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0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白桦叶为原料,甜味剂、酸味剂为辅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最佳口感所需的各种条件,根据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实验条件为:(1)料液比:5%;水煮时间:10min;发酵时间:24h;培养方式:静置;杀菌条件:120℃、15min,糖:含量4%;柠檬酸:1%;稀释倍数:1.5倍。最终产品口感细腻,具有天然白桦叶特有的香味,茶香微苦,适合各类人群,产品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以及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82.
83.
林分直径结构是林分内各种大小直径林木的分配状态,它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林分结构。了解林分的直径结构,也就对单木生长以及林分竞争所产生的结果有了清楚的认识;探讨林分直径结构动态变化规律更是有利于揭示林分发展规律的实质[1]。本研究以木兰林管局孟滦林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林内胸径大于3cm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并使用Forstat2.1统计软件对主要树种直径结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各树种处于中间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小径阶林木较少,林分更新较差;综观拟合效果,正态分布、伽玛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二项分布以及泊松分布更能反映出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4.
兰士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05-8507,8511
[目的]系统分析了东北白桦家系子代树高、胸径和冠幅3个性状的变异程度和生长规律,筛选并推荐优异群体。[方法]以张广才岭和老爷岭自然分布的东北白桦为研究对象,采取固定标准地连续定位测定和临时标准地随机调查点面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林分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动态规律,综合评价了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将东北白桦适生地域的立地条件划分4个立地级,各立地级的生长进程大致经历速生期、均稳生长期和缓慢生长期3个阶段,且不同立地级和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分生长量存在较大差异,但生长动态规律却趋于一致。群体间树高、胸径、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的变异幅度较大,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能力强,遗传增益较大,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58 2、0.762 3、0.652 3和0.721 9,遗传增益分别为8.09%、17.67%、14.56%和17.53%。[结论]综合各项评价指标,确定MES(帽儿山)群体为优异群体,群体内个体间的变异较小,生长稳定,且生长势强健,遗传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克隆白桦BpTCP2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并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激素处理及非生物胁迫下的基因表达特性,为揭示BpTCP2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应答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PCR技术克隆BpTCP2基因的全长,并对得到的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以及在外源植物激素(ABA、IAA、BR、JA、SA)处理和非生物胁迫(CdCl2、NaCl、NaHCO3、PEG)下的响应模式。结果成功克隆了BpTCP2基因的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pTCP2含有高度保守的bHLH结构域,属于PCF亚类。qRT-PCR结果显示,BpTCP2基因在木质部、幼嫩的叶片和茎节中表达量较高;在CdCl2、NaCl、NaHCO3处理下,该基因持续上调表达;且5种外源激素均能诱导该基因表达。结论BpTCP2基因参与白桦木质部的形成,影响叶片及初期茎节的发育,并能在各激素、重金属、盐、碱的诱导下表达。   相似文献   
86.
不同轻基质和施肥处理对白桦苗木养分承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轻基质及施肥处理对白桦苗木质量指数、苗木养分承载量,以及非结构性碳(NSC)质量进行研究与分析,目的是为培育优质白桦苗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不同轻基质处理中随施肥量增加白桦苗木质量指数呈增加的趋势,但2.5、3.0kg·m^-3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随施肥量增加,轻基质处理对白桦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逐渐减弱。②红松腐殖质结合3.0kg·m^-3施肥处理,苗木N、P、K质量达到最大,分别为42.35、4.54、27.80mg·株^-1;红松腐殖质结合2.5kg·m^-3施肥处理,苗木可溶性糖、淀粉、NSC质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89.32、85.11、174.43mg·株^-1;2.5kg·m^-3与3.0kg·m^-3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③不同处理间苗木NSC、可溶性糖、淀粉质量与N、P、K质量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可溶性糖质量与N、P、K质量相关性系数较高,K质量与NSC、可溶性糖、淀粉质量相关性系数较高。综上所述,红松腐殖质轻基质材料培育白桦苗木更有利于苗木生长及养分承载量积累,且最适施肥量为2.5kg·m^-3。NSC中可溶性糖是促进养分吸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苗木K质量积累更有利于NSC的合成。  相似文献   
87.
为了早期评价及筛选白桦三倍体制种园的母树,加快制种园的改良进程,以园中18 株白桦四倍体及5 株二 倍体母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种育苗,开展半同胞家系间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苗高、地径等性状 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6 个性状在白桦半同胞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0.01);在种子 千粒重方面,四倍体家系普遍较重,其平均值较二倍体家系重了22.42%;在种子活力方面,四倍体Q53 半同胞家系 表现最好,其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为56.67%、37.62,但其他四倍体家系普遍低于二倍体家系;苗期生长性状方 面,白桦二倍体高生长优于四倍体家系,苗高排序前3 位的均为二倍体家系,其中最高的CK1 家系高于其他家系的 31郾04%,而地径生长则四倍体家系表现较好,排在前13 位的家系中有12 个为四倍体家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 择Q53、Q65、Q13、Q27 等为四倍体优良家系,初步认为这些家系的母树是三倍体制种园改建的首选母树。   相似文献   
88.
白桦是我国华北中、高海拔地区的优良速生树种,在天然保护工程营造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有着良好的栽培发展前景。白桦作为近几年引进城市绿化的树种,深受人们青睐,人们开始纷纷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89.
姜静  郑雨  李慧玉  冮慧欣  陈肃  刘桂丰 《园艺学报》2020,47(Z2):3125-3126
‘朝霞2号’是以白桦为受体获得的转BpGLK1基因干扰表达株系,其叶片中BpGLK1的表达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主干树皮灰白色,枝条红褐色。叶片纸质,宽卵形,夏季呈黄绿色,秋季呈金黄色,叶尖呈渐尖,叶基心形,叶缘钝齿、无叶裂,上下表面均有绒毛分布,一级侧脉7 ~ 8个。  相似文献   
90.
姜静  金冬雪  李慧玉  陈肃  刘桂丰 《园艺学报》2020,47(Z2):3123-3124
‘朝霞1号’是从转基因白桦中发现的T-DNA插入突变株,树冠伞形,侧枝下垂。主干树皮灰白色,呈层状剥裂,枝条红褐色。叶片单叶互生,纸质,宽卵形,夏季呈鲜艳黄绿色,秋季呈金黄色,叶尖为尾尖,叶基截形,叶缘重锯齿、浅裂。果序单生、下垂,坚果为卵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