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1篇
农学   31篇
  19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山地橄榄2种病害:叶斑病、炭疽病;5种虫害:橄榄星室木虱、黑刺粉虱、恶性叶甲、橄榄枯叶蛾、橄榄野螟的主要特征和危害症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Ectophylla alba is a tent-making bat that roosts in mixed-sex clusters comprising adults and offspring. Our goal was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identity of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roosting groups.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of kin selection as a major force structuring group composition. We used 9 microsatellites designed for E. alba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identity and probability of parentage of individuals. We analyzed parentage and kinship using the software ML-Relate, GenAIEx, and Cervus. The obtained relationship probabilities (0.5) revealed a clear ma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adults and offspring with allele compatibility, and at least 5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le adults and pups. We found a low degree of relatedness within roosting groups. Between roosting groups at different sites, the mean probability of a half-sibling relationship ranged from 0.214 to 0.244 and, for full-sibling relationship, from 0.383 to 0.553. Genetically, adult individuals were poorly related within clusters, and kinship as an evolutionary force could not explain group membership.  相似文献   
3.
罗卿权 《植物保护》2020,46(5):102-109
‘芽黄’红瑞木炭疽病在上海普遍发生。本研究从上海迪士尼园区采集疑似炭疽病的红瑞木病叶,进行了分离培养,获得2种培养形态的炭疽菌,致病性测定证明其为致病菌。联合核糖体转录间隔区、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钙调蛋白和β-微管蛋白2多基因序列,使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法分别构建了多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2株炭疽菌菌株分别与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和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聚集在一个分支,辅以形态学特征,鉴定引起‘芽黄’红瑞木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这是国内关于红瑞木炭疽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主要综述了1-脱氧野尻霉素的功能、来源、合成路径和在桑中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主要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磁处理水培养液对2种十字花科植物莱菔与白芥种子发芽生长的影响.使用不同强度的磁处理水培养液对莱菔种子和白芥种子进行处理,设置对照组,7d统计发芽率、根长、根重,测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0.08T、0.10T强度磁处理水培养液处理的莱菔子与白芥子发芽和根生长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O.05).0.08T、0.10T磁处理水培养液处理的两种幼株的电导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磁处理水培养液对两种十字花科植物莱菔与白芥种子发芽生长有影响,其生长情况与磁场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供氮水平对田间桑树叶片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龙桑一号的适宜施氮量,从而指导桑农科学施用氮肥,以桑树品种龙桑一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供氮(纯氮)水平(0、48.3、96.6、144.9、193.2和241.5kg.hm-2)对桑树叶片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0~193.2kg.hm-2时,桑树单株枝条数、单枝叶片数、单叶面积、单叶质量和单株产叶量均随供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当施氮量达到241.5kg.hm-2时,桑树单叶面积、叶片质量和单株产叶量反而有所降低;施氮量在0~144.9kg.hm-2范围内,桑树叶片中的全氮(N)和全磷(P)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当施氮量超过144.9kg.hm-2时,叶片中的全氮和全磷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反而有所降低,这说明施氮量过高反而降低了桑树对N和P的吸收;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桑树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从氮肥对桑树产叶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情况来看,桑树品种龙桑一号田间的最佳施氮量为144.9~193.2kg.hm-2。  相似文献   
7.
剪股颖属植物遗传分化及系统关系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张道远 《草业学报》2006,15(3):100-106
剪股颖属植物形态变异大、倍性复杂、种间易于杂交,导致异名多、分类混乱。本研究采用4种分子标记技术,对包括匍茎剪股颖、巨序剪股颖及红顶草在内的7种剪股颖,共58个个体的遗传分化和系统关系进行研究。根据谱带清晰程度及多态性,筛选出9个RAPD引物、2个SSR引物、5个ISSR引物及1个SCAR标记,并建立了最适的PCR反应条件。采用最大简约法和距离法对7种剪股颖植物进行系统树分析,并用靴带检验法计算内部分支的支持率。启发式搜索得到的简约树和由UPGMA方法得到的表征树近乎相同,其中,匍茎剪股颖和红顶草构成单系类群并得到100%的置信支持。红顶草显示了匍茎剪股颖特异性特征谱带,但同时具有不同于匍茎剪股颖的遗传分化,支持将红顶草视为匍茎剪股颖一个变种的观点。对匍茎剪股颖与巨序剪股颖间的遗传分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地区新疆杨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新疆杨插穗催根不同处理方法和扦插时间对比试验,总结出柴达木地区新疆杨扦插育苗过程中最佳的插穗催根方法和扦插时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根幅银中杨大苗造林成活率及当年高、径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根幅35 cm和25 cm的较15 cm的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28和21个百分点;根幅35 cm和25 cm的较15 cm的当年高生长量分别提高246%和65%,当年径生长量分别提高83%和37%;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采用二根一干或二根二干的银中杨大苗造林,根幅以35 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万家寨能源基地不同立地类型对新疆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万家寨水利枢纽能源基地在不同的立地类型、不同的土壤质地条件下新疆杨生长情况。分析研究了在荒漠化区、干旱、半干旱黄主立改区影响新疆杨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并提出一些合理配置造林树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