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双斑锦天牛(Acalolepta sublusca Thomson)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危害大叶黄杨,其次为杨、榆、桑等树木,近两年在平山县革命圣地西柏坡纪念馆园林大叶黄杨上发生危害,被害率达40%~50%,以幼虫取食大叶黄杨的木质部和根基干内,使受害植株生长衰弱、变黄,最后导致全株枯死。影响了革命圣地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32.
1 发病症状:大叶黄杨茎腐病最初在长势较弱植株上,自距地面10~15cm的个别茎部发生,周圈均腐烂至木质部,其后的几天上部枝叶失绿直至干枯,但是叶片始终在枝条上不会脱落.  相似文献   
33.
炭疽病大叶黄杨炭疽病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叶片上的病斑呈椭圆形或圆形,病斑边缘有较狭的深褐色隆起,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灰白色处形成较粗的圆形或椭圆形小黑点,排列稀疏,多在叶片正面,有时呈轮纹状排列。在嫩梢上,病  相似文献   
34.
大叶黄杨是绿化用苗较多的树种。近年在南通地区发现大叶黄杨由最初的零星枯死,逐步发展为成片的枯死。从根颈部折断死树,发现有虫蛀坑道。经观察,这是窄吉丁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35.
大叶黄杨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园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常绿阔叶树种,种植数量已超过10亿株,其抗逆性、观赏性表现突出。并能在冬季保持油亮翠绿的叶色,常以绿篱,大色块造型和孤植等作为主要种植形式。  相似文献   
36.
大叶黄杨尺蠖(Abraxas miranda Butler)危害大叶黄杨,大发生时常将大叶黄杨叶片咀食光秃,影响树势生长或造成死亡。为寻求有效防治办法,自1984年起,对此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 一、形态特征 (一)卵 近圆形,长0.72--0.77毫米,宽0.58—0.63毫米。初产时淡黄,后渐变为淡绿,孵化时为褐色。  相似文献   
37.
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m)为重要的城市绿化、观赏植物,常用来作绿篱或构成各种造型供人们观赏。但往往因叶斑、炭疽病危害使植株生长衰弱,叶片大量脱落甚至死亡。为了增强大叶黄杨的观赏价值,1985~1987年我们对大叶黄杨叶斑病(Cercospo-ra destructiva Rav.)及炭疽病(Gloeospo-rium frigidium Sacc.)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总结报道如下。大叶黄杨叶斑病1.症状观察黄杨叶斑病在西安地区于5月中旬开始发病,先在叶片上产生一个小黄点,以后小黄点颜色逐渐加深呈褐色病  相似文献   
38.
为了建立稳定的新品种金叶大叶黄杨离体培养再生体系,选用金叶大叶黄杨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0.5 mg/L+IBA 0.05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0.5 mg/L,生根培养以1/2MS+NAA 0.5 mg/L+IBA 1.0 mg/L最好,在泥炭土∶珍珠岩=1∶3基质中移栽成活率为92%.  相似文献   
39.
卜志国  杜绍华  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77-8978,8999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大叶黄杨叶片的生理生态特征。[方法]选择了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2块样地的大叶黄杨,通过近2个月的观测,测定样本叶片的长和宽、叶绿素含量等,并对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光照对大叶黄杨叶片包括叶形态、气孔数量、含水量特征的影响。[结果]光强减弱,气孔数量减小、叶绿素含量增加、含水量增加;阴面大叶黄杨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阳面,阳面叶绿素a/b的值高于阴面。[结论]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可判断植物对光照强度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40.
为预防无机盐类融雪剂对城市道路绿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不同浓度氯盐融雪剂对大叶黄杨的亚急性毒理试验,分析植株的生理变化,统计种群致死率,并结合建模分析,确定种群半致死剂量。结果表明:在污染前期大叶黄杨的叶绿素a、b总量与氯盐融雪剂累积剂量呈显著正相关,污染后期则呈显著负相关;在污染毒害全程中,植物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融雪剂的施用累积剂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污染前期与融雪剂累积剂量相关性不显著,而在后期则与之呈显著负相关性。氯盐融雪剂对大叶黄杨的种群30 d半致死剂量为5 kg/(L•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