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8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5篇
  27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现实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回答其道路优势的三大问题,助力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国际、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承诺。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本质联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从实践维度来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保证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降碳为重点,打造不负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推动地球生态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852.
《广东园林》2010,32(3):25-25
<正>2010年5月28日~30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第47届世界大会在苏州市举行,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围绕"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  相似文献   
853.
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振兴与农业振兴双重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实践。本文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理念的践行者之一——秦巴山区忠诚村为实证案例,运用文献研究和市场调研相结合方法,总结分析忠诚村“四主体三联三生”生态农业振兴模式、主要做法以及经验启示,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秦巴山区或同类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实例参考和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854.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交互性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向。面对当前知识进步、技术迭代、制度变迁等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重建基于"文化—技术—权力—制度"多维联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是新时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因此,新时代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不同维度阐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时代意蕴,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维集成路径,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5.
1原生态农业的提出如何改造农业生产方式?如何在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自然?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回应,笔者提出了原生态农业的设想。1.1原生态农业的概念原生态农业是指秉承传统农业的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利用未被破坏的原生态自然农业环境,在非转基因生物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牧、渔、林等多种循环互补式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