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5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651篇
林业   1479篇
农学   1023篇
基础科学   475篇
  1106篇
综合类   5697篇
农作物   597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1054篇
园艺   959篇
植物保护   835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422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726篇
  2013年   724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856篇
  2009年   808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北京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菊苣光合与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设置水分充足、中度干旱和干旱三个处理,测定菊苣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和3个生育时期(莲座叶簇期、抽薹初期、现蕾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菊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有双峰型日变化规律;土壤水分不足能明显降低菊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加剧或提前菊苣“光午休”现象的发生;菊苣在抽薹初期对水分缺失反应较敏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存在弱的二次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2.
三种常见边坡植物对模拟干旱环境抗旱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根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是工程边坡常见绿化植被,通过探究干旱胁迫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光合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分析其抗旱性,为水电边坡生态修复中的物种筛选、植物群落的重建给予参考。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对植物种子进行4个PEG浓度水平的胁迫处理(5%、10%、15%、20%),研究3种植物种子在PEG干旱胁迫下的萌发特性;采用盆栽控水法分别对3种植物的幼苗进行4组土壤水分处理: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5%~80%)、轻度土壤干旱胁迫(65%~70%)、中度土壤干旱胁迫(50%~55%)和重度土壤干旱胁迫(35%~40%),分别测定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3种植物光合、生理生化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植物的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由于干旱胁迫导致3种植物种子萌发数量减少、种子萌发活力下降,且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影响程度逐渐加大,低浓度PEG胁迫对香根草种子的萌发具有引发作用。干旱程度导致3种植物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香根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下降最为显著,高羊茅的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最为显著。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3种植物的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均显著增加。综合分析3种植物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光合及生理生化等多个单项指标,运用隶属函数平均值法鉴定出3种边坡植物的抗旱性,比较得出紫花苜蓿的抗旱性最强,高羊茅次之,香根草的抗旱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3.
刘晨旭  刘彧  刘杰  高越瑶  周蕴薇 《草业科学》2018,35(6):1400-1408
CBF是一类植物特异性、具有多种功能的转录因子。本研究将从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中分离的ClCBF1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进行遗传转化,共获得4个转基因株系经过抗性筛选和RT-PCR验证,对其中表达量较高的3个转基因株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0mmol·L~(-1)甘露醇培养基中转基因拟南芥的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平均为野生型的2.0倍和1.2倍,在150mmol·L~(-1) NaCl培养基中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平均为野生型的1.1倍和1.4倍;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成活率高于野生型,并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P0.05),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P0.05)。说明ClCBF1基因在拟南芥受到干旱和盐胁迫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4.
利用聚乙二醇(PEG)试剂室内模拟不同干旱(0、-0.10、-0.20、-0.40、-0.80、-1.60 MPa)和温度(10、15、20、25、30℃)环境条件,对西藏班戈县野生型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赖草种子在恒温10~30℃和变温10~30℃均能萌发.恒温25℃处理下,种子萌发达到了最佳响应;恒温15℃和变温20/30℃处理对赖草种子发芽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恒温10和30℃对赖草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5);随着PEG渗透势的增加,赖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胚芽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而胚根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现象。25℃和蒸馏水处理下,野生赖草种子萌发效果最佳;而在25℃和-0.10~0 MPa渗透势处理下,赖草种子胚根优于胚芽生长。  相似文献   
75.
黔东北的沿河县和平、思渠,思南县思塘、塘头
等乌江河谷地带及铜仁市马岩、漾头等锦江河谷地
带,海拔在500 m 以下,冬无严寒,冬春热量较好,
2008 年以来发展果叶兼用辣椒基地66.7 hm 2 以上,
利用水泥骨架、竹架简易大棚加地膜覆盖栽培,夏秋
覆盖遮阳网,生产早青椒、辣椒叶、晚青椒,不仅可以
提早、延后供应青椒上市,还可在青椒上市旺季、价
格较低时采收辣椒叶,显著提高了辣椒种植者的经
济效益,每667 m 2 产值达8 000~12 000 元。生产上
比传统的辣椒栽培多需遮阳网100 m ,约300 元,按
3 a(年)折旧计算,每667 m 2 生产成本只增加100
元,每667 m 2 产值却增加了2 000~4 000 元,净利
润增加了31.7% ~65.0% ,菜农纷纷效仿,现已成为
当地辣椒种植户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满足了消
费者对辣椒叶的消费需求。果叶兼用辣椒与传统的
辣椒栽培相比较,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6.
PP2C是一大类重要的蛋白磷酸酶,广泛参与不同的逆境胁迫响应。为了解PP2C基因在干旱响应中的功能,以亚洲棉石系亚1号为材料,利用RT-PCR方法从中克隆了GaPP2C24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定量PCR研究了其在亚洲棉不同组织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aPP2C24基因CDS序列全长为1 251 bp,编码416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发现,GaPP2C24与其他植物的PP2C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可可树(EOY33930.1)、黄麻(OMO91132.1)的相似性分别为85%,84%。进化分析表明,GaPP2C24与同属锦葵目的黄麻聚在一支,亲缘关系最近,与可可树的亲缘关系次之。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aPP2C24基因在子叶、下胚轴、胚根、叶、茎和根均有表达,且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次之。GaPP2C24受干旱胁迫的诱导表达,其在根和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在处理1 h后最高,分别达到对照的53.9,6.9倍,推测该基因在棉花干旱响应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造林成活率不高一直以来对辽西干旱丘陵区植被的重建及恢复有很大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试验研究了竹节壕整地方式对油松移植苗造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造林前进行竹节壕整地,对土壤含水量及造林成活率均有明显的影响,与未整地的处理相比,土壤含水量增加了53.55%~74.48%,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28.9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8.
黄金梨是韩国用新高与二十世纪杂交育成的中晚熟梨优良新品种。高台县于2002年从山东省引进该品种,在干旱沙区采用芽接和分枝劈接等方式建园23.3公顷。经过8年多引种试验观察,该品种在河西走廊干旱沙地表现生长势强,结果早,丰产性好,果形美观,品质优良等特征,6年生树平均667平方米产果品1683千克。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地梢瓜琥珀酸合成代谢的影响,为其琥珀酸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地梢瓜和雀瓢幼苗为试材,设对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24.44%)的65%~70%,下同)、轻度(45%~50%)、中度(25%~30%)和重度(5%~10%)4个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根、茎、叶中琥珀酸含量和琥珀酸合成酶活性,比较不同处理各指标的变化,分析琥珀酸与其合成酶的关联性。【结果】(1)琥珀酸在地梢瓜和雀瓢的根、茎、叶中均有分布,地梢瓜不同器官中的琥珀酸含量表现为叶根茎,而雀瓢则表现为叶茎根。(2)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地梢瓜和雀瓢叶、根中的琥珀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以中度干旱胁迫处理下最大。(3)地梢瓜和雀瓢叶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琥珀硫激酶(STK)、琥珀酸脱氢酶(SD)、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均在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下最大。(4)相关性分析表明,地梢瓜和雀瓢叶中琥珀酸含量与GABA和S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适度干旱胁迫能够促进地梢瓜和雀瓢琥珀酸的积累。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琥珀酸合成以三羧酸循环途径(TCA)为主,重度干旱胁迫下以γ-氨基丁酸代谢支路(GABA shunt)为主。  相似文献   
80.
河北是玉米生产大省,位于我国东北和黄淮两大玉米产区的交错地带,有发展玉米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无论春播区还是夏播区,年降水分布、光热条件、土质条件都极有利于玉米的生产。2005年以来,玉米年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266.7hm^2以上,其中夏播面积占到80%左右,可灌溉面积也在80%以上。冀中南平原夏播玉米区,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