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林业   371篇
农学   176篇
基础科学   258篇
  118篇
综合类   2007篇
农作物   109篇
水产渔业   216篇
畜牧兽医   1077篇
园艺   695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滑菇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鲜品滑菇在国内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春、夏季节供不应求,滑菇保鲜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十分走俏。为解决春、夏季滑菇鲜品的市场供应,笔者从1998年以来,对滑菇反季节栽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总结出滑菇反季节高产栽培的8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2.
五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五种不同形式的出菇方式对白灵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白灵菇的出菇早晚有较大影响,白灵菇的菇形、色泽、大小等外观表现不同处理间差异明显,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别相差1倍以上.  相似文献   
73.
白灵菇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灵菇是一种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真菌 ,该食用菌产品问世后 ,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其他大多数各类食用菌不同的是 ,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 ,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后熟阶段 ,也就是菌丝长满袋后必须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才能顺利出菇并实现优质高产。现将白灵菇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确定理想的栽培季节白灵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 ,以秋季接种 ,冬、春季出菇产量高、质量好 ,具体地说 ,适宜的播种期黄河以北地区可选在8月上旬至 12月底 ,黄河以南地区可选在 8月中旬至 11月上旬 ,长江…  相似文献   
74.
陈慈相 《江西植保》2003,26(3):124-125
土壤蛰出害虫是指以某种虫态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并出土为害的一类害虫。有的是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地上部分,有的是地上,地下兼害。在柑桔土壤蛰出害虫中,过去除花蕾蛆外一般不造成为害,近年,这类害虫的发生有明显趋重之势,发生频率增加,为害程度加重。根据多年观察,就其发生态势和原因分析如下。 1 柑桔土壤蛰出害虫发生态势 1.1 主要种类 能为害柑桔的土壤蛰出害虫种类很多,赣南发生量较大的主要种类是桔潜叶甲、恶性叶甲、茶色金龟、小青花金龟、斑青花金龟、大绿丽金龟、桔泥翅象甲,绒绿象甲、桔斜青象甲、黑蚱蝉、花蕾蛆和同型巴蜗…  相似文献   
75.
张焕英  张筱梅  张渊 《食用菌》2003,25(3):17-18
鸡腿菇组织分离以手掰子实体成功率最高,各株不同部位培养以柄基部组织生长最快。拮抗试验表明,分离物与原株存在一定的拮抗性,栽培发现,其产量较原株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76.
阿魏蘑与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证明,阿魏蘑和杏鲍菇最佳栽培模式为菌棒半脱袋竖向畦栽半覆土栽培模式;最适环境条件为菇房温度13~20℃,空气相对湿度85%~95%;最佳栽培设施为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77.
颜振兰 《食用菌》2003,25(3):24-24
近几年杏鲍菇在福建闽北地区迅速发展,栽培规模达2,000多万袋,但都是以杂木屑为主料,原材料资源紧缺。为了缓解菌林矛盾,笔者于2000年开始利用谷壳为主料进行杏鲍菇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供试配方 谷壳35%,棉子壳40%,麸皮15%,玉米粉5%,黄豆粉2%,碳酸钙1.5%,糖1%,石灰粉0.5%。2 拌料装袋 谷壳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因谷壳不易吸水,应先用粉碎机粉碎备用。棉子壳、麸皮、石灰粉、浓缩补菌素  相似文献   
78.
王世东  周学政 《食用菌》2003,25(4):18-19
11 抗霉性测定 以木耳为例 :在平板培养基的一边分别接入不同的木耳菌株 ,每一菌株 3个重复 ,在 2 6~ 2 8℃下培养。待木耳菌丝长到平板一半左右时 ,在平板的另一边接上木霉菌丝 ,继续培养。之后注意观察木霉菌丝与木耳菌丝的交界处 ,出现拮抗线的表示木耳抗霉能力强 ,木霉菌丝无法长过去 ,为抗霉能力强的菌株 ;如果木霉菌丝很快盖过木耳菌丝 ,说明这个木耳菌株的抗霉能力差或没有抗霉力。1 2 出菇试验 对引进或分离的同一品种的若干菌株进行出菇对比试验 ,必须在栽培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为使试验准确 ,每一菌株设 3~ 4个重复…  相似文献   
79.
我所自引种夏菇 93、新登 96等高温蘑菇以来 ,已有 4年时间 ,在豫西地区 2 0 0 2年栽培 1 0 ,0 0 0m2 ,平均产量达 7.2kg m2 。高温蘑菇能弥补蔬菜淡季 ,菇价高达 8元 kg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它除了具有耐高温的优点 ,还有耐水、耐肥、耐CO2 的优点 ,管理较粗放 ,技术上有别于低温双孢菇栽培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季节安排 由于高温蘑菇能耐 30℃以上高温 ,菌丝在36℃不会死亡 ,出菇温度最适 2 0~ 30℃ ,故可在 5月上旬进行原料发酵 ,5月下旬播种 ,7~ 8月出菇 ,9月又可利用同一设施种植低温双孢菇。2 原料配方 可以利用麦秸…  相似文献   
80.
鸡腿菇双拱棚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尚堃  王汝长  李芳 《食用菌》2003,25(4):36-37
鸡腿菇是一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珍稀食用菌之一 ,近来已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笔者通过多年栽培试验 ,摸索出了一套反季节高效益的栽培模式 ,即中型塑料拱棚小拱棚畦栽模式 ,其技术要点如下 :1 菌种制作 选用高产抗杂能力强的高邮特白 33菌株 ,于 6月中旬扩管 ,用常规PDA培养基接种 ,置 2 5℃左右培养 ,一般1 0~ 1 5天菌丝长满斜面。 7月上旬制原种 ,配方 :棉壳 50 % ,玉米芯 34 % ,麦麸 1 0 % ,石灰 3 % ,石膏 1 % ,钙镁磷肥 1 % ,糖1 % ,磷酸二氢钾 0 .1 %。料水比 1∶1 .3 ,拌匀后堆积发酵 7天装瓶 ,用手指粗的木棒在料中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