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8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5篇
  27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又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7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大国,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历史较长,到现在已有近五十年。在长期的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到,建设生态环境,必须把水土保持放在核心位置。在水土保持领域探索有效而又经济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773.
选择北欧,可以说是环保人的一种缘分。那里是人与自然最合适的地方,是人类寻找回归的美丽世界。一位环保局长眼中的北欧,和常人眼中的北欧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774.
《花木盆景》2007,(10):20-20
为弘扬盆景和赏石艺术,增进国际友谊,扩大学术交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在印尼的麦培满先生的倡导下,印尼盆景协会决定成立国际性的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会。大会决定命名为“亚洲太平洋会议”,两年举行一次。亚太盆石展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盆景、赏石并展的会议。  相似文献   
775.
在关乎共同利益及未来面前,人类似乎正在摈弃政治、宗教、信仰等偏见,渐渐在趋向大同。本刊在去年9月号上。对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写的《无法忽视的真相》进行了解读。那本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客观地展示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指出:人类自救只有十年期。超过了这个期限、许多危机便无法逆转。无独有偶。在去年9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姜春云主编的专著《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此书展示的是中国的生态危机。与戈尔不同的是。此书不只列举了现象和危害,更重要的是对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尖锐剖析。并借鉴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最新研究的成果,对解决生态危机提出了应对之策。该书内容翔实丰富。数据准确权威,方法科学实用。结论严谨缜密。这是一束穿越历史的理性之光,让几十年来沉迷在巨大发展的我们,看到了自身的疏忽以及由此欠下的生态巨债,看到了这种疏忽背后的种种因果链条,看到了走出困境走向希望的唯一之路。作为前奏,本刊新年1月号已先刊发了姜春云同志为该书写的序言,本篇以解读的方式对全书的内容进行隆重推介。限于篇幅,所作的解读也只能蜻蜒点水。但作为一个推介者,本刊希望所有关注中国未来发展的人,能够挤时间坐下来读读原著,让这束穿越历史的理性之光也穿越你的心灵.引导你真切地洞察我们的过去.现在及将来。  相似文献   
776.
找点时间,背着相机,怀揣一部植物图谱,遍访乡野之间的绿色精灵,记录下它们或婀娜或萧疏的身影,也记录下自己与它们的对话。这不失为一种重拾自然之心的好方法吧!芦荻、苍耳、窃衣、茜草、青蒿、飞廉、薜荔、合欢、乌桕……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它们的身影和想象中或是图谱上是如出一辙还是相差天壤?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趣味和氛围。  相似文献   
777.
实施以城市森林为主体的“绿色工程”,塑造“绿色生态城市”的全新形象,几乎是所有城市文明发展的共性。150年前,美国纽约占地8.6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建立,以种植大型乔木为主,草地只占1/5,开创了城市中人与自然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778.
陈旻瑾 《国土绿化》2009,(11):16-17
环境设计领域的绿色设计是指“从产品制造业延伸到与产品制造密切相关的产品包装、产品宣传及产品营销各环节,并进一步扩大到全社会的绿色服务意识、绿色文化意识等”。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779.
再回炭山     
十四年前去炭山看造林,看的是精神是信念。十四年后去炭山看生态,看的是赞叹是信心。一个务林人对山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对生态文化的感悟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多的是对山的敬畏对树木的敬畏对野生动植物的敬畏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敬畏,感情中对一株草一点绿一棵树一遍翠的牵挂时刻在心尖盘旋。  相似文献   
780.
人与自然的和谐始终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提出了未来50年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蓝图,建设生态农村列入蓝图之中,发展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