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0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国土绿化》2013,(5):51-52
4月16日,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巴音朝鲁、省政协主席黄燕明等省级领导来到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与部群众、驻吉部队官兵一起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一上午共种植云杉、白桦等600余株。  相似文献   
12.
白桦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白桦的特性及栽培技术,对白桦的大面积栽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牡丹江地区欧洲白桦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牡丹江林区欧洲白桦各家系均能安全越冬,苗木长势良好,且区组间欧洲白桦家系苗木的高生长变异较小,苗高性状差异不显著,苗木地径生长差异显著。2007年和2008年苗高变异幅度为16.20%-28.18%、17.86%-23.70%,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3.20%和20.57%;区组间欧洲白桦家系苗木的地径生长变异较小,2007年和2008年苗高变异幅度分别在16.94%-21.89%、22.63%-33.74%范围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1.28%和32.04%。  相似文献   
14.
白桦是桦木科桦木属的落叶乔木,高达25m,产于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及华北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在东北海拔1000m以下,华北1300~2700m。白桦喜光、耐寒,喜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其又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沼泽地、干燥阳坡、湿润阴坡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7种乔木对SO_2清除能力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本文采用基于ArcView软件的CITYgreen模型,以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为例,结合航片判读与实地调查,对哈尔滨市7种主要乔木树种对SO2的清除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糖械对SO2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白桦。最弱的落叶阔叶树种为水曲柳。针叶树种对SO2的清除能力普遍低于阔叶树种。随着树木的生长其清除能力有逐步增强的趋势,其清除量增加的强度在生长旺期最大,以后其强度逐渐渐弱。  相似文献   
19.
1982年营造红松、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白桦带、块状混交林20公顷,林龄7年时调查,幼林保存率平均85%以上,混交林中红松、日本落叶松5株优势木平均高分别为对照纯林的107.8%、115.7%;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白桦混交林蓄积生长量皆大于保留残次林7年蓄积的增长量,其中以12行日本落叶松与6行色赤杨混交林蓄积生长量最大,为日本落叶松纯林(对照)的142%,为7年生保留残次林蓄积增长量的606.1%。同时,混交林林地土壤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0.
白桦胸径和材积生长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位指数的大小将白桦林分划分为好、中、差3个类型,通过没类型样地上的解析木资料分析,证明白桦的胸径和材积生长率存在关良好的相关关系。经过优选,建立了不同类型白桦林分的胸径与材积生长率相关模型,并依此编制出白桦一元材积生长率表,为准确预测白桦积生长率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