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71篇
  52篇
综合类   388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播种期地温变化及玉米适宜播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丹  李昕  郑红  王振华 《玉米科学》2016,24(6):103-106
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的巴彦、佳木斯、林甸和宁安4个代表市县2004年至2013年间4~5月份日平均地温为基础数据,结合地温的变化规律和玉米种子适宜萌发温度,确定该积温带的玉米播种日期。结果表明,日平均地温均随着日期增加在波动中增长,4月1~9日,地温增长比较稳定,曲线波动幅度相对较小;4月10~23日,曲线波动幅度最大。10年间地温稳定通过6℃、7℃、8℃、9℃和10℃的平均日期分别为4月6日、4月13日、4月18日、4月19~27日,年际间差异明显。此积温带的玉米最早播种期为4月18日,适宜播期为4月23日至5月5日。  相似文献   
82.
为探讨灌溉方式对巨型塑料大棚环境因子的影响,采用膜下滴灌、膜下沟灌、裸露沟灌3种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棚内空气相对湿度、结露时间、土壤水分、棚内气温以及地温的综合效应。测试结果表明:与裸露沟灌相比,膜下沟灌、膜下滴灌均可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其中膜下滴灌的降湿效果优于膜下沟灌;不同时刻、不同天气下的降湿效果不同,表现为白天的降湿效果优于夜晚,晴天的降湿效果好于阴天;膜下滴灌与膜下沟灌可以降低棚内的结露时间,提升棚内的气温与10cm地温,增加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83.
坑式日光温室增温保温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的黄土高原区建造坑式日光温室,在常年的极端低温期1月份,平均地温、夜温分别比普通节能型日光温室高出3.9℃~4℃和3.6℃,阴雪天100cm(厘米)处全天平均高2.2℃左右.通过连续多年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坑式目光温室的热状况能够满足喜温蔬菜生育的温度需求,为山西中北部进一步开发应用坑式日光温室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两个黄瓜品种为试材,设置6℃、8℃、15℃3种地温处理,研究低地温对黄瓜幼苗内源激素GA3和IA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地温条件下可以促进黄瓜叶片内GA3和IAA的合成,随处理温度的降低,黄瓜叶片GA3和IAA含量升高,而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GA3和IAA含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通过试验得出,处理前期GA3含量的增加可能诱导了抗寒基因的表达,而随处理时间的延长,GA3和IAA含量下降,基本恢复到初期水平,可能是由于植株对低地温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85.
煤灰含氮、磷各0.2%,含钾0.3%~0.5%,含钙8.5%。施用煤灰做肥料,能提高地温,使作物增强抗倒伏的能力。黏土地施用煤灰,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盐碱地施煤灰,能改良盐碱地。煤灰制肥有3种方法。  相似文献   
86.
颜丙军 《新农业》2009,(10):22-23
春播花生地膜覆盖具有提高地温、抗旱、抗涝、减轻病害、消灭杂草、促进花生发育、提高饱果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增收等功能。在阜新地区覆膜地温可提高3~4℃,提早7~10天成熟,可增产25%、增收30%左右。  相似文献   
87.
程洪花 《北京农业》2009,(12):11-11
结瓜前管理 丝瓜移栽后。为提高地温,促蔓生长。要注意加强中耕除草,促进根系发育。此期可结合浇水,追肥2~3次,可冲施腐熟的人粪尿或氮素化肥。开花结果之前一般不留侧枝,当瓜蔓长到30厘米以上时要及时用塑料绳引蔓、吊蔓。  相似文献   
88.
大棚蔬菜水分管理的难度较大,管理中要重点协调好浇水与提高地温、降低棚内湿度的关系,既要保证蔬菜对土壤水分的正常需求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温度,又要尽量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只有搞好肥水管理,才能保证大棚蔬菜的丰收。  相似文献   
89.
沟垄集雨对旱地燕麦前期水热状况及发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个沟垄集雨处理对旱地燕麦前期水热状况及发育期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T3可以显著的提高作物耕作层的水分,显著高于处理T1。处理T1地温的日变幅最大(8.8℃),处理T3最小(5.8℃)。处理T3与T4的出苗率最高,分别为67.88%和65.85%,显著高于处理T1(49.51%)。处理T3到达苗期的发育期最短(22d),显著小于处理T1(29d)。可见,处理T3可以显著地提高作物生育前期的土壤水温条件,提高出苗率及缩短作物的发育期。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覆膜对土壤水热运移的细微影响,利用土壤水热盐自动监测系统(ECH2O)对西北干旱区的玉米地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定点连续监测。发现覆膜对改善土壤表层水热状况有显著效果,覆膜处理下表层土壤含水量低于不覆膜处理,地温高于不覆膜处理对应值。在10cm深度,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不覆膜处理低;而在20cm及40cm深度,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不覆膜处理高。覆膜对不同深度地温均有提升作用,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其影响程度不同:覆膜对地温的影响在生育末期最为显著;在10cm深度,覆膜处理的地温高于不覆膜处理,在40cm和60cm深度,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