1998年   476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397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了探讨miRNA-93-5p对梅花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与鹿茸细胞生长的关系,分离了鹿茸顶端软骨组织细胞,利用Trizol试剂法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相关序列设计梅花鹿VEGF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部分序列(3′UTR)特异引物并进行克隆,构建VEGF基因的3′UTR野生型及其突变体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再将人工合成的miRNA-93-5p模拟物转染鹿茸软骨细胞,MTT法检测鹿茸细胞体外增殖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析VEGF蛋白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鹿茸组织VEGF基因的3′UTR序列,野生型序列长度为356 bp,突变体长度为336 bp。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转染野生型质粒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降低,而转染突变体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MTT法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鹿茸细胞的体外增殖受到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且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2.
太阳能与双热源热泵组合干燥落叶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降低木材干燥过程的能耗,合理利用太阳能,对北京林业大学研制的太阳能与双热源热泵联合干燥系统的主要参数、原理、结构,进行了说明和系统性能测试。设备在空气源热泵模式下平均供热系数P为2.48,水源热泵模式供热系数P为3.77。使用该系统对落叶松进行初步干燥实验,与常规蒸气干燥做对比,结果显示,热泵干燥和联合干燥与常规蒸气干燥相比分别节能67.8%和70.32%,两者均有明显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比较研究了长白山地区典型的8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质量分数、碳氮比、碳密度和氮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8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是36.99~70.33、3.14~6.04 g· kg-1,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最大的林型均是阔叶混交天然林。红松天然林土壤C /N值最大为15.56,其它C /N值变化范围为10.55~12.19。在土壤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的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随之递减,土壤密度随之递增。8种林型土壤碳密度是杨树天然林最大,为22.13 kg· m-2,氮密度是落叶松人工林最大,为1.97 kg· m-2;针阔混交人工林的碳密度和氮密度均为最小,分别是12.37、1.11 kg· m-2。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制动意图模糊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制动能量,增加汽车的续驶里程,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应用模糊逻辑方法对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制动意图进行识别.应用Matlab/simulink建立制动意图模糊辨识器,对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再生割动能量回收进行初步建模,将所建模型嵌入仿真软件ADVISOR中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制动意图识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证明制动意图识别对双能量源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通过行车试验,验证不同路况对行车过程中汽车排气管滴水量的影响,计算比较普通汽油与乙醇汽油燃烧理论生成水量。通过排气温度试验对排气管内各部分温度进行测量,并分析排气管结构对排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存在和气固之间的热传导现象使气体温度急剧下降,加之冬季外界环境温度低,更加剧了气体温度下降的程度。当高温气体在排气管内某部位温度降至100℃以下时,部分水蒸气会冷凝成水滴附在排气管内壁上,随气体流动排出车外。  相似文献   
996.
华西雨屏区是我国西部地区以阴湿为主要特征的特殊气候地理单元,区域内竹林资源丰富,但由于降雨量大,林地土壤酸化现象较为严重。矿渣肥具有高效化、复混化、缓释化的特点,同时也是酸性土壤改良剂。文章以华西雨屏区主要经济竹种白夹竹为对象,研究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为45%(N:P2O5:K2O=21:0.67:0.48)的矿渣肥(KZFA)在4种施肥水平上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施肥3年后研究结果表明:1)KZFA施用量为1.225 t/hm2时,对白夹竹林地土壤酸碱性、有机质含量和氮素、磷素、钾素的综合改良效果最好;2)施肥对脲酶活性的影响最大,施肥量、碱解氮(夏季)、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与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3)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对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普遍为冬季大于夏季,但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7.
对北京市紫竹院公园早园竹林叶螨及蚜虫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竹林密度和通风条件影响害虫的发生情况;施用低毒高效的生物药剂可有效控制害虫的蔓延;保护利用天敌可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竹林害虫的防治宜采取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二氯异氰尿酸钠、溴氯海因、敌杀死对鲶鱼 (9~ 1 1cm )的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表明三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0 1 8mg/L、 0 56mg/L、 0 0 0 4mg/L。  相似文献   
999.
设计引物并 PCR扩增河北平山株系 PaWBPs 和江西吉安株系 PaWBJan 的 tmk 基因,直接和克隆测定tmk序列,利用DNAMAN,MEGA等软件进行序列多样性、序列变异、蛋白功能域、系统进化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 PaWBPs和 PaWBJan中克隆测序的93条和41条 tmk-a中,分别有52和24种不同的序列,tmk-a ORF 可被划分为2类,tmk-a-1为639 bp,tmk-a-2为627 bp,PaWBPs株系tmk-a-1与tmk-a-2序列条数的比值约为2.5,而PaWBJan株系为3.3; PaWBPs有5个相同的 tmk-a-1序列与 PaWBJan的一个 tmk-a-1序列及枣疯植原体 tmk-Y 序列完全一致。因多位点突变,PaWBPs含假基因比例达48.1%,PaWBJan的为41.7%; tmk-b基因为单一序列,两株系的 tmk-b核酸序列相似性为99.8%,编码蛋白仅有一个氨基酸差异。TMK-a和 TMK-b中都具有胸苷酸激酶的3个保守功能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泡桐丛枝植原体的2个株系的所有tmk-a序列都与枣疯植原体tmk-X和tmk-Y等聚为一个进化枝Ⅰ中;而tmk-b与小麦蓝矮tmk-2等聚为另一进化枝Ⅲ,基于tmk-b序列和基于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一致,tmk-b有助于植原体16Sr组水平的分类,而 tmk-a可用于植原体株系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The real-time PCR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analyzing gene expression levels. Selection of reference genes suitable for calibr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objective gene according to specific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