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32篇
  免费   3911篇
  国内免费   5926篇
林业   4128篇
农学   3730篇
基础科学   3225篇
  6490篇
综合类   29575篇
农作物   4248篇
水产渔业   2135篇
畜牧兽医   10842篇
园艺   4541篇
植物保护   3055篇
  2024年   358篇
  2023年   1288篇
  2022年   2993篇
  2021年   2845篇
  2020年   2651篇
  2019年   2542篇
  2018年   1970篇
  2017年   2978篇
  2016年   2021篇
  2015年   3038篇
  2014年   3220篇
  2013年   3804篇
  2012年   5282篇
  2011年   5347篇
  2010年   5227篇
  2009年   4553篇
  2008年   4739篇
  2007年   4129篇
  2006年   3239篇
  2005年   2540篇
  2004年   1680篇
  2003年   1061篇
  2002年   1231篇
  2001年   1081篇
  2000年   990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2年   13篇
  1956年   26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赵畅  张淼  李法莲  邵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70-3474
土壤盐渍化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一项重要原因,Na+对大多数作物是有害的,而钾是植物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植物根系在外界低钾条件下主要通过高亲和性系统吸收K+.介绍了高亲和钾转运体Trk/HKT和KUP/HAK/KT 2大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讨论了当植物处于K+饥饿及盐胁迫下,2大家族在改善植物钾营养、提高植物耐盐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以CBMdisc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05年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的总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旨在揭示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科技论文产出现状和分布规律,进而了解全国同类院校的科研水平和地位,为领导决策,也为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拓宽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土著微生物-玉米对Cr污染的联合修复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从铬矿渣堆放区土壤分离到的土著微生物为试验菌群,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显色法,检测Cr(Ⅵ)浓度变化,筛选出4株对Cr(Ⅵ)的清除率大于50%的土著菌株,并设定为联合修复的微生物元素,与玉米幼苗作组合,对Cr进行微生物-植物联合清除试验。结果表明,在Cr浓度为100mg·L^-1的条件下,具有明显的降低培养液中Cr(Ⅵ)浓度的效果,实验条件下的清除率可达70%;在Cr浓度为100mg·L^-1的条件下,土著微生物的存在,还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种子萌发率,提高幅度高出对照10%以上。  相似文献   
994.
干渣吸附处理含磷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水体磷浓度、干渣粒径和温度对干渣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干渣对水体中磷素的选择性吸附特征及其饱和吸附磷素后的解吸释磷现象。结果表明,溶液浓度越高,干渣吸附除磷速率越慢,效率越低。磷浓度为6和12mg·L^-1时,作用20h后,除磷效率可达90%。干渣粒径越小,除磷速率越快,效果也越好,磷浓度为12mg·L^-1,吸附平衡后,30、60和100目干渣的除磷效率分别为80%、93%和96%。温度对干渣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大,磷浓度为12mg·L^-1,25和35℃时,除磷效率可达95%,但在5℃时,除磷效率仅为75%。干渣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去除水体中的磷素,适宜作为除磷吸附剂,处理多种含磷污水。  相似文献   
99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和梨中阿维菌素B1a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建立了蔬菜(黄瓜)与水果(梨)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最后用甲醇定容。色谱柱为C18不锈钢柱(25cm×4.6mm,10μm),流动相甲醇+水=90+10(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5nm,采用外标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0.05~5.00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方法的添加回收率范围为82.99%~92.23%,变异系数为2.31%~4.15%,最小检出浓度为0.001mg·kg^-1,能够满足对该农药在黄瓜和梨中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6.
以国内外桃胚轴再生方面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影响其再生的相关因子如品种、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配比、取材部位、培养条件、胚轴取样时间和放置方式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建立桃胚轴高频再生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播期对花生光合性能与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花5号花生品种为材料,在田间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花生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花生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叶面积系数、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产量均以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的较高,过早和过晚播种均不利于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的提高。研究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5月上旬是花生获得高产的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998.
本试验通过PCR技术获得了安徽省地方品种五华鸡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env部分基因序列AL V-J-env1,并将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8条env基因相应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五华鸡已经感染了J亚群禽白血病,且部分鸡个体已经发病.通过分析可见,AL V-J-env1与所比较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介于94.2%~96.6%之间,说明不同毒株之间的env基因有一定变异.但与ALV J-env1同源性最高的是来自于中国ALV-J毒株的HQ425636和HM235665基因序列,且在进化树中聚集为一组,暗示它们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由共同的毒株进化而来.与ALV-J-env1同源性最低的是来源于马来西亚毒株的AY312965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两者之间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99.
Unconditional and conditional QTL mapping were conducted for growth duration (GD), plant height (PH) and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per plant (PN) using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two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Xiushui 79 and C Bao. The RIL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254 lines was planted in two environments, Nanjing and Sihong, Jiangsu Province,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tive effects were major in all of QTLs for GD, PH and PN detected by the two methods, and the e...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阐明引起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呼吸道症状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2~6月龄犊牛鼻拭子与肛拭子各39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分析、PCR扩增16S rRNA基因和溶血酵素(khe)基因、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中有3株在MIAC平板上形成紫红色带有沉淀环的菌落(鼻拭子1株,肛拭子2株),且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疑为肺炎克雷伯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显示,分离株与肺炎克雷伯菌相似性均为96%;PCR扩增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肺炎克雷伯菌核苷酸相似性在96.5%~99.8%之间,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基因khe阳性且相似性达99%以上;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一代和二代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一代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多烯类、林可酰胺类抗菌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三代氨基糖苷类、二代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抗菌药敏感,且呈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可不同程度导致小鼠死亡且以鼻拭子分离株致病性较强。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石河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引起犊牛呼吸道症状的肺炎克雷伯菌3株,并阐明分离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为新疆地区牛源肺炎克雷伯菌病的检测、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