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10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程云 《植物医生》2006,19(6):20-20
近年来铜仁地区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枣树种植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到现在的成片种植,全区大约种植13.3hm^2,但各地枣区不同程度地受到枣疯病的危害,已成为枣树的毁灭性病害,造成枣树大量减产,甚至毁灭整片枣林。据调查,一般发病株率6%左右,重病区10%~40%。  相似文献   
252.
对不同抗性枣品种组培苗嫁接接种前后叶片内源激素含量进行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枣各抗病品种比敏感品种内源游离IAA含量水平高,不同抗性的枣品种接种病原后较健康对照含量低,且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枣敏感品种内源ZT含量水平高于抗病品种,且有至少5%差异水平。接种后较接种前内源ZT含量水平提高,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53.
枣疯病是由植原体引起的,是枣树生产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侵染性病害。多点调查表明,枣疯病在河南省中牟县部分果园发生普遍,危害较重。在综防对策上,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重视科学建园、加强检疫、田间管理、病树治疗等多种措施的配套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传毒昆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254.
肖京  杨艳荣  赵锦  刘孟军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3):4977-4984
【目的】揭示骏枣品种内枣疯病抗性多样性,筛选高抗枣疯病的骏枣株系。【方法】以骏枣的16个株系为试材,通过田间调查和PCR检测,研究不同株系在嫁接侵染枣疯病后的症状表现和病原侵染情况;利用“合成-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原则,对不同株系果实的相对含水率、单果重、可食率、果形指数、Vc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AFLP技术对不同株系进行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不同株系对枣疯病抗性表现出显著差异,可分为感病型、延迟感病型、延迟抗病型和抗病型4种类型,T15、J2、J5、J8这4个骏枣株系高抗枣疯病,其中,T15、J5和J8的果实综合性状在骏枣株系中亦居于较高水平;进一步的AFLP分析发现,不同抗性类型间在基因组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筛选出了4个抗枣疯病骏枣株系,其中3个株系果实综合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255.
信息荟萃     
《农村新技术》2006,(7):56-57
浙江育出抗病番茄新品种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杨悦俭研究员经10年研究,育成能有效抵抗叶霉病、青枯病的3个番茄新品种: “浙粉200”、“浙杂203”和“浙杂  相似文献   
256.
为了解枣疯病植原体的分子特征,明确植原体的致病机理及其与寄主的互作关系,以枣疯病组培苗为材料,利用差速离心结合脉冲电泳分离枣疯病植原体DNA。结果表明:感病组培苗在16002200 kb之间出现一条明亮的条带,而健康组培苗没有,回收后经PCR检测,证明该目的条带是植原体DNA,实时定量PCR的分离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能有效地将植原体基因组和植物基因组分离。  相似文献   
257.
258.
枣疯病(jujube witches’-broom, JWB)俗称枣树的“癌症”,是由枣疯病植原体导致的侵染性病害,给我国的枣栽培与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对枣疯病植原体增殖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枣疯病的有效防治。为获得枣疯病植原体胸苷激酶基因(tdk),利用PCR方法扩增该基因并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76 bp,编码191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量为21.76 ku。序列分析和预测表明,该蛋白质为植原体细胞质中性质相对稳定的亲水蛋白质。遗传距离和进化树分析显示,植原体tdk基因比其16S rDNA基因的保守程度低,tdk基因和16S rDNA基因序列的进化树高度相似,表明tdk基因适于植原体分子分类。为获得枣疯病植原体TDK蛋白,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JWB-Heze-tdk;在诱导条件为0.1 mmol·L-1 IPTG、20℃、140 r·min-1时,该原核表达载体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菌株中可表达出大量可溶性的N端融合了6×His标签的JWB-Heze TDK蛋白;利用Ni-I...  相似文献   
259.
从彬县、佳县和清涧县采集的枣树苗、酸枣苗、枣树昆虫样品中提取总核酸,克隆与测序。结果表明,陕西彬县、佳县和清涧县3个枣区的枣疯病(JWB)植原体16S rDNA基因大小为1.2kb,基因序列基本一致,为同一个种,JWB和酸枣(WJWB)植原体16SrDNA的亲缘关系达到99.9%。由于JWB与16S rⅤ组B亚组成员榆树黄化(Elm yellows, EY)和悬钩子丛枝病(Rubuswitches’broom,RuS)的同源性分别是98.5%和98.3%。因此,JWB归属于植原体16S rⅤ组B亚组。PCR检测苗木结果显示,市场上的枣树苗带病较多,以佳县枣树苗的带病率最高,达到7.69%,彬县带病率最低,为4.35%;清涧县酸枣苗的带病率最高,达到19.05%。对枣疯病品种抗病性调查结果显示,‘婆枣’发病率较高(25.32%),‘晋枣’发病率最低(11.18%)。对在彬县与佳县枣园采集的中华拟菱纹叶蝉(Hishimonoides chinensis)、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和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用PCR检测带毒情况,结果显示,只有中华拟菱纹叶蝉和凹缘菱纹叶蝉携带枣疯病植原体,说明这两种叶蝉是陕西的枣疯病的媒介昆虫。在温室内,采用菟丝子和嫁接方式,能够传播枣疯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