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142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7篇
  127篇
综合类   81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油松、辽东栎混交林中生化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了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混交林中的生化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松、辽东栎纯林及松栎混交林下的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及表层土壤水浸液对油松及其它植物的种子发芽和幼苗胚根、幼茎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一般在高浓度下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低浓度下作用不显著或起促进作用。其中辽东栎枯落叶水浸液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混交林中枯落叶的抑制作用有所下降。说明在某些条件(干旱、混交比例和混交方式不当)下,两树种混交可引起林地生化他感物质富积,从而导致油松生长不良,林地生产力下降。解释了实际林地的现象,为营造松栎混交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湘中丘陵区石栎(Lithocarpusglaber(Thunb.)Nakai)混交林群落调查.利用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相应的均匀度和种间相遇机率.对其群落物种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湘中丘陵区石栎混交林群落乔木层与下木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84和3.197;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24和0.814;种间相遇机率分别为0.625和0.814;均匀度分别为45.80%和63.94%.乔木层第Ⅰ亚层多样性指数低于第Ⅱ亚层;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相似文献   
93.
世界各地森林资源的变迁,大都经历了从天然林逐步走向以人工林为主的历史,我国也不例外。天然林大都是混交林。而发展人工林,由于人们片面地追求某一树种的较高经济效益,并受当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以及营造混交林操作不便等多种原因,往往使造林的树种单一,导致人工纯林的出现并日益增多。由于纯林带来的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种种弊端日趋明显,营造混交林就成为林业生产上一个突出的问题。起初,全球只有少数国家开始营造混交林;在我国北方,营造杨树、油松与刺槐或沙棘等混交林的历史也不过七十  相似文献   
94.
95.
在研究杉木,檫树光合特性的基础上,分别对杉,檫网状混交林及其纯林的光合生产力进行了探讨。林分的物质生产结构,尤其是光合系统中的叶面积密度,叶面积指数及叶的年龄结构,与林分的光合生产力关系最为密切;它们还直接影响林分的光能分布。林分的光合生产力以混交林最高,檫树纯林最低。在混交林内,光合生产力以檫树最高,檫树近旁的第1行杉木最低。在林分或单株标准木范围内,光合生产力与林地生产力在a=0.05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96.
混交林的多样性及其光肩星天牛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DTV技术和理论 ,采用丰富度指数DMa、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 及随林分中抗虫或感虫木比率由高到低变化时林分多样性指数累加值DV,分析人工混交林的多样性测度阈值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率的关系。研究表明 ,多树种的人工混交林具有明显的抵抗蛀干害虫为害的能力 ,但混交林的抗虫力与所选配树种的抗性、抗性树种在混交林中所占的比率有关。当给定混交林分的树种数后 ,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率PZ 与林分的多样性指数累加值DV 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 ;该模型中的系数a是林分本身的多样性测度值的起始位置 ,随树种数的增多a值具有稳定的增长规律 ;系数rm 的新意是混交林分对光肩星天牛扩大危害的阻力、即潜在的抗虫能力 ,rm 随林分中树种数的增多具有显著增大的趋势。林分的最大多样性测度值KDMa 、Kh、KJsw 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在 4~7个树种组成的系列混交林内 ,林分的多样性测度阈值DTV随树种数的增加而增高 ,但被害率极值Lvp反而降低。上述规律的意义还在于 ,随混交林中树种数的增加 ,设计或改造现有感虫林时选择树种的余地也增大。  相似文献   
97.
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苗雅杰  殷秀琴 《林业科学》2005,41(2):204-209
红松 (Pinuskoraiensis)阔叶混交林是我国温带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 ,对于红松阔叶混交林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主要侧重于植被、鸟类、兽类及微生物等方面 ,关于土壤动物的研究很少。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担负着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任务 (张荣祖等 ,1980 ;路有成等 ,1994 ;Lodgeetal .,1994 ;傅必谦等 ,2 0 0 2 ) ,它们的组成、数量及动态变化等都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 (北右三 ,1977)。笔者对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士壤动物群落进行 2年的研究 ,目的在于探讨土壤动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特征及与环…  相似文献   
98.
林地建设在生态经济小区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梨树村、民兴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村级生态经济小区规划中,现有林地的改造及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9.
太行山区绿化工程是国家大型林业生态工程之一.1986~2005年林业工程建设20年间,全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1.8%提高到25.6%,这对改善太行山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程建设存在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乔木林多、灌木林少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混交造林的技术推广不力,伴生树种育苗研究不到位,重视提高造林成活率,忽视树种的合理配置.为了建设比较稳定的太行山区森林生态系统,依照近自然林业的理论,必须大面积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为此,根据太行山区植被演替现存的稳定群落结构及近年来混交造林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太行山区混交林伴生树种选择的三大原则,适用树种及3种混交林模式,提出了实行混交造林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0.
长白山过伐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经营过伐林,使其保持好的林分结构,是林分生态系统在经营情况下正向演替和产生较高效益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用捡查法经营情况下的林分连续14a的结构状况及变化,认为十几年的检查法经营实验,调整和改善了林分的径阶和蓄积结构,林分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