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林业   186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101篇
  205篇
综合类   550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351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苗壮  彭丽霞 《农业工程》2018,8(12):35-37
对于农业的信息化发展来说,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其根本保障。物联网在新型信息技术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当前时代中作为新兴革命浪潮存在。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中,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一个重大机遇。该文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理论分析,以物联网技术为切入点,分析物联网环境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方式,旨在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基于“三生”视角的煤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河南省新乡市赵固二矿煤粮复合区为典型案例区,对该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研究,为其区域功能发展提供支撑。[方法]基于研究时序统计年鉴等基础数据,从"三生"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角度择选出符合不同子功能的15个指标因子,构建出适用于煤粮复合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对研究区2009—2015年间土地利用功能演变进行量化评价。[结果](1)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评价结果直观、准确、涉及面广且主观随意性低,适用于区域土地利用功能评价;(2)单项指标显示,2009—2015年间,各子功能的指标偏向侧重度均有所改变,但其主导障碍因子稳定不变;(3)7a间,研究区均以生产功能作为区域主导功能,受区域煤炭开采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以2012年为分界点总体先增加后减少,变化速率为快—缓—快。[结论]煤炭开采活动对煤粮复合区土地功能利用有重要影响,区域土地"三生"功能变化及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区域煤炭事业的发展变化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分析了干旱区贺兰山西坡山前草地土壤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植被和土壤因子的关系,并探讨了潜在退化状态下土壤碳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逐渐增加,表现为山地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而土壤无机碳、全碳含量和密度随海拔增加先逐渐增加随后有所降低。偏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显著相关,而影响土壤无机碳含量的因素因土层不同而有所差异,土壤无机碳与土壤容重显著相关,且受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因子的共同影响。土壤碳密度受土壤碳含量的影响大于土壤容重。另外,当各高海拔草地群落潜在退化为低海拔草地群落时,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变化较大,呈减少趋势,无机碳和全碳表现不一致,但当草地类型发生改变时,两指标减少幅度较大。上述结果表明,草地退化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影响显著,且土壤无机碳受土壤母质的影响也强烈。  相似文献   
994.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引起世界范围内饲养牛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着养牛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与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血凝试验,以及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试验、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液相芯片技术等。通过综述近年来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最新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该病检测和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畜禽养殖舍氨气排放特性及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畜禽养殖舍是重要的氨气(NH_3)排放源,了解畜禽舍NH_3排放特性及其减排措施对于畜禽健康生产和环境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猪、鸡、牛3种主要畜禽养殖舍内的NH_3排放特性,对于不同畜禽舍内影响其NH_3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3种畜禽舍的NH_3排放因子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当前广泛采用的各类畜禽舍内的NH_3减排技术,包括从源头的饲料优化、排泄后粪便添加剂使用、舍内空气净化处理以及外排空气过滤装置等,构建了全方位的畜禽舍NH_3减排措施体系,对于了解畜禽舍NH_3排放特性,以及减排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6.
4种木兰属植物花粉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长花玉兰Magnolia ‘Changhua’,丹馨玉兰Magnolia ‘Danxin’,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等4种木兰属Magnolia植物为试验材料,运用不同质量浓度蔗糖、硼酸、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PEG-4000)对花粉进行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处理,研究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对4种植物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蔗糖、硼酸、PEG-4000对4种木兰属植物花粉萌发均有显著影响(P < 0.05)。不同植物所需适宜的离体培养基组分质量浓度不同,望春玉兰为50 g·L-1蔗糖+50 mg·L-1硼酸+200 g·L-1PEG-4000;长花玉兰为100 g·L-1蔗糖+200 mg·L-1硼酸+200 g·L-1PEG-4000;丹馨玉兰为100 g·L-1蔗糖+100 mg·L-1硼酸+150 g·L-1PEG-4000;黄山木兰为50 g·L-1蔗糖+100 mg·L-1硼酸+250 g·L-1PEG-4000。②4种植物花粉萌发最佳培养温度均为25 ℃,温度过高会抑制花粉萌发。③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4种植物花粉萌发率增加,但达到最大萌发率所需时间有所不同,其中望春玉兰和黄山木兰在培养9 h时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71.19%和59.82%,而长花玉兰和丹馨玉兰在培养12 h时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44.50%和23.43%。  相似文献   
997.
朗德鹅肝脏和脂肪组织LXRα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填饲和未填饲朗德鹅(landes anser)肝脏、腹脂、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肝X受体α(LXRα)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谷丙转氨酶等6种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填饲组肝脏和腹脂组织LXR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肝组皮下脂肪组织LXR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肝组(P<0.05);肝脏组织LXRαmRNA表达水平与肝重/体重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8,皮下脂肪组织LXRαmRNA表达水平与肝重/体重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7;肝脏LXRα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碱脂酶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是0.66和0.70.  相似文献   
998.
中国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广泛分布有稀树灌丛植被,气候条件干热,水热矛盾异常明显,然而对其降雨再分配缺乏研究。本研究选择了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丛进行了1a的监测,开展降雨再分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总降雨量为762.9mm,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为639.3、14.6mm和109.0mm,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3.8%、1.9%和14.3%,当降雨量>1.1mm时开始产生穿透雨;降雨量>1.4mm时,开始产生树干径流。降雨再分配各分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气温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其中降雨量是与降雨再分配关系最密切的气象因子,即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均增大,穿透雨率、树干径流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而林冠截留率先减小后趋于稳定。该地区植被分布稀疏、群落结构简单、群落层次少、郁闭度低等原因造成稀树灌丛的穿透雨率相对较高,林冠截留率较低。  相似文献   
999.
Smy1是一种参与调控真菌生长的驱动蛋白。本研究克隆了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驱动蛋白基因smy1,并采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smy1敲除的野生型Foc 4的smy1敲除突变体。通过测定突变体菌丝形态、生长速度、产生孢子量、对香蕉苗的致病力及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用于研究smy1在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发育及对氰烯菌酯抗药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野生型Foc 4相比,smy1敲除突变体生长缓慢、菌丝畸形、产孢量增加,对巴西蕉苗的致病力减弱,但对氰烯菌酯的抗性水平变化不大。由此推断smy1基因可能在Foc 4的生长发育、产孢以及致病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研究2种不同生根促进剂(U)、2种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G)、2种不同木质化插穗(N)及2种不同长度的插穗(M)对白玉兰插穗生根率的影响,用双因子方法比较了3种不同配比的扦插基质(S)及3种不同插穗基部下切口型(W)对白玉兰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浓度750mg kg^-1(G2)ABT-1^#(U1)生根促进剂来处理长度为12cm(M1)的白玉兰硬枝(N1)插穗时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率达83.7%;3种不同插穗基部下切口型和3种不同配方的基质扦插试验中,以插穗双边各成45°斜切(W3)扦插到各50%红壤和珍珠岩(S3)中时生根效果最佳,平均生根率达85.3%,平均生根数达15.6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