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28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津奥啉诱导草地早熟禾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津奥啉(SC2053)化学杀雄剂诱导草地早熟禾雄性不育试验的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在生育期幼穗长0.5~1.2cm时分别喷施剂量为5ml/L,6ml/L和7ml/L的SC2053化学杀雄剂,山峰草地早熟禾雄性不育率分别为90%,94%和97%;公园草地早熟禾分别为98%,100%和100%;巴润草地早熟禾分别为95%,98.5%和100%。除在7ml/L的剂量下,巴润草地早熟禾的小穗数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外,3个供试品种在不同剂量下穗长与小穗数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2.
草地早熟禾牧草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新疆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牧草观测资料,对草地早熟禾牧草生长期、生长高度和产草量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开展牧业气象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3.
干旱胁迫对草地早熟禾抗旱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常用的6个草地早熟禾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探讨了各种生理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草地早熟禾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减少趋势,而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呈增加趋势.通过隶属函数分析,6个草地早熟禾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为蓝鸟>解放者>午夜>优异>优美>肯塔基.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青海草地早熟禾不同刈割强度下再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刈割高度与频度不同,牧草再生能力不同。低茬高频的刈割,即留茬高度5cm、刈割频度7天/次,青海草地早熟禾再生性达到最佳水平,产草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15.
为收集优良的草坪种质资源,对北京地区野生早熟禾属(Poa L.)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北京共有早熟禾属植物20种1个亚种,其中7个种及1个亚种为新分布,西部和北部山区早熟禾属植物物种分布较为丰富,尤其是东灵山、百花山、海坨山及喇叭沟门。从垂直分布看,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广布种,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均有分布。硬质早熟禾(Poasphondylodes Trin.)在低山区常见,其他物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 m以上的地区。通过研究23份来自不同居群的草地早熟禾花序特征,发现不同居群的花序性状间存在较大的变异,花序基部最短分枝长的变异最大,花序小穗数次之。  相似文献   
116.
早熟禾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早熟禾(Poa annua L.)籽实的萌发特性,研究了环境条件对其籽实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5 cm土层层积、室外5 cm土层浸水保存(水层1~2 cm)均可完全解除早熟禾籽实的休眠.早熟禾籽实在5~25 ℃温度范围内萌发率均为80%以上,对光照不敏感.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在水势为-0.6 Mpa时萌发被明显抑制.对盐胁迫和酸碱度具有较高的忍耐力,在pH值5~9之间和90%以上的籽实均能萌发.  相似文献   
117.
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未还田的要高,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比未还田处理的要低。在花后20天后,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旗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秸秆未还田的要高,并且增加的速度在加快;而POD活性、MDA含量均比秸秆未还田处理的要低,并且降低速度同时也在加快。秸秆还田可以维持较高的保护酶体系,减少膜的破坏。在产量结构及产量上,秸秆还田处理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明显比未还田处理的高,产量也有显著提高,比秸秆未还田处理高10.07%。因此,秸秆还田处理利于缓解旱地小麦旗叶的衰老,对旱地小麦的产量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18.
1小麦田间杂草发生特点 1.1单子叶杂草 日本看麦娘、中国看麦娘、野燕麦、芒草、早熟禾。 1.2双子叶杂草 主要危害的有,猪殃殃、繁缕、老鹳草、婆婆纳、大小巢菜、荠菜、野腊菜、泽漆、小棘等。  相似文献   
119.
冷暖  刘晓巍  张娜  许立新 《草业学报》2017,26(12):128-137
干旱是影响草地早熟禾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没有参考基因组的情况下, 为了揭示草地早熟禾在干旱处理下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本文采用了高通量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草地早熟禾的对照组(CK)与干旱处理组(D)进行转录组测序, 并对测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 进一步探究了草地早熟禾干旱应答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 在干旱处理下共检测到24465个差异表达的基因, 筛选后获得4143个上调基因和4415个下调基因, 共占差异表达基因总数的34.98%。经富集分析后得, 与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碳代谢以及ABA等相关的基因可以作为研究草地早熟禾干旱响应机制的主要研究对象。qRT-PCR分析表明, 随机选出的8个差异性表达基因的表达趋势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相一致。此外, 还候选了吲哚-3-甘油磷酸合成酶、蛋白磷酸酶、已糖激酶、钙结合蛋白、叶绿素a/b结合蛋白等基因作为与草地早熟禾干旱胁迫相关的应答候选基因, 为揭示草地早熟禾耐旱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0.
为研究青海扁茎早熟禾(BJ)在低温胁迫下活性氧积累、抗氧化酶防御与逆境相关基因表达的机制,以WY-2(草地早熟禾‘午夜2号')为对照,对这两种材料低温适应(10/5 ℃) 3 d和冷冻胁迫(-10 ℃) 24 h,测定了O2产生速率、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其抗氧化酶相关基因、冷胁迫相关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引起BJ和WY-2叶片内的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的增加,BJ活性氧的积累程度和MDA含量均低于WY-2;低温胁迫可导致BJ的SOD、APX和GR活性的降低,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只有APX活性表现为BJ高于WY-2,同时,BJ和WY-2叶片内的Cu/ZnSOD、CAT、APX和GR基因的表达量在低温胁迫后被明显的上调,且BJ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普遍高于WY-2;BJ叶片内的DREB2是下调表达的,ERF、DREB1、CSP和HSP基因在低温胁迫后均表现出明显的上调表达,且ERF、CSP和HSP的相对表达量高于WY-2。从而得出结论,扁茎早熟禾在低温胁迫时有害物质的积累低于午夜二号,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幅度,以及一些与冷胁迫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均大于午夜二号。这些物质合成和基因表达的差异可能共同导致扁茎早熟禾的高耐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