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林业   151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5篇
  46篇
综合类   624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为了解巨人工林对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了1~10 a生巨人工林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量.结果显示,土壤细菌在土壤微生物类群中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数量最低,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偶尔出现逆向分布;各微生物类群及微生物数量呈现1~4 a降低,而后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  相似文献   
32.
通过土壤和新梢的测试分析,确定巨尾生理性缺硼症除表现为“新梢畸形、上部枝条呈丛枝状,树皮爆裂、叶脉变粗”外,还可因同时缺锌表现为“主梢基部膨大,顶梢枯死,新梢韧皮部疏松、褐变”等症状。采用沟施硼砂(20g.株-1)或喷施0.1%硼酸溶液进行防治,效果良好,在定植前下基肥时补充硼砂(15g.株-1)和硫酸锌(10g.株-1)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海南不同龄组树纸浆林的生长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相关性,探索其在树生长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规律,旨在为树纸浆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个不同龄组尾细人工林的70个标准样地和分布其中的灌草样方进行调查取样,通过方差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龄组的生长指标、土壤因子和多样...  相似文献   
34.
试验用漂白剂、酸性染料和其他化学药剂,采用单纯漂白、单纯染色、先漂白再染色和化学着色等4种不同的方案对人工林树木材进行材色改良处理研究.结果发现:单纯漂白可获得一定的材色改良效果;硫化物类、过硫酸铵类的药剂配方漂白效果不明显;硼氢化钠类的药剂配方可得到一定的漂白效果;双氧水类、次氯酸钠类的药剂配方可得到很好的漂白效果.单纯染色比较难获得好的材色处理效果.采用先漂白后染色的方法,获得的材色过于鲜艳.采用化学着色的方法,可获得较理想的材色改良效果;草酸类药剂配方着色效果明显,可消除材色缺陷,根据不同的配方和处理工艺可获得从浅粉红色到红棕色的色调;用双氧水做活性剂,引入带发色团的化学药剂,材色改良效果明显,通过调整配方药品的浓度和处理工艺可获得从浅黄色到橙黄色的不同色调和较佳的材质.  相似文献   
35.
以澳大利亚引种的47个大花序半同胞家系的苗期生长表现为研究对象,通过苗期测定筛选苗期生长性状表现好的家系。结果表明,大花序家系苗高和地径性状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筛选了4个优良半同胞家系;苗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97和0.95;苗高和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苗高和地径的遗传系数分别为28.61%和28.18%;引种家系间变异丰富,具有较大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36.
巨桉人工林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分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选择3年生巨纯林、巨+粮食作物、巨+果树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农耕地作为对照,运用标准化平均质量直径及分形理论,分析不同巨人工林下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分形维数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地模式下,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的变化顺序为农耕地>林粮>巨纯林>林果,农耕地与不同林地模式下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差异显著,农耕地在退耕成巨人工林后不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3种林地模式与农耕地比较有效磷、容重差异显著,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林地覆盖增强了土壤的紧实度;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土壤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为大团聚体的含量,而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分形维数与<0.25mm团聚体含量、容重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1~2mm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越小,土壤大团聚体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越强;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值能反映土壤性质的变化,通过对土壤分形维数特征的研究可以定量揭示不同巨模式下土壤质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巨尾木屑配方对7种毛木耳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巨尾木屑栽培基质中,与对照菌株‘漳耳43-28’相比,新菌株43012和杂10菌丝长势好,污染率低,产量高,营养品质好,可以在福建等地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38.
运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方法,对接种不同益生菌的3.5年生巨尾‘广林9号’人工林进行标准地生长因子调查,并分析经济效益,探讨接种益生菌对巨尾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接种益生菌N1、P1、40K的巨尾造林3.5年后,胸径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5.3%、9.8%、24.7%;树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9.1%、15.0%、15.0%;林木单株材积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3.4%、35.7%、70.9%。从经济效益指标看,接种益生菌的巨尾在投资利润率、利税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4个指标分别高出对照12.8以上、7.0%以上、47.3%以上、21.9%以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接种益生菌的巨尾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量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增长效果明显,其中以接种益生菌40K的巨尾获利最大,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3.5年生尾叶种群密度与胸径、树高、立木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及冠幅的作用规律和相关模型。结果表明,密度与林分蓄积量之间呈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而密度与胸径、立木单株材积、树冠幅等各生长因子之间呈紧密的负相关关系;密度对树高生长的影响不显著。根据冠幅与胸径相关的回归方程,应对目前生产中常用造林密度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40.
对8年生巨种源家系试验林的调查分析表明,巨种源、家系间在生长性状和耐寒能力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且这些性状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巨主干通直度、分枝度在种源家系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树皮厚度、树皮百分率、木材密度和红心材比率在种源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木材密度和红心材比率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力。通过综合指数选择法,选出了优良速生、耐寒家系和单株,并率先选择了速生、耐寒且木材品质好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