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5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444篇
林业   343篇
农学   378篇
基础科学   244篇
  493篇
综合类   1737篇
农作物   379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578篇
园艺   265篇
植物保护   28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港油田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为支撑,以集成化、橇装化为突破口,针对传统接转站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仰角式三相分离增压一体化装置。采用仰角式分离器,分离效率高,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通过合理布局将分离器与外输泵集成在同一橇块上,实现了油气水三相分离、就地切水、原油(液)增压输送等功能,且橇块体积小,集成度高。该装置在白一接转站得到应用,实现了白一接转站采出水就地处理回注、油气分输等功能,简化了白一接转站站内流程,对优化板桥油田以及系统节能降耗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讨两种同期发清处理方法和不同年龄阶段对非繁殖季节奶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选用12∽15月龄初产奶山羊和4∽5胎经产奶山羊分为两组,采用孕激素耳栓埋植和阴道栓塞两种处理,并辅以肌注PMSG及PG-CL、E2,每组试验重复2次.结果显示:孕激素耳栓埋植法和阴道栓塞法两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处理初产组奶山羊总发情率分别达到87.5%和100.0%,经产组分别达到77.8%和83.3%,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种方法0∽24 h内的同期发情率初产组阴道栓法平均为94.1%,耳栓法平均为37.5%,差异显著(P<0.05),经产组阴道栓法平均为61.1%,耳栓法平均为44.4%,差异亦显著(P<0.05);无论初产、经产组奶山羊阴道栓法处理0∽24 h内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4.1%、61.1%)显著高于24∽36 h发情率(分别为5.9%、22.2%)(P<0.05).用阴道栓同一种方法处理初产和经产奶山羊,初产组24 h的同期发情率(86.7%)显著高于经产组(60.0%)(P<0.05).阴道栓法处理同期发情效果优于耳栓法,初产奶山羊的同期发情效果优于经产奶山羊.  相似文献   
3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饲料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在电子商务背景下,饲料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饲料企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饲料企业的物流管理。本文从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入手,对目前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小型饲料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电子商务环境下饲料企业物流创新性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互联网+”物流管理模式,加强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大物流管理资金、技术投入,建立专门的物流人才库。希望能通过这些建议使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实现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的转型升级,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为提高畜牧兽医行政监管效能和信息化监管水平,河南省建立了智慧兽医云平台,实现了动物检疫全链条信息化闭环管理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该平台首先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监管向养殖场纵向延伸,强化产地管理,实行养殖档案电子化,通过编制不同颜色的二维码,实现养殖场的动态分类监管;然后实行畜禽屠宰从养殖场到屠宰场的"点对点"调运闭环管理,实现了对运输畜禽去向的跟踪监控;最后整合养殖场管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运输车辆备案、畜禽屠宰管理、疫苗管理、耳标管理和动物疫病监测等系统,实现底层数据共享共用,从而实现了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全链条追溯监管。河南省通过建立动物检疫全链条信息化监管模式,强化了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提高了监管效率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规范了动物检疫行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5.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规模的壮大,规模化奶牛场数量持续增加,但奶牛场粪污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规模化奶牛场粪污的危害性,然后从雨污分离、固液分离和干清粪工艺对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方式进行概述,最后从厌气(厌氧)发酵获得沼气、微生物发酵用作饲料和生产生物有机肥三种不同模式介绍模化奶牛场粪污的循环利用操作,以期为规模化奶牛场粪污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猪细环病毒1型是近年来发现的又一种环状DNA病毒,可能存在潜在致病作用。为了初步了解其流行情况,用PCR技术和ELISA技术对来自京津冀、华东与华南地区578头保育猪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猪细环病毒1型的核酸与抗体的猪场阳性率均为100%;核酸阳性率为73.88%,抗体阳性率为78.72%,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猪细环病毒1型的核酸阳性率和抗体阳性率都超过50%的猪场达到86.67%,都超过80%的占53.33%。调查结果表明,猪细环病毒1型感染在我国部分地区普遍流行,其在多数猪场的感染率很高。  相似文献   
37.
国内甘薯机械移栽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机械化移栽技术发展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甘薯现代化生产的主要技术瓶颈。在对国内外甘薯机械移栽技术发展现状阐述、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国内甘薯移栽机械的技术发展方向:农机农艺融合提高移栽效率、裸苗移栽优先、重视钵苗移栽、多种栽插形式并存、先栽后浇分段作业等。  相似文献   
38.
以珍珠岩基质中亚美马褂木硬枝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扦插苗生根类型、不定根数、不定根长、苗高、基径、鲜样质量和根芽距等生长指标,为选择高生长和高生根率无性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亚美马褂木扦插苗不定根形成有3种生根类型即皮部生根类型、中间生根类型和愈伤生根类型,其中愈伤生根类型扦插苗成活数量多,中间生根类型扦插苗生长最好,愈伤生根类型扦插苗生长较好。扦插苗鲜样质量与不定根数、不定根长、苗高和基径等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正相关,苗高与不定根数和基径、不定根数与基径等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正相关,不定根数与生根类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2019—2022年我国南方地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ORF5基因遗传变异情况,自广东、广西、湖南、江西4个省份的种猪场和育肥场,采集疑似PRRSV感染样品进行RT-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ORF5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RRSV总检出率为26.12%,其中育肥场场检出率(86.36%)高于种猪场(52.00%);共成功分离到97株病毒并对其进行了ORF5测序分析,发现Sublineage 1.8占比最高(51.55%),其次为Lineage 5(15.46%),Sublineage 1.5、Lineage 8、Lineage 3占比依次为13.40%、10.31%和9.28%;类NADC34毒株在2021年有3个省份(广东、广西和湖南)被首次检出,且当年检出率达13.40%。GP5蛋白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中第13和151位氨基酸以及中和表位变异较多。对其中1株毒株进行重组分析发现,该毒株以类NADC30毒株为主要亲本,其多处基因组与JXA1和IA2014毒株发生了重组。结果表明:我国南方地区PRRSV流行较为普遍,尤其是在育肥猪群中;流行毒...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其苏氨酸需要量。【方法】试验选用22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1 600只,根据体重相同的原则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肉鸡(公母各半)。采用玉米-花生粕型基础饲粮,5个处理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含0.60%(基础饲粮)、0.67%、0.74%、0.81%和0.88%苏氨酸饲粮,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2只鸡屠宰采样,测定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公鸡、母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对于母鸡,0.88%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对于公鸡,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饲粮苏氨酸水平与黄羽肉公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公、母鸡料重比呈显著的二次线性相关(P<0.05);根据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1%和0.83%;根据料重比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母鸡和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3%和0.86%。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母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黄羽肉公鸡全净膛率和腹脂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0.81%苏氨酸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0.60%和0.74%苏氨酸组,0.88%苏氨酸组腹脂率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母鸡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其中0.60%苏氨酸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0.81%苏氨酸组,0.81%和0.88%苏氨酸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0.60%苏氨酸组(P<0.05);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胰岛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60%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最低,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苏氨酸组(P<0.05);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适量苏氨酸可以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以生长性能为主要判定指标,确定22~42日龄黄羽肉母鸡饲粮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3%,黄羽肉公鸡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