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32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1513篇
林业   1299篇
农学   1010篇
基础科学   3526篇
  1812篇
综合类   8820篇
农作物   571篇
水产渔业   286篇
畜牧兽医   2264篇
园艺   830篇
植物保护   265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730篇
  2022年   862篇
  2021年   858篇
  2020年   855篇
  2019年   935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830篇
  2016年   937篇
  2015年   904篇
  2014年   1249篇
  2013年   1209篇
  2012年   1345篇
  2011年   1274篇
  2010年   1224篇
  2009年   1105篇
  2008年   1132篇
  2007年   950篇
  2006年   728篇
  2005年   574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为解决华北平原当前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水资源供求不平衡和氮肥残留过高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在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中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站设置了水氮优化措施下3种种植制度: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两年三熟制和春玉米一年一熟制轮作体系,2年的大田对比试验,以在同一水氮供应标准下对不同种植制度的产量和水氮效应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一年两熟制有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2年总产量为28 783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但耗水量过大,仍有27.1%的耗水需由地下水补充,氮肥利用效率仅为78 kg/(kg/hm^2),显著低于其他2种种植制度;一年一熟制减少了总耗水量,生育期内降雨满足可满足总耗水量的89.2%,但2年总产量仅为15 775 kg/hm^2,总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纯收入较一年两熟制分别减少27.3%、30.7%和57.2%,氮肥利用效率提高98.7%;两年三熟制产量为22 130 kg/hm^2,生育期内降雨量可满足总耗水量的80.4%,总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纯收入较一年两熟制分别减少12.0%、15.8%和21.9%,氮肥利用效率提高32.1%,能够兼顾粮食安全和环境效应,相对而言是较为理想的种植制度选择。本试验中硝态氮残留量受气候条件影响较为显著。春玉米的高产栽培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超声波提取红景天鞣质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钢明  何晓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67-3268,3271
[目的]对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Hook.f.etThoms.)H.Ohba]鞣质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红景天鞣质提取的工艺;采用干酪素法测定鞣质含量。[结果]红景天鞣质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70%丙酮溶剂,料液比为1∶10,超声功率为450 W,提取时间1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红景天鞣质提取率为5.17 mg/m。l[结论]该研究为红景天鞣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我国大菱鲆产业供销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户销售大菱鲆的"卖低不卖高"、经销商与养殖户口头协定后实际收购时违约都是其各自理性选择。基于博弈分析,文章给出了大菱鲆产业供应链整合方法,以提高产业效益和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提高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将灰色新陈代谢预测模型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相结合,提出PXGM(1,1)模型,并用该模型来预测阜新市参考作物腾发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简称PX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原有的灰色新陈代谢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该模型建模过程简单、适用性强,为参考作物腾发量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回流提取川楝子中川楝素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川楝子中川楝素溶剂回流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以川楝素含量作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川楝素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溶剂回流法的最佳条件:以甲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0 h,提取次数为2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川楝素提取率达1.344 9 mg/g。[结论]该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川楝素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对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L-10高毒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得到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淀粉3%,氮源B 0.50%,氮源C 0.75%,氮源D 4.00%,氮源G 1.00%.通过200 L和40 000 L发酵罐分别发酵,发酵液效价分别为379 ITU/mg和327 ITU/mg,发...  相似文献   
997.
王凯  田国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19-14320,14359
以河南省铜山风景区为研究范围,以RS和GIS为技术手段,利用景区Spot5卫星遥感数据,建立景观数据库。对铜山风景区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数量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现状特征,从而确定了研究区的景观格局优化主导思想:维持景区的现有结构,在有效保护和维持景区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对破碎度较高的人工景观类型适当调整。最后在该基础上提出景区宏观土地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98.
农业产业链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界定了产业链和农业产业链的内涵。从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方法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农业产业链运行的实证研究现状,分析了农业产业链整合管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9.
秸秆厌氧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批式厌氧消化技术和排水集气法,以沼液为启动菌源,在室内分别模拟中温条件下(35℃)不同长度和不同接种量的麦秆和玉米秆产气量、甲烷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结果显示,麦秸秆在长度<0.5cm、接种量为10%时产气量和产气质量达到最优;玉米秸秆在长度为0.5~1cm时产气量和产气质量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山东省沿海经济发达区农业用水的现状,在区域农业灌溉过程中输水工程采用多水源联网工程,建立分散水源联网调度的网络工程调控配水,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优化配置,提出不同时段的地表水、地下水调控量,提出各水源之间的调配方案,以便有限水资源满足各部分灌溉要求,提高灌溉水保证率。多水源联网网络工程的运行管理则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田间灌水机泵置于自动控制之下,实现分散水源集中控制,统一管理,科学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