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密度下棉花果枝、叶枝特征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棉花果枝和叶枝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成铃特征以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田间密度试验小区,进行田间调查,并对样品进行室内测定.[结果]密度能明显影响植株形态,低密度A1处理的叶枝数为4台左右,明显高于高密度处理;果枝成铃数也相对较多,与最少的A5处理相差4个棉铃.单株干物质积累差异显著,尤其是叶枝,A1与A5处理相差多达70 g/株.氮、磷、钾养分含量上,趋势基本一致,但果枝叶钾素含量高于叶枝叶.棉铃空间分布,内围铃占主导,其他成分所占比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上、中、下各部分比例随密度变化各异,产量按密度顺序先增大后减小.[结论]低密度处理的叶枝干物质积累高,是产量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分积累各密度差异不大,产量形成主要依靠内围铃,皮棉产量最高为A3处理3 247.4 kg/hm2.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留叶枝棉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中等密度(6.0万株.hm-2)下的传统整枝为对照,于2004—2005年研究了密度(1.5万~12.0万株.hm-2)对留叶枝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留叶枝棉的子棉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先升高后降低,但在3.0万~9.0万株.hm-2范围内无显著差异;单株铃数、铃重和纤维的麦克隆值则随密度增加显著下降。中等密度下,留叶枝棉的子棉产量在降雨较少的2004年与对照相当,但在降雨较多的2005年减产13.4%。在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留叶枝棉栽培的适宜密度为6.0万株.hm-2左右,多雨年份要注意防止群体过大造成郁闭。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互作效应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实现合理密植与叶枝利用的有机结合,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整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以低密度(3.00株.m-2)的产量最低,中高密度(5.25~7.5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枝条件下,以中低密度(3.00~5.25株.m-2)的产量较高,高密度(7.50~9.75株.m-2)的产量较低。去叶枝条件下,中密度(5.25株.m-2)比低密度皮棉增产9.7%,而留叶枝条件下,低密度与中密度的产量相当,比高密度(9.75株.m-2)增产15.3%。密度与留叶枝可以单独或协同影响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产量结构,对皮棉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低密度条件下保留叶枝似可弥补密度不足引起的产量损失,而中、高密度条件下,去叶枝仍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以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429为试验材料,设两因素(种植密度、留叶枝方式)三水平试验设计,其中,种植密度水平为2.25万株/hm2、3.75万株/hm2和5.25万株/hm2,留叶枝方式水平为不留叶枝(常规整枝, CK)、留2个优势叶枝和留全部叶枝,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留叶枝方式对棉花产量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叶枝能够提高棉花的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熟,但在不同的密度种植时棉产量构成和产量效应不同:低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能够显著提高单株铃数和霜前花率,最终使产量略有提高;中等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会显著降低单铃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其中留全部叶枝的棉花减产显著;高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会降低棉花单铃重,其中留2个优势叶枝棉花的单铃重降低显著,最终导致产量略有降低。在三系杂交棉简化整枝栽培管理中,采用种植密度3.75万株/hm2、留2个优势叶枝方式栽培棉花产量最高,籽棉产量为5383.6 kg/hm2。  相似文献   
15.
1 在赣北湖口试种示范概况。棉花多头叶枝栽培法是利用主茎下部潜伏腋芽发育成营养枝而结桃的一种新式栽培方式。湖口县农业局于2003年在武山、文桥、付垅等乡镇进行了15公顷的简优1号试种示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增产效果,10月中旬,对其中的6块棉田(面积0.4公顷)进行了一厘地法测产,共测12点,平均每株桃数63.0个,密度每公顷17520株,平均铃重4.2克,每公顷总桃数110.4万个,子棉产量4635公斤。12月中旬,调查了植棉水平中上等的10家农户,多头叶枝棉种植面积2.2公顷,共收子棉9075公斤,每公顷子棉产量4125公斤。比同等地力和施肥水平而采用常规栽培法的棉田增产15%~20%。  相似文献   
16.
留叶枝棉花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叶枝显著提高了棉花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扩大了光合面积,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和积累,叶要枝对棉花群体生物量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偿,可有效提高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试验结果显示,留叶枝处理的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1996年、1997年分别比对照(去叶枝)提高19.63%和16.32%,表明,在一定的肥水条件下,棉花叶村以不仅是一个消耗营养的器官,也是一个制造营养的器官,合理利用叶枝,是棉花高产高效简化栽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农业科学通讯1952年7期,载有湖南澧县棉场的棉花的叶枝成了强壮的果枝"一文。我1952年上半年在湖北黄冈县团风农场亦会做过这样的整枝工作,为了更好的研讨这一闪题,我把不成熟的意见,介绍出来,作为参考:一、这样整枝的几点影响:  相似文献   
18.
棉株疯长是影响棉花高产的重要原因。棉花生长稳健,发育正常,结桃就多,产量就高。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极易造成疯长,出现叶枝多,营养生长过旺,花蕾、铃脱落率高,结桃少,形成植株“高大空”,产量就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态区抗虫杂交棉稀植留叶枝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苏大丰和山东惠民为试点,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抗虫杂交棉去、留叶枝处理及其与密度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留叶枝处理对株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果枝数没有明显影响,不同密度处理对单株叶枝数影响不大,但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叶枝数减少;除大丰试点最高密度处理外,不同密度下留叶枝处理的皮棉产量均高于去叶枝处理,大丰和惠民两试点分别平均增产5.41%和12.90%;大丰试点以1.8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最优,其次为2.4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惠民试点则以3.75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产量最高,其次为4.2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结合稀植简化整枝栽培技术推广杂交棉,是实现杂交棉高产高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满文慧 《森林工程》2008,24(3):10-13
天然长白松仅见于长白山北坡海拔630~1 400 m之间,是我国特有的松科松属植物,因其特殊的分类地位,被列为国家Ⅲ级珍稀濒危树种,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多元分析方法,对第一代天然长白松的生产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给出长白松生物量估测的回归模型及估测参数,指出生物量在长白松天然林中的分配规律,为经营长白山这一特有的种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