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142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127篇
综合类   81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海寨林场混交林营造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寨林场的自然条件和现有林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营造混交林的指导思想,同时详细介绍了林场营造混交林的思路、技术及应用,最后总结了林场营造混交林的历程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2.
调查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以及林下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建柏与杉木混交后,两树种生长良好。建柏的胸径、树高、单株平均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13.6%、123.2%、144.1%;杉木的胸径、树高、单株平均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37.5%、128.6%、221.1%。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中0~20 cm土层大于0.25㎜水稳性团聚体高出9.01%;结构体破坏率低13.82%;有机质和水解性N含量分别提高0.452%和18.1 mg/kg;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高1.09%、1.11%、1.13%;土壤容重低0.067 g/cm^3;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高3.00%、3.50%、2.04%。混交林40 cm土层含水量也比纯林大155 t/hm^2,大大提高了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83.
杉阔混交林地土壤肥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营造杉阔混交林是改良杉木林地土壤肥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的重要途径。综述了我国营造杉阔混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土壤养分循环、土壤养分贮量和供应状况的影响,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84.
不同阔叶树种和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阔叶树种和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阔叶树种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表现为南酸枣 >马褂木 >杂种马褂木 >桤木 >观光木 >木荷。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以杜英刺楸混交林模式的生长状况最好 ;在 3种杉阔混交林模式中 ,桤木与杉木混交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 ,种间关系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85.
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Lamb Carr)和冷杉(Abies fabri Mast Craib)分别是我国北方和西南高海拔地区的主要用材林栽培树种。过去,冷杉都是纯林或与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混交栽植。凉山州美姑县从1989年开始在洪溪林场利用冷杉与落叶松混交造林取得成功。通过14年的观察试验研究,发现冷杉与落  相似文献   
86.
人工促进马尾松毛竹混交林混交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由于毛竹扩鞭形成的马尾松毛竹混交林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松竹混交林中马尾松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其林分蓄积量是马尾松纯林的2.34倍;松竹混交林中毛竹的平均胸径与单株生物量均高于毛竹纯林,且竹材的质量明显好于毛竹纯林,表明松竹混交经营能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松竹混交经营能够改善林地生态与环境质量,与毛竹和马尾松纯林相比,松竹混交林土壤供肥能力较强,且林地土壤疏松多孔,并持蓄了充沛的水分,这不仅为松、竹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同时也增强了林分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87.
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林分结构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林分生长、径阶分布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 :马尾松与木荷以 2∶1比例行状混交 ,马尾松生长快 ,林分各径阶呈正态分布 ,林分生产力高、结构稳定。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不仅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性 ,促进土壤良好结构形成 ,而且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改善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88.
典型选样调查测定,分析马尾松、大头茶常绿针阔混交林的森林特征、种群结构、林分结构、生物量结构及生态功能。结果表明:1.该混交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前一阶段的过渡性森林类型,在干扰状态下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2.复层、异龄现象是该混交林的主要特征。建群种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间营养面积,发挥了林地的生产潜力。叶面积指数达6.86~8.83,林分木材蓄积量达160~222m~3/ha,林分总生物量达114~163t/h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达105~154t/ha。光照充足的林下,草本层生物量可达2.5t/ha,对庇护地表起到了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而调节林冠密度,可控制或促进草本层生物量的增长。3.此种混交林改善了森林立地的蓄水功能和贮水方式。林地土壤最大贮水量达2645~4100t/ha,降水贮存量达565~1256t/ha,林地枯枝落叶层饱和持水量达4589~8702kg/ha。该类型达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兼顾,可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山地各类工程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红豆树杉木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三明莘口教学林场的 33年生红豆树和 31年生的杉木混交试验林的研究结果表明 :先种生长较慢的红豆树 ,后种杉木 ,缓和了种间关系 ,长期生长稳定 ,取得良好的效果。混交林平均蓄积量高达 474 5 4m3 ·hm-2 ,是红豆树纯林的 2 3倍。3种混交比例 ,以红豆树∶杉木为 1∶2的林分蓄积量最高 ;2∶1的林分蓄积量最低 ,但红豆树的蓄积量却最高。混交林中的红豆树平均树高、胸径明显大于红豆树纯林 ,而冠幅小于纯林 ,树干分叉高度大于纯林 ,说明红豆树杉木混交林能明显促进红豆树生长 ,并长成优质良材  相似文献   
90.
毛竹与肉桂混交造林和裸地种竹对比试验表明两种造林模式的母竹成活率均在80%以上;混交林母竹成活率、母竹当年出新竹的频率分别比裸地种竹高8%、9.7%;新竹发生株数、高度、冠幅、枝盘数、平均竹鞭数、竹鞭长度、平均鞭径、平均鞭幅等混交造林明显大于裸地种竹,而1 m长竹鞭节数、竹鞭分布深度则是混交造林小于裸地种竹;同时混交后,肉桂第3年树高就达到1.74 m,胸径3.2 cm,优于肉桂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