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154篇
  330篇
综合类   735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44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8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北方半干旱区的PDSI和SPI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才  王振亚  程媛华  刘晓帆  徐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78-2780,2856
以北方半干旱地区老哈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流域内及其周边15个气象站1957~2008年的长序列日观测资料,计算逐月的帕默尔干旱指标(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和不同时间尺度(1、3、6及12月)的标准化降水指标(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SPI)。结果表明,52年间分别有6段主要的湿润期和干旱期,持续时间都在1年以上,说明老哈河流域旱涝持续性较强。将不同时间尺度的SPI与PDSI进行对比发现,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SPI对干旱持续性的表现能力增强,12个月时间尺度的SPI与PDSI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82.
为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及应对燃烧化石能源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针对利用能源植物带来的粮价上涨和粮食安全问题,适应人多耕地少的国情,我国制定了"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原则。许多学者提出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作物。多数边际性土地过于零散,不利于能源作物大规模种植和收获、运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草原及荒草地。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能满足植物旺盛生长的水分需求。大规模集约化种植一年生能源作物,主要依靠灌溉,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与民争粮,与粮争地"一样威胁粮食安全,同时还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环境和生态问题,影响草原畜牧业发展,使牧民生活无靠,与现有的《草原法》等法律、法规相悖,且无异于"问题搬家"。本研究通过分析能源作物,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区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对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边际土地能源作物规模化种植准入政策建议,以期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近60a来玛纳斯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中以干旱区较为明显,而新疆是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方法]以中亚典型冰川融化区玛纳斯河流域为例,运用线性回归及Mann - 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分析其1956 ~2010年气温及降水资料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结果]近60a来玛纳斯河流域经历了一个增温趋湿的过程,增加幅度分别在0.44℃/10 a和12.6mm/10 a;春、夏、秋、冬四季增温幅度分别为0.50、0.21、0.52和0.52℃/10 a,降水倾向率分别为2.44、3.22、2.76和3.64 mm/10 a;趋势突变检验分析表明: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在1980s明显的增温过程,突变点在1989年,四季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95、1986、1996和1987年.年降水量突变也发生在1980s后期,四季降水量M-K检验表明秋冬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83和1997年,春夏没有发生突变.[结论]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及预测干旱区年际及季节气候变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以新疆3县812份问卷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影响农民采用农业技术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的制度安排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家庭非农收入比重的扩大能促进农业技术的应用,户主的文化程度对推广农业技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5.
千岛湖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及其演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所属山地天然森林群落中典型抽选15个群落进行群落结构与群落生态环境调查,运用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结合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将该地区主要天然森林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13个群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主要群落的演替趋势与保护利用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北也经历着同样的变暖趋势,尤其是在西北干旱区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等地的棉花种植区,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日益增多,但如何正确、合理的评价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已成为目前十分突出的科学和实际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是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筛选了几类重要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小麦生长发育、种植结构、 地理分布、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病虫害气象指标等,这些指标的选择为科学评价小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7.
2013年夏季,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多次出现极端降水事件,引发气象灾害.为探寻其特征及成因,选择“6·30”、“7·14”两次典型极端降水事件,从天气尺度系统、中尺度对流系统、热力动力条件、水汽来源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6 · 30”暴雨是华北小高压前的切变线产生;“7·14”暴雨是“北槽南涡”与台风北上共同作用的结果.②两次暴雨都是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S)发展的结果.“6·30”暴雨突发性强,具有局地特点;“7·14”暴雨具有列车效应,持续时间长.③两次暴雨水汽来源不同.“6·30”暴雨水汽来源于南海;“7.14”暴雨是“北槽南涡”加上远距离台风输送的结果.④“6·30”暴雨是高压切变线西侧干、东侧湿,在锋区附近产生上升运动促发不稳定能量释放;高空“干侵入”是“7·14”暴雨的促发机制.⑤东亚夏季风偏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北,是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事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干旱区矿区不同立地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的自然或人工植被恢复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途径。通过室外萌发法对金昌镍铜矿区7种不同立地生境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表明:该区域土壤中物种丰富度较高,包括16科47属,共56种植物,分别为:藜科(Chenopodiace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柽柳科(Tamaricaceae)、苋科(Amaranthaceae)、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豆科(Leguminosae)、十字花科(Cruciferae)、车前科(Plantaginaceae)、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蒺藜科(Zygophyllaceae)、莎草科(Cype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蔷薇科(Rosaceae)、茄科(Solanaceae);植物组成以一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89.3%),多年生草本植物次之(7.54%),灌木种最少(2.59%)。土壤种子平均储量412粒·m~(-2),不同立地类型土壤种子库储量差异显著,与其他荒漠地区比较,土壤种子库储量偏低;土壤种子库物种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新尾矿周边自然植被区龙首矿自然植被区龙首矿开采废弃地供暖公司柽柳林地。  相似文献   
89.
土壤作为植物的重要"营养库",可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其理化性质对林木生长起着重要作用。植物根系在从土壤中吸取营养的同时,又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将养分归还给土壤,植物与土壤之间形成了一个具有周期性的生物循环。敖汉旗位于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是我国最典型的土地沙漠化区域。1978年被国家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旗,但由于造林技术落后、树种选择不合理和抚育管理方式粗放,从而形成了大面积的低产林,其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90.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结合本地枸杞生长特性,总结出宁杞7号苗木栽植,定型修建、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