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2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林业   1911篇
农学   254篇
基础科学   87篇
  711篇
综合类   2666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283篇
畜牧兽医   1170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20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研究了河北省太行山刺槐种群乔木层生物量、各组分量及种群密度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刺槐种群自人工造林伊始,其种群总生物量、各组分量、种群密度(断面积表示)即表现出速增性,约至12a生达到峰值,基本符合Logistic规律。此后随个体间竞争的加剧,自疏作用加强,种群呈不稳定状态,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下降,由一个同龄纯林逐渐趋向于具有多代个体年龄结构稳定的群体,并使种群生物量回复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本文还建立了生物量及各组分量与种群年龄、密度的相关模型,及W~f(A,G,H)多元线性回归议程。  相似文献   
33.
刺槐单株生物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420株刺槐生物量及23株树干解析资料,应用灰色Verhulst模型,对太行山坡地刺槐林单株干、枝、叶、根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预测模型,预测了各器官生长的速生期和停止生长林龄,为实现刺槐林的多目标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4.
土壤生物量-碳和-氮与土壤有机碳、氮及施肥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氯仿熏蒸培养法测定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生物量-C 和-N。结果表明:士壤生物量-C 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准;用6mol/L HCl 水解的总氮量与土壤全氮也有很好的相关性,但与生物量-N 则不然;生物量-N 与酸解的氨基酸态氮及未知态氮都有显著相关性。施肥显著提高土壤生物量-C 和-N,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大于单施化肥的。  相似文献   
35.
羊草+杂类草群落生物量动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肇州县羊草+杂类草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地下生物量的分布以及地上生物量与降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群落地上生物量动态模式呈单峰型,符合四次多项式模型增长,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8月5日,其值为197.3m2而后下降;群落地下生物量分布由上至下呈负幂函数变化,其模型为:Bu=Y·(D+10)-x.其中在0-30cm土层中,群落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77%~82%.  相似文献   
36.
<正>刺槐是辽宁省西部地区营造薪炭林的主要树种。喀左县现有刺槐林达9333hm~2。但由于在自然和人为诸因素的影响下,已有4667hm~2的刺槐林变成了残次林或疏林。为了挽救这些残次林,尽快恢复生机,缓和全县用材和烧柴的紧缺局面,从1988年开始,对刺槐残次疏林,通过人工断根促进根蘖,恢复林相,增加生物量的试验,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37.
广东沿海三湾——红海湾、大亚湾、大鹏湾,总面积2880平方公里,其中5米深以内浅海面积43.5万亩,10米深以内浅海面积130万亩。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水质清新,浮游生物丰富,特别是软体动物种类多,平均生物量达到228.30克/米^2,是广东沿海开展贝类增养殖的三个优良海湾。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三湾的贝类增养殖,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通过对碧螺水库饵料生物的定性定量调查和渔获物分析,估算了水体天然饵料物主的产鱼潜力,提出了今后渔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0.
荒漠草原蝗虫种群地位及时空变化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