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林业   5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62.
陕南栎类资源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沦述了陕南栎林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即食用菌、天麻、木材、木炭生产及薪柴消耗状况,分析了栎林资源大幅度超伐的现实及产生超伐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经营利用栎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国外栎树上新爆发的两种毁灭性病害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近年来 ,由于全球气候转暖 ,森林树种不断纯化 ,加上一部分危险性有害生物远距离传播、扩散 ,导致许多森林病虫害在局部地区大规模地爆发流行 ,造成严重地经济损失 ,同时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日本栎枯死病、美国栎猝死病就是新近出现的两种林木毁灭性病害。1 国外发生概况1 .1 栎枯死病在日本被称为“第二松材线虫病” ,欧洲称之为“栎树真菌病”。病害由“栎树菌”引起 ,其具体的属名和种名目前尚未确定。从日本的危害情况来看 ,受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山形 -新泻北部、新泻中南部、滋贺 -福井-石川地区、京都 -兵库 -鸟取地区等 4个区域。…  相似文献   
64.
吴品珊  巫燕  严进  廖太林 《植物检疫》2007,21(5):281-284
根据栎树猝死病菌的形态学、生物学培养性状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确立了检疫鉴定栎树猝死病菌的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5.
天然蒙古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夏铭  周晓峰  赵士洞 《林业科学》2001,37(5):126-133
蒙古栎 (QuercusmongolicaFisch)为壳斗科、栎属植物 ,主要分布区包括中国的华北、东北、内蒙古东部 ,朝鲜半岛 ,俄罗斯远东和蒙古的连续分布区及日本桦太、北海道的间断分布区 (吴晓春 ,1 993)。蒙古栎是我国东北的典型植被类型———红松阔叶林的主要伴生树种之一 ,同时在红松林被干扰破坏后是形成次生阔叶林面积较大的主要树种 ,也是分布区超过北纬 45°的唯一栎属植物。近年来 ,蒙古栎的分布区和群体数量呈扩张趋势 ,其原因除人为干扰外 ,可能涉及气候变化、物种特性、种内遗传多样性、种间互作等等。对蒙古栎群体…  相似文献   
66.
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人工栽培杨树替代生长缓慢的栓皮栎作为天麻菌材的适宜树种,从而解决天麻种植消耗大量天然林资源的难题。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色叶乔木6种重要或危险性有害生物。栎树突死病和栎树枯死病是欧美、日本等国家的重要栎树病害,已造成大面积植物死亡,是极其严重的危险性病害;七叶树流胶性溃疡病和七叶树大斑病主要危害七叶树;葡萄座腔菌溃疡病引起北美红栎,连香树等多种植物溃疡病,可导致多种植物死亡。同时研究了上海地区进口色叶乔木引种基地的主要有害生物及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68.
根据栎舞毒蛾生物学特性,利用生物制剂在室内和野外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防治试验中,2.5%三苦素800倍稀释液效果最好,Bt次之,白僵菌效果不明显;在野外防治试验中,2.5%三苦素800倍、1 2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而Bt 800倍、1 200倍液明显低于室内试验防治效果。桦树树干基部喷药防治方法与栎树树冠喷雾相比较,用药量少且防治效果高于树冠喷雾防治,但树干基部法必须在初孵幼虫大量孵化并开始上树时进行喷药防治。  相似文献   
69.
栎树不仅是我国优良的园林景观树种,其还具备多种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为更充分掌握栎树育苗成活情况,研究不同播种技术对栎树育苗的影响。分别以从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引进的北美红栎、柳叶栎和我国本土的麻栎作为试验对象,通过对栎树种子进行处理、催芽,以及对轻基质网袋容器进行处理后,分别使用轻基质网袋再移栽播种育苗、沙池播种育苗、苗圃地播种育苗三种播种方式分别对不同品种栎树进行播种,并分析不同播种技术对栎树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我国本土麻栎在不同播种方式下出苗率最高,使用轻基质网袋再移栽播种育苗方式可保障不同品种栎树出苗率数值最高;使用苗圃地播种育苗方式播种的不同品种栎树,其地径数值最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构建栎属Quercus单木生长模型,分析栎树生长特征,为栎属植物质量精准提升、结构优化与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汇总整理栎属3个树种(槲栎Q. aliena、麻栎Q. acutissima、栓皮栎Q. variabilis)解析木各阶段生长量信息,分析栎树单木树高、材积、胸径生长特征;选取4个理论生长方程、1个经验方程及3个胸径处树皮厚度方程拟合并检验栎树单木的树高、材积、胸径与树皮厚度,优选出适应性最强、稳定性最高的模型。【结果】(1)各栎树单木生长过程符合一般林木生长规律:在前40~50 a树高与胸径生长速度较快,之后随着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的降低逐渐减小;材积各生长量始终保持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2)栎树模型拟合结果为:树高拟合最优模型多为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材积拟合最优模型多为坎派兹(Compertz)模型,胸径拟合最优模型多为修正威布尔(Weibull modified)模型。(3)气候对栎树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气候差异导致山西省和河南省槲栎生长发生明显差异。(4)树皮厚度拟合最优模型为双对数模型和二元一次线性模型。【结论】树高模型对栎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