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竹林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雨水充沛的地带,每年春天生长大量的组织幼嫩、营养丰富的新竹,砍伐后的竹材又饱含糖分和水分,因此在竹子的整个生长和利用过程中,不管是竹秆还是竹叶均可发生各种病虫害,从而使竹林的产量和竹材的质量蒙受严重的损失。所以病虫害的防治是竹林培育的一项重要工作。1 竹林主要病害及其防治1.1 毛竹枯梢病(CeratosphaeriaphyllostachydisZhang)该病是竹业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984年被林业部列为检疫对象。主要危害当年生新竹,一般5月中旬到6月中、下旬的放枝展叶阶段受…  相似文献   
42.
淡竹竹秆锈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竹竹秆锈病能引起病株逐渐枯死,甚至造成成片死亡,严重影响淡竹的生产。根据该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实践,总结出了以营林措施与人工清除病原物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经过推广应用,基本实现淡竹竹秆锈病的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43.
巨龙竹(DendrocalamussinicusChiaetJ.L.Sun)于1982年首次在云南西双版纳发现并命名,傣语为“埋博”。它是全世界1200多个竹种,中国500多个竹种中最珍贵、最稀有、最高大的竹种。其竹秆一般高达25~35m,胸径粗20~30cm,一般每株重100~150kg,1个竹笋重可达26kg。该竹种最高可达  相似文献   
44.
苦竹出笋成竹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苦竹从出笋至成竹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①出笋期可划分为初期、盛期、弱期和末期四个阶段。②竹杆高生长发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生长初期、上升期、旺盛期和末期。③竹笋高生长停止后,竹杆开始抽枝、发叶、平均抽枝时间为19天,平均发叶时间为23天,竹笋从出土至成竹平均生长需98天。  相似文献   
45.
石竹材纤维形态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海拔、不同胸径、不同年龄、不同竹秆部位石竹材纤维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年龄和竹秆部位(包括垂直部位和水平部位)是影响石竹材纤维形态的主要因素,海拔和胸径对石竹材纤维形态影响不显著。各因素对纤维形态指标影响重要程度的顺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6.
早园竹秆高挺秀,枝叶青翠,四季常青,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观赏竹种之一。可植干建筑前后、山坡、水池边、草坪一角,也可与松、梅配植,形成“岁寒三友”之景。  相似文献   
47.
川南地区3种丛生竹竹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给蓬勃发展的丛生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川南地区人工栽培的3种丛生竹材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全长、秆高、尖削度、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拟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径与竹秆高度、秆质量、总节数等因子相关性显著,拟合的模型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相同胸径下,全长方面,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秆质量方面,硬头黄竹秆质量最大,梁山慈竹和撑绿竹相当,约70%的秆质量都集中在中下部。随着竹秆相对高度上升,相对壁厚的下降速度依次为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相对直径大小为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撑绿竹,但在相同胸径下,硬头黄竹胸径处的竹壁最厚。  相似文献   
48.
散生型竹子种类繁多,已超过36个属,由于其具单轴型地下茎,地面竹秆散生,故称为散生竹。在我国多分布在黄河——长江竹区和长江——南岭竹区。其中用于观赏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斑竹(P.bambusoides)、罗汉竹(P.aurea)、刚竹(P.viridis)、  相似文献   
49.
【目的】为掌握金佛山方竹基础物性,探究其化学组分与物理力学性质随竹龄与轴向部位的变化规律,进而促进其秆材资源的合理高值化利用。【方法】本研究以1~5年生天然金佛山方竹为研究对象,依据相应国家标准测定其化学组分含量(本文指的是质量分数)与密度、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和硬度等物理力学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定样品衍射曲线,进而计算其相对结晶度与微纤丝角度。【结果】金佛山方竹各化学组分含量随竹龄与轴向部位小幅度波动变化,且变化规律不显著。结晶度随竹龄增加先增大后逐渐减小,2年生最大,为50.39%,并随轴向部位升高逐渐增大。微纤丝角度随竹龄增加与轴向部位升高均先减小后增大,2年生中部最小,为9.10°。基本密度为0.513~0.693 g/cm3,全干密度为0.535~0.725 g/cm3,气干密度为0.556~0.756 g/cm3;各密度随竹龄增加与轴向部位升高均呈上升趋势,1~2年间显著增大,随后平稳增加至趋于稳定。全干干缩率和气干干缩率随竹龄增加与轴向部位升高均呈下降趋势,1~2年间显著下降,随后平...  相似文献   
50.
白夹竹竹秆锈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防治竹秆锈菌的药物筛选和针对竹秆锈病防治的系列试验,提出了适合不同竹林生长及发病状况的竹秆锈病治理措施。在生产性防治中获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