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552篇
农学   276篇
基础科学   12篇
  58篇
综合类   926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395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以典型绿化树种石楠叶片为研究对象,采集了淮南市区6个不同功能区种植的石楠叶片,分析石楠叶片中Cr、Cu、Ni、Pb、Zn的分布特征、来源及对大气污染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淮南市商业交通区叶片中Pb、Zn平均浓度显著大于公园绿地(P0.05),分别是公园绿地的2.95,1.78倍;煤炭运输区叶片中Cu平均浓度显著大于居住区(P0.05)和公园绿地(P0.05),其分别是居住区和公园绿地的2.30,2.81倍,而叶片中Ni和Cr在各功能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石楠叶片中Pb、Zn主要来自交通排放,Cu主要来自于煤炭开采、燃煤发电以及交通运输,Ni和Cr主要来自自然源。叶片中Cu、Pb、Zn浓度与叶面尘中Cu、Pb、Zn总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石楠叶片中Cu、Pb、Zn浓度受到叶面尘中Cu、Pb、Zn总量的显著影响。石楠叶片中Cu、Pb、Zn主要是从大气中吸收,而Ni和Cr主要是从土壤中吸收,利用石楠叶片对大气中Cu、Pb、Zn的监测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2.
张航瑞  李茜 《农学学报》2017,7(4):95-100
内源式发展理念作为山区农业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其发展内容,山区农业产业竞争力发展是内源式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为全面提升山区农业产业竞争力,基于内源式发展理念,本文以武陵山区、福建山区、云南山区、贵州山区、河北太行山区和吕梁山区为分析对象,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不同地区特有的农业产业发展条件,对其农业产业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及实证分析,为其制定出了切实有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53.
为探讨红叶石楠在山地上的栽植效果,2011年在建阳范桥国有林场进行红叶石楠不同坡位、不同施肥处理对比试验。对6年生的红叶石楠试验林调查结果表明:在山地上栽植,红叶石楠平均地径生长量0.9 cm·a~(-1),平均树高生长量48.8 cm·a~(-1),平均冠幅生长量28.4 cm·a~(-1)。不同坡位对红叶石楠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大小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且下坡与中坡、上坡间均达到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红叶石楠的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大小均表现为施基肥+追肥处理>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且3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说明山地上栽植红叶石楠是可行的。选择山地的下坡位,采用施基肥+追肥的施肥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红叶石楠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954.
以红叶乌桕半木质化新枝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对红叶乌桕的新芽诱导、继代增殖、壮苗以及生根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0%酒精消毒15 s,再用0.1 g·L~(-1)升汞消毒7 min效果最佳,合格苗可达75.0%,并且基本没有褐化现象;丛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3 mg·L~(-1)+蔗糖30 g·L~(-1);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KT 0.5 mg·L~(-1)+NAA 0.5 mg·L~(-1)+蔗糖30 g·L~(-1);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3 mg·L~(-1)+IBA 0.3 mg·L~(-1)+蔗糖30 g·L~(-1);通过添加抗氧化剂L-半胱氨酸和抗坏血酸,能有效抑制褐化,但有落叶死苗现象。  相似文献   
955.
常言道:“一招鲜吃遍天”。黑龙江省尾山农场第四管理区职工杨志凭着二分地老式小叶香菜,不到半年就挣了8000多元。  相似文献   
956.
红叶乌桕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影响红叶乌桕扦插成活率的几个因子,包括不同晾干时间、ABT生根粉浓度、取材部位以及季节等,旨在摸索出扦插成活率最高时的影响因子水平,进而在生产上推广运用,以促进乌桕的发展.结果表明:枝条在室内晾干至第4天才剪成扦插穗条进行扦插,成活率达95%;用ABT生根粉1号200 mg/kg浓度处理扦插穗条,成活率高达95.5%;用下段枝条剪成穗条进行扦插,成活率达97.3%;1年中不同季节扦插,以冬季扦插成活率较高,达96%.  相似文献   
957.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在2008年6-11月对4个不同类型的小叶蚊母(Distylium buxifolium,LW06#、LW07#、LW13#、LW18#)进行光合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小叶蚊母4个类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曲线类型在8月呈双峰型,LW06#在9月转为单峰型,LW07#、LW13#、LW18#仍为双峰型,10、11月均呈单峰型;净光合速率月变化均表现为6-9月逐月下降,10月快速拉升至高点,11月又下降;4个类型小叶蚊母的光饱和点为1 260~1 6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7.82~25.71μmol·m-2·s-1,具有很高的光饱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属喜阳耐阴植物,相比较而言,LW06#、LW07#更适应强光环境,LW13#、LW18#更适合弱光环境。  相似文献   
958.
用24%乙氧氟草醚EC、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24%乙氧氟草醚EC+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33%二甲戊乐灵EC 4种药剂对红叶石楠容器苗进行杂草除治试验。结果表明:用24%乙氧氟草醚EC20 mL/667m2进行杂草防治,药后30d株防效为65.6%、鲜重防效为80.8%,均明显好于其它3种药剂的除草效果,且对苗木较为安全,基本上能达到除治杂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9.
通过对浙西南野生小叶蚊母植株及其无性繁殖苗木的性状观测,结果表明:小叶蚊母个体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花色、嫩叶叶色、叶形、树体结构和枝条特性、抗寒性、抗病性、开花结果习性等方面。花色可分为2个色系3种颜色;嫩叶叶色可分为2个色系4种颜色;叶片形状可分为3种类型,叶片大小可分为2种类型;树体结构和枝条特性可分为2种类型。可将浙西南小叶蚊母划分为12个园艺类型,其中LHWM01、LHWM02、LHWM04、LHWM05、LHWM11、LHWM12等6个类型具有枝叶密集,树冠紧凑,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等特点,被选为优良园艺类型,可在今后小叶蚊母产业化生产中直接推广应用,也可作为小叶蚊母新品种培育的优质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960.
为确定典型湿地植物枯落物养分累积特征及其对植物养分利用的生态学意义,以三江平原不同群落小叶章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采集与监测的方法研究小叶章植物枯落物量、养分含量和累积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草甸湿地小叶章群落(XCD)和沼泽湿地小叶章群落(XZZ)枯落物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指数增长模型;XCD和XZZ枯落物有机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二次函数模型,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2)不同群落小叶章枯落物碳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指数增长模型,同一时期的XCD枯落物碳累积量均高于XZZ枯落物的碳累积量。3)XCD和XZZ枯落物氮、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模型,XZZ枯落物氮、磷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性较XCD大。4)XCD和XZZ枯落物氮、磷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指数增长模型,XCD枯落物氮、磷累积量均高于XZZ枯落物的累积量。5)XCD的群落环境适宜植物养分的吸收利用和归还,有利于小叶章植物的生长。6)磷是XZZ植物适应其群落环境的首要限制性养分,反映了XZZ的淹水环境不适宜小叶章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