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71篇
  52篇
综合类   388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不同地膜覆盖西瓜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春特早熟西瓜栽培覆盖双色地膜和黑地膜可起到除草和增产增收的作用,省工节本又增效。其中覆盖银灰-黑双色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50kg,增收450元;覆盖黑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83kg,增收549元。  相似文献   
62.
一、地膜覆盖技术的优越性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影响作物苗期生长的制约因素,而且也提高了光热资源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综合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63.
日光能土壤高温消毒防治茄子黄萎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8年连续3a对太阳能高温闷棚提高土壤耕作层温度、防治茄子黄萎病的效果以及对茄子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闷棚可极显著提高0~20cm耕层土壤温度,使各土层温度均达到微茵核的致死温度,极显著降低茄子黄萎病的发病率,提高茄子产量。  相似文献   
64.
由于爱国丰产运动竞赛,群众智能的高度发挥,几年来冬小麦不论在单位面积产量,以及耕作栽培技术上,都已有显著辉煌的成就。他们不但对产量有显著的增加,而更重要的是在耕作技术上能有极大的创造与改进。为了今后普遍的提高冬小麦产量,造成更大面积的丰产,先进经验的推广与应用,是极其必要的。冬小麦虽为生长期较长作物,而春季耕作对小麦生长却实有极大影响,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产量上最大损失。兹就有关春季冬麦耕作上的几个问题提出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5.
随着自动站的普及,深层地温成为每个地面观测站的基本观测要素,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深层地温数据异常,给数据的应用带来不便,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给基层台站作为参考,以便及时发现数据异常的原因,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使数据的应用更加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66.
根据1979—2008年泊头市逐年及季平均地面和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折线图、气候变率等分析方法,对30年来泊头市地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30年泊头市年地面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年和季地面温度中均以地面最低温度升温最快。5、10、15、20 cm地温的年变化均为上升趋势,以10 cm地温上升速度最为显著;春季5~20 cm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以10 cm地温升温速度最为显著;夏季以10 cm地温升温最为明显;秋季浅层地温均为下降趋势,以15 cm地温下降最为显著;冬季5 cm地温升温最快。该研究为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地面及浅层地面温度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安阳市棉花播种温度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阳市气象站1991—2010年气候资料,对5 cm地温稳定通过12℃和14℃2种棉花播种条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气候对棉花出苗的影响,并总结了温度过低年份播种后应采取的补救措施,以期促进棉花播种的苗全、苗壮。  相似文献   
68.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温室内利用秸秆腐烂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提高地温的一项新的实用技术。提高地温2~4℃,最高时能达到5~6℃,增加二氧化碳1500千克/毫克左右,秸秆腐烂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棚内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可达到作物高产所需用量,促使作物提早采收,增产30%。秸秆腐烂分解后,变成容易被作物吸收营养元素,活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有机含量,增强了通透性,使作物生长茁壮,节约肥、水、电用量,减少病害,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9.
新能源补给系统是生态日光温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保证寒冷地区冬季日光温室正常生产和农户日常生活用能,同时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现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运行方式和参数的设计过程,分析了6种不同太阳能贡献率的新能源补给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当新能源补给系统全部由太阳能提供能源时,CO2年排放量为0,与使用采暖炉做比较,每年可减少CO2排放15 684.79 kg,与使用电能做比较,每年可减少CO2排放51 773.16 kg.与使用常规能源相比,该系统具有运行费用低,节能减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70.
王洪芸 《长江蔬菜》2012,(11):21-22
正春季露地栽培西兰花的定植期在4月初,为了提高地温,促进缓苗,需扣小拱棚栽培,收获期在6月中下旬,因此京津地区春季栽培应选择抗热比较好的品种———炎秀。1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