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74篇
  133篇
综合类   629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62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吴勇  刘晓静  蔺芳  童长春 《草业学报》2020,29(9):94-105
为科学准确地评判河西走廊苜蓿主产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中施肥措施对其产品质量及生产收益的影响,本研究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2016、2017年2年田间试验,以该区域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平衡施肥推荐方案(N 103.5 kg·hm-2、P2O5 105 kg·hm-2、K2O 90 kg·hm-2)为对照,探讨了不施肥及3种不完全施肥(缺氮偏施、缺磷偏施、缺钾偏施)处理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措施各处理均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蛋白总量,降低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提高了相对饲用价值,从而改善了紫花苜蓿品质,并有效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氮、磷、钾平衡施肥相比,各偏肥处理的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低于平衡施肥,尤以缺磷偏施的降幅最大,2016、2017年2年的产量和蛋白总量降幅分别达到25.9%、25.7%和33.4%、33.1%。因此,磷是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养分限制因子,氮、磷、钾对该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影响顺序为:磷>氮>钾。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出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的施肥效应为氮、磷、钾平衡施肥的经济效益最优,为DEA有效;不完全施肥的3个评价单元及不施肥评价单元为DEA无效,其中,不施肥经济效益最低,3个不完全施肥评价单元中的缺磷偏肥的紫花苜蓿经济效益比缺氮偏肥和缺钾偏肥更低;另外还以DEA模型推算出不同施肥措施下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经济效益改进的具体方案,其中,不施肥的紫花苜蓿饲草生产需调整的幅度最大,调整额度达10678.88 CNY·hm-2,各施肥措施需调整的幅度排序为:不施肥>缺磷偏施>缺氮偏施>缺钾偏施。  相似文献   
22.
为阐明湘桂走廊白背飞虱早期虫源及大气背景在其北迁过程中的影响,利用HYSPLIT软件模拟白背飞虱灾变性迁入高峰期、始见期后向轨迹,分别从个性及共性角度,分析湘桂走廊白背飞虱主要虫源地及其灾变大气背景。结果表明:(1)1991—2014年湘桂走廊白背飞虱的迁入始见期、首次迁入高峰期分别为0.9 d/10 a、1.6 d/10 a;(2)西南路径是湘桂走廊白背飞虱初始虫源迁入的主要路径,永福站、兴安站和全州站虫源西南路径占比分别为54%、50%、72%;(3)中南半岛白背飞虱借助微弱上升气流完成起飞,850 hPa高度上的强劲的西南气流、丰富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其北迁,降水是白背飞虱降落的重要大气动力机制。研究结果为白背飞虱的异地监测及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在玉门黄花农场通过对紫花苜蓿的适时刈割期进行研究,综合考虑刈割时期对紫花苜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确定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的最佳刈割时期为孕蕾期至初花期。  相似文献   
24.
苗发平 《云南农业》2011,(12):45-46
通海县河西镇畜牧业以生猪、蛋鸡养殖为主,牛羊养殖为补充。结合河西镇畜牧业生产现状,分析和查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4个品种的3个不同级别种薯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原种产量较原原种高5%~40%;但与一级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原种较缺少情况下,可以用一级种作为种薯使用。原原种、原种几乎不感染卷叶病和花叶病,晚疫病感染也相对较少,但随着种薯级别的增加,病害逐渐加重。甘肃河西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上,可以将三级种薯体系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26.
杜娟 《农业工程》2020,10(3):106-111
戈壁与沙漠同属于荒漠土地类型,其植物生长互相交叉。为揭示戈壁植物与沙漠植物的差异,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运用戈壁调查资料和沙漠调查资料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戈壁分布的有15个科47种,其中以藜科、蒺藜科、豆科和菊科较多。典型戈壁植物主要有红砂、骆驼刺、戈壁藜、珍珠猪毛菜、松叶猪毛菜和膜果麻黄等。戈壁植物与沙漠植物的区别:典型戈壁植物的垂直根系十分发达,水平根系相对较弱,且一般不具备根蘖能力;典型沙漠植物的水平根系十分发达,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根蘖能力,且喜欢风蚀沙埋,沙埋后能产生不定根,风蚀的根茎可产生枝叶。该文不仅为研究荒漠植物的土壤生态类型和植物的迁地保护以及引种驯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在荒漠植被保护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仁用杏适应性强,耐寒、耐旱,适宜于干旱山区栽培。为了提高仁用杏的产量和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将山区仁用杏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甘肃河西冷凉灌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立了加工型马铃薯基地100万亩,需要脱毒马铃薯原原种5000万粒。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用蛭石做栽培基质,用营养液提供营养。由于蛭石价格昂贵,成本高,制约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大面积繁殖。因此,研制和开发廉价型栽培基质成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栽培基质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用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和消毒杀菌理论,用沙子、牛粪代替成本高的蛭石,用多功能专用肥替代传统的营养液,用消毒杀菌剂替代锅炉高温消毒,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现将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9.
研究蜜蜂授粉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影响,通过紫花苜蓿蜜蜂授粉区和两级对照区在青饲产量、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方面的大田试验,发现通过蜜蜂授粉后的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千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滨河西路南延配套绿化工程设计理念、绿化原则、绿化目标、总体布局规划、绿化树种等,并进行了效益评价。该项工程建设能给太原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