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35篇
  免费   1023篇
  国内免费   1793篇
林业   1741篇
农学   2016篇
基础科学   1253篇
  2257篇
综合类   6284篇
农作物   1006篇
水产渔业   828篇
畜牧兽医   2394篇
园艺   854篇
植物保护   1018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663篇
  2021年   820篇
  2020年   711篇
  2019年   698篇
  2018年   529篇
  2017年   790篇
  2016年   627篇
  2015年   905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1020篇
  2012年   1285篇
  2011年   1385篇
  2010年   1309篇
  2009年   1183篇
  2008年   1054篇
  2007年   982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银叶树和海芒果两种半红树植物种子进行常温干藏、椰糠保存和常温沙藏三种贮藏处理,然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 常温沙藏的两种半红树植物种子发芽整齐表现最好,发芽率均最高,分别为84.2%和64.0%;常温干藏处理的两种半红树植物种子发芽整齐表现最差且发芽率最低,分别为62.5%和38.0%.t检验结果为三种贮藏方法处理的银叶树和海芒果种子发芽率均差异极显著.常温沙藏是生产上宜采用的种子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颗粒日粮中添加柠条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及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去势滩羊2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含有10%菊花粕的颗粒日粮,试验组饲喂含有6%柠条和4%菊花粕的颗粒日粮;开展周期为50天的育肥试验,测定滩羊的生长性能指标;育肥试验结束后,测定滩羊血液生化指标;屠宰后测定滩羊的屠宰性能指标,并取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取背腰最长肌,测定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滩羊的初始体重和终末体重无显著(P>0.05)差异;试验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降低10.84%,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P<0.05)高于试验组;两组试验羊料肉比相同。试验组滩羊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P>0.05)差异。对照组滩羊屠宰率比试验组高1.59%,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试验羊肝脏重、肝脏指数、心脏和肺脏重、心脏和肺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滩羊瘤胃液中丁酸浓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异戊酸浓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滩羊背腰最长肌中分别检测出18种和20种脂肪酸,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7.51%和20.9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22%和3.89%,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3.25%和14.09%。[结论]颗粒日粮中加入柠条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影响不明显,但可改善瘤胃发酵,丰富羊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增加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993.
沙漠增温效应导致了绿洲不同区域热量资源的分异[1],为了进一步了解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不同区域作物的影响,本文通过在准噶尔盆地沙漠区、距沙漠20 km、70 km区域进行试验,从棉花生理生态的角度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不同区域的农田小气候、棉花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差异。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三个区域之间的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差异不大;(2)不同区域的大气温度均呈单峰曲线,距沙漠越近的区域温度越高;(3)不同区域的相对湿度都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4)影响区域间Pn、Tr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在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RS和GIS技术,以2000和2005年具有相同时相(秋季)的两期TM影像为信息源,对锡林郭勒盟北部五个旗、市地区的沙漠化土地进行了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5a来研究区土地沙漠化总体呈上升扩展的趋势,5a来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366.057km2,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增加:239.806 km2、1025.393 km2、850.396 km2,与此相反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749.539 km2;地表疏松的沙物质,为土地沙漠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沙漠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5.
新疆旅游经济非均衡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新疆15个地州近10年旅游经济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及时空特征,揭示了新疆旅游经济水平在国民经济中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探讨了旅游区域差异的动因,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土地利用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及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政府部门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20年2期Landsat遥感影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利用遥感数据的空间处理、像元二分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研究湖北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 ①2000-2020年,湖北省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其面积大小顺序为:林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②湖北省植被覆盖度平均值上升了6.50 %。林地、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均有所增加,建设用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有所降低。③湖北省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植被覆盖度增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的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局部地区也存在植被退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中南部及襄阳北方部分区域。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FVC转移过程中,耕地较高植被覆盖与高植被覆盖之间的转移过程最为剧烈,林地不同等级植被覆盖的转移量占转移总量的47.87 %,草地不同水平植被覆盖度的转移量占转移总量比例较小,仅为3.40 %。[结论] 2000-2020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较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覆盖度相互转移,尤其是林地、耕地及草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均有所增加,使得湖北省近20 a来整体植被覆盖度呈现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97.
通过Eviews31软件就1990年到2008年我国国民收入与茶叶内销售量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国民收入与茶叶内销量存在协整关系,同时运用格兰杰检验得出我国国民收入提高是我国茶叶内销量增加的成因,认为通过预测我国国民收入水平可推算出我国茶叶的内销量,为茶叶产销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套种不同牧草的果园土壤对铵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套种不同牧草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等温吸附实验,分析比较了各个处理对氨态氮的吸附特性,并将结果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拟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土壤的氨浓度超过一临界值时,其对氨离子的吸附量会出现明显上升,而在此临界值以下则变化不明显;套种不同牧草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的铵吸附能力,具体表现为圆叶决明>百喜草>平托花生>宽叶雀稗>CK(自然生日本草);各处理土壤铵等温吸附与多项式拟合效果最佳,与Freundlich、Temkin方程拟合达显著水平,Langmuir方程的拟合结果较差.  相似文献   
999.
采用保守疗法、左侧腹壁切口不切开瘤胃和左侧腹壁切口切开瘤胃治疗皱胃左方变位,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对患牛进行瘤胃内纤毛虫数量及内容物pH测定.结果表明,手术治疗采用左侧腹壁切口并切开瘤胃,冲洗、取出网胃内金属异物,手术后1d瘤胃内纤毛虫数量及内容物pH较手术前1d显著下降(P<0.05),恢复缓慢;采用左侧腹壁切口不切开瘤胃,1d后瘤胃内纤毛虫及内容物pH较手术前1d显著上升(P<0.05),恢复较快;保守疗法瘤胃内纤毛虫数量及内容物pH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纤毛虫数量受pH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00.
Using the hard clam farms in Yunlin, Taiwan as example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culture area, stocking density, and shrimp and fish polyculture on the cost efficiency (CE) of hard clam farming.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farms' technical efficiency (TE), allocative efficiency (AE), and CE value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mean TE, AE, and CE values of hard clam farms are 0.74, 0.57, and 0.43, respectively. The TE value is higher than the AE value, which indicates that cost inefficiency is mainly attributable to poor AE. Tobit regress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E and both culture area and operator experience. Hard clam stocking density and age of the operators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CE. Hard clam culture areas larger than 2 ha and a stocking density of 1.1–1.2 million hard clams per hectare have higher CEs than smaller culture areas and smaller or larger stocking densities. The use of sand shrimp, white shrimp, kuruma shrimp, and grass shrimp for polyculture and the use of milkfish and silver sea bream for polyculture are both associated with high 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