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2篇
  20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8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风味成分组成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传统生产工艺生产南京板鸭,分别在原料、干腌、湿腌、排坯、风干5 d、风干10 d和风干15 d等7个工艺段随机取6只板鸭的股二头肌作为样品进行风味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在原料、干腌、湿腌和排坯阶段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33、68、18和31种风味化合物;在风干5 d、10 d和15 d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43、57和54种风味化合物.这些成分可归类为:含硫类、胺类、醇类、羧酸类、烃类、酮类、酯类、醛类、醚类、含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在南京板鸭成品的风味成分中,醛类、醇类、烃类和酮类分别占化合物总数的37.78%、26.93%、18.39%和11.72%.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主要由2种醛、1种羧酸和1种醇组成,第二主成分主要由2种醛、1种酮和1种烯组成.第一和第二主成分总计解释了南京板鸭风味成分变化总方差的85.0%.  相似文献   
22.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的11个多炔类化合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成虫产卵具有忌避活性,化合物2(6,6-二甲基-2,4-庚二炔-1-醇)、化合物5[1-苯基-4-(3,4-亚甲基二氧)-苯基-1,3-丁二炔]、化合物6(1-苯基-4-m-硝基苯基-1,3-丁二炔)、化合物7(1-苯基-4-o-硝基苯基-1,3-丁二炔)和化合物9(1-苄基-2,4-己二炔)在1 mg·mL-1的质量浓度下,24 h忌避率均在70%以上;在2 mg·mL-1质量浓度下,测得化合物9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试验条件下,拒食率均达50%以上;在0.5 mg·mL-1质量浓度处理时,测得化合物4(1-苯基-4-p-甲氧苯基-1,3-丁二炔)和化合物5,72 h内对卵孵化抑制率分别为42.73%和60.48%;在1 mg·mL-1质量浓度下,光照处理48 h毒杀3龄幼虫死亡率在50%以上的化合物有化合物5、6和10(O,O-二乙基-o-炔丙基硫代磷酸酯).盆栽试验表明,施用质量浓度为0.5 mg·mL-1的化合物5时,24~72 h的防效均在80%以上.通过对排泄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得菜粉蝶幼虫对化合物5的排泄率为52.05%.  相似文献   
2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以黄皮酰胺(N-甲基-N-顺-苯乙烯-肉桂酰胺)为模板人工合成的20种肉桂酰胺类化合物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离体抑菌活性,并对合成肉桂酰胺类化合物取代基与其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3-(3,4-二甲基)-N-苯乙基-3-(吡啶-4)丙烯酰胺(化合物1)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芒果炭疽病菌的EC50为67.95μg/mL;吡啶环上的-Cl对该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没有显著的提高作用;酰胺基团碳端β位碳上连接的苯环上的各种取代基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也不明显;酰胺基团N端γ位碳上连接的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羟基能促进病菌生长;酰胺上同时连接吡啶环和苯基不能显著提高其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不及单一连接苯基.  相似文献   
24.
以D-呋喃核糖为原料,经羟基保护、选择性脱除2位羟基保护基团、氧化、羰基加成,合成1-O-甲基-2-C-β-甲基-3,5-二-O-(2,4-二氯苄基)-α-D-呋喃核糖。2,4-二氯氯苄作为羟基保护试剂,2位脱保护产率可达79.1%,DMP作为氧化剂,氧化产率可达91.8%,甲基锂作为羰基加成试剂,得到β构型产物。产物结构经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25.
通过平板对峙法从香草兰根际微生物中筛选出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香草兰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均有良好抑制效果的生防菌10株。通过16S r D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中7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2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s),1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提取脂肽类化合物进行抑菌分析,发现10株生防菌脂肽类提取物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菌和香草兰疫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4株的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对其中2个菌株脂肽类粗提物进行MALDI-TOF/TOF-MS检测,发现菌株VX2R11产生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伊枯草素A(Iturin A)2种脂肽类化合物,菌株VX2S02仅产生伊枯草素A,推测产生伊枯草素A是菌株VX2R11和VX2S02拮抗香草兰根(茎)腐病菌和疫病菌重要机制;产生表面活性素是菌株VX2R11拮抗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6.
用微波萃取仪、乙腈溶剂提取沉积物中的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萃取溶液经氟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氮吹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该方法检出限为0.030 mg/kg,空白样品酞酸酯类加标回收率为72.5%~108.0%,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2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中氨基脲(SEM)、1-氨基-2-内酰脲(AHD)、3-氨基-2-唑烷基酮(AOZ)和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AMOZ)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采用2-硝基苯甲醛作为衍生化试剂,氘、碳-13、氮-15同位素标记的SEM1-3C1-5N2、AHD1-3C3、AOZ-D4和AMOZ-D5为内标物,样品经衍生、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净化,以甲醇0.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8 m in可将4种目标化合物完全分离并测定。结果表明,4种待测物在0.4~2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0.03~0.15μg.kg-1。在0.5μg.kg-1、1.0μg.kg-1和2.0μg.kg-13个水平上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2.0%~107.3%,RSD为3.1%~8.7%。采用该法参加FAPAS国际水平测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
2-溴-4-氟乙酰苯胺(2-bromo-4-fluoroacetanilide,BFAA)是多种N-苯基酰胺类化合物合成的中间体,也是合成农药时的主要杂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大鼠血浆、组织、尿液和粪便中的2-溴-4-氟乙酰苯胺含量,以获得该化合...  相似文献   
29.
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 Sieb.et Zucc)又名紫杉(东北木本植物图志)、赤柏松(东北)。它的根、枝和叶中都含有抗癌药物一紫杉醇E45H51NO14]。紫杉醇是一种萜烯类化合物,对卵巢癌、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由于东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最高,具有更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正>2012年,由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植物调节剂"碧护"产品入选陕西省农业厅小麦弱苗转化专项资金推荐产品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汪景彦长期从事果树研究,他表示,"碧护"含自然植物内源激素、黄酮类催化均衡成分、氨基酸类化合物及抗逆引诱剂等,可以引诱作物提高抗逆性、增加产量和改良品质、解除药害,是一种新型复合均衡生长调节剂。据了解,他在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苹果产区进行试验示范,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