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95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689篇
农作物   30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1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对山东茶区茶树栽培、假眼小绿叶蝉发生规律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当地综合防治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2.
23.
对一株具有药用潜力的蝉白僵菌分生孢子粉的破壁方法进行研究和试验,通过冷冻、液氮处理以及沸水、高温处理,比较破壁率。结果表明:在0.01%的吐温悬浮体系下,通过液氮和高温处理的孢子粉其破壁率最佳,最大破壁率达到91%,远高于其他破壁方法。  相似文献   
24.
官发松 《福建茶叶》2015,37(1):48-49
<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茶产业面临诸多新形势新挑战。一是产能过剩。2000年全国茶园面积为1347万亩,2013年为3869万亩,平均每年新增190多万亩。2013年我国茶面积3869万亩,同比增加253.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917.6万亩,同比增加227.3万亩,增8.4%。茶叶产量189万吨,同比增加11.5万吨,增6.5%。  相似文献   
25.
从蝉的生物习性、形态特征、为害症状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防治对策,为防治蝉为害柑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6.
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对除蛋白、脱色、透析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期提高蝉拟青霉多糖的纯化工艺水平。结果显示:以木瓜蛋白酶提取液,Sevag法脱蛋白2次基本除蛋白完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效果最好,在p H为7、温度25℃、4mg/m L上样液浓度、2m L/min上样速度;透析时间为72h的纯化条件下,纯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7.
正山茶是我国传统观赏花卉,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为广大花木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山茶也是病虫害种群众多、危害严重的花木,笔者在浙江地区观察到30余种。病害腐烂病山茶腐烂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受害苗木2~3年内将枯死,是目前种植山茶危害性最大的病害之一。该病在不同茶花种类有高度的选择性,同一地块的‘红露珍’可能因病全军覆  相似文献   
28.
进行数字化标准色板与普通板诱杀茶园假眼小绿叶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数字化标准色板(以下简称黄板)比普通色板(以下简称绿板)的诱杀虫口数效果明显,试验1 d后黄板比绿板的诱杀虫口量多21.5%,试验3 d后黄板比绿板多63.0%,试验7 d后黄板比绿板多122.0%,试验14 d后黄板比绿板多134.8%,而且对茶叶没有农残。因此,建议在茶园中推广使用数字化标准色板防治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29.
以野生蝉花菌种为试材,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微量营养和pH对野生蝉花菌种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人工栽培蝉花提供优质种源。结果表明:将野生蝉花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19℃,转速120r·min-1恒温振荡摇床内培养,蝉花菌种的最适液体培养基组分为可溶性淀粉20g,奶粉1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1g,维生素B1210片,水1 000mL,最适pH 5.0~6.0。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普安县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害虫发生规律,于2020年6~12月,利用黄板法对普安县茶园的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9 990头昆虫,隶属于12目53科83种,其中益虫1 188头(占11.9%),隶属6目12科25种,害虫8 902头(占89.1%),隶属8目43科58种;昆虫营养结构上,以植食性昆虫(47种,占50.6%)种类及数量最高,杂食性昆虫(3种,占2.2%)相对较少;茶园昆虫多样性夏季高于秋冬季。普安县茶园害虫主要包括小贯小绿叶蝉(占17.0%)、茶树茶二叉蚜(占9.1%)和榆蓝叶甲(占3.0%)等3种;小贯小绿叶蝉常年保持较高的虫口数,6月和10月为虫害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