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0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北方牧业》2007,(5):26-26
<正>大蒜酊取去皮大蒜20克,用70%酒精100毫升浸泡14天后过滤而得。治疗家畜胃扩张、慢性胃肠卡他性炎症等症。每次用量:牛40~80毫升,猪羊15~25毫升,兔3毫升。内服前加冷水4倍稀释以减少刺激性。  相似文献   
82.
岳麓山自然景观兽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湖南省岳麓山自然分布的哺乳动物21种,它们隶属7目12科。利用雪地样带足迹法调查统计了该地部分兽类的数量,分析了十几年来动物资源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3.
四川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4月和8月,对四川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75种,分属7目25科。区系分析表明:该保护区的兽类东洋界种类有56种,占74.67%;古北界15种,占20%;广布种有4种,占5.33%。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该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15种。  相似文献   
84.
东北地区兽类分布格局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使用Spss统计软件系统对东北地区94个市县的兽类分布格局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兽类在各个特定分布区的分布特点,并结合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东北地区兽类动物地理分布格局,将东北地区兽类动物地理区划划分为5个区.结果表明:兽类的分布格局与食物组成、栖息地类型密切相关,区域环境一致性较高的地区,其兽类区系成分相似性亦较高,聚类结果一致性较强.  相似文献   
85.
为在全国整体宏观尺度下,总结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兽类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空白或较少区域,从而为制定相对的保护监测与管理计划提供依据。采用文献检索法,系统收集各国学者在中国境内基于红外相机的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分类整理。结果显示:全国红外相机共记录到至少208个野生兽类物种,隶属于11目37科,占全国兽类物种总数的30.06%。目前我国兽类红外相机监测研究基本已经覆盖全国,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已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基于红外相机的兽类物种调查记录,但多集中于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综合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研究点数量、文献数量和红外相机已记录兽类物种占该省总物种数的比例等方面来看,重庆、辽宁、江苏、福建、内蒙古、台湾、上海含有潜在的调查价值。我国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兽类多样性监测还有一定的完善空间,需要开展更系统、更深入的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86.
湖北薤山兽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拟建中的薤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确认有8目24科69种。分析了兽类的组成、特点、区系特征、经济类型、兽类级别,提出了加强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7.
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进行监测研究,共在49个相机位点上完成7 457个相机日的调查工作量,共捕获野生兽类照片和视频7 339份,能够准确识别到具体物种的兽类照片和视频7 231份,独立有效记录1 190次,共准确识别出野生兽类4目11科18种,其余未能准确识别到具体物种的兽类记录为啮齿目中的鼠科、松鼠科和鼬科动物。18种野生兽类中,食肉目最多,为4科7种;其次为偶蹄目和啮齿目,分别有4科6种与2科3种。从独立有效记录来看,偶蹄目是拍摄记录次数最多的类群,占独立有效记录总数的67.14%;其次为灵长目(17.14%)和食肉目(10.09%)。被列为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别为4种和5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为"濒危(EN)"等级的有1种,"近危(NT)"等级的有3种,"易危(VU)"等级的有5种。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AI)最高的物种为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RAI=6.91),其次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2.27),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RAI=1.77),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RAI=0.98)和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RAI=0.80)。本次调查获得了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珍贵的野生动物红外影像资料以及部分兽类物种的分布信息,为后续持续监测工作以进一步更新、修订和完善保护区物种名录积累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8.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对罗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综合科学调查,同时结合有关资料,对该地兽类区系特征及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共调查到罗山有兽类36种,隶属6目14科31属,其中啮齿目种数最多,有15种,占保护区兽类总种数41.67%。根据区系特征,罗山36种兽类动物中,古北界种类25种,东洋界种类3种,广布种类8种。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可以看到罗山兽类动物含华北区的跨区区型有30种,复计比重达83.33%,说明罗山兽类动物区系和华北区区系关系更为紧密。罗山兽类生态分布分析表明,生境类型中山地荒漠草地分布的种类最多,有26种,占保护区兽类动物的72.22%。  相似文献   
89.
2014年7-10月,利用红外相机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活动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共监测到兽类3目10科15种,其中拍摄频次较高的前4种动物是野猪、岩松鼠、斑羚和猪獾。对15种兽类研究表明:它们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上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90.
开放式和封闭式围栏陷阱对农田小型兽类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围栏陷阱(trap-barried system,TBS)不同安装方式对农田小型兽类的控制效果,于2015—2016年在贵州省新蒲新区开展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TBS控制农田小型兽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TBS共捕获农田小型兽类109只,包括啮齿目的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和食虫目的鼩鼱。两种TBS均以捕获黑线姬鼠数量最多,分别占捕获总数的72.88%和76.00%,平均占74.31%,捕获小型兽类的种类及组成比例差异不大,说明不同安装方式对捕获农田小型兽类没有明显的影响。两种TBS捕获农田小型兽类数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月份间捕获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且数量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两种TBS对农田小型兽类都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贵州坡地山区可选择开放式TBS,在平坝区域可选择封闭式T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