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2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林业   3853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6篇
  389篇
综合类   1834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黑松原产于日本,我国辽东半岛、山东、江苏、浙江和台湾等地有栽培。据资料记载,黑松生长快,抗风力强,耐海雾,耐干旱瘠薄,对恶劣气候抗性较强,属海洋性气候树种,是我国东部沿海营造海岸林和沿海荒山荒滩造林的先锋树种。黔东南州引种黑松主要是飞机播种造林调种时不慎而引进的。据造林地调查,黔东南州引种黑松始于1974年,分布全州10个县(市),30多个飞播区和一些县(市)人工点播造林区。经过近几年的表面观察,黑松在黔东南生长不佳,病害严重。但过去无资料报道,为及时研究黑松在黔东南的生长表现、造林效果,为今后引种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9年10月19日向榕江县科委申请列题进行调查研究。经两年多时间,对黔东南州8个县黑松引种造林区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32.
33.
1前言桉树自1890年引入中国,至今已有110多年历史。据地质时期的考古资料证明,在我国西藏、四川的青藏高原,曾发现过一些桉树化石。十几年前在西藏的日喀则地区和冈底斯山发现有狭叶桉化石,植物地理学研究认为在4~5亿年前的地质时期,川西、西藏分布着大片的桉属植物的常绿阔叶林,当时的气候温暖干热,十分适宜桉树生长。强烈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适生树逐步南移,以至现今澳大利亚等国成了桉属植物的主要分布中心。现在的桉树是从大洋洲引进的,而且世界上数百个国家和地区共种植桉树约1000万hm2以上,与松树、杨树一样,成为全球最速生、经济…  相似文献   
34.
张慧清  王琦 《世界农业》1992,(10):50-52
一、集约栽培 集约栽培的人工林生产力较高,这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明显。据Evans的研究,在热带和亚热带,人工林的生产力可为天然林的3—7倍。在英国,用外来树种营造的针叶人工林的生产力为当地树种天然林的2—3倍。法国加斯可尼地区培育的海岸松人工林,在沿海贫脊沙地上通过集约栽培措施。使大面积(116万公顷)林分的生产力在  相似文献   
35.
珍稀树种秃杉在自然环境下种子很难萌发,幼苗难以正常生长,可能是导致濒危原因之一。秃杉育苗要选择灌溉与排水条件良好的苗辅地,种子必须采用新种,打好避雨棚,经常喷洒1%托布津防治立枯病。  相似文献   
36.
对引种火炬松、湿地松人工林的投入与产业出进行分析价,并在评价基础上,提出火炬和湿地松人工林的材种经营最佳密度与期限。  相似文献   
37.
38.
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临时样地资料,建立并比较了二类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一类为多元线性收获模型;另一类为以推广的Richards生长模型为基础的多元非线性收获模型,利用独立检验样本进行了适用性检验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39.
国产赤霉素对红松人工林开花调节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江  田松岩 《林业科技》1993,13(3):17-18
建国以来,我国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现大都开始结实.但结实量低且分叉多,难以成林.天然林和种子园也存在种子产量低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而现行的促进结实技术除疏伐、施肥外,基本上是外伤刺激母树的办法,这些方法基本上不适于在母树林、人工林中应用。而疏伐对具有顶端结  相似文献   
40.
<正> 怀槐(Maackia amurensis),又名山槐、黄色木、朝鲜槐。蝶形花科马鞍树属。乔木,高达15m,胸径1m。产于东北、内蒙等地。多在山坡、林中和林缘散生,无天然纯林。该树种材质坚硬、致密,色泽美观,是优良的家具、细木雕刻等用材树种。树皮树叶可提炼单宁等工业原料和药用原料。随着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怀槐已由过去的下杂木而发展成为优良的出口创汇资源,远销日本等国家。目前,长度4m,直径20cm的怀槐原木每立方米售价高达1 200美元。近年来,怀槐资源急剧减少,市场是供不应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怀槐人工林营造试验,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