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8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706篇
林业   1816篇
农学   278篇
基础科学   58篇
  1112篇
综合类   4219篇
农作物   238篇
水产渔业   824篇
畜牧兽医   1361篇
园艺   210篇
植物保护   494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558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539篇
  2020年   432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56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在灌溉条件下,骆驼刺小叶片的平均面积较对照大0.53cm^2,是后者的2.76倍;小叶片平均干重较对照重0.075g,是对照的2.71倍;刺的平均长度较对照长约0.7cm,差不多是后者的1.5倍;单株叶重占植株地上部分总重的31.63%,略低于对照的37.16%;枝占50.12%,对照是46.3%;刺占18.25%,对照为16.71%;地上部分各器官的重量比,叶:枝:刺为1.0:1.6:0.6,对  相似文献   
12.
关中地区几种苜蓿地上生物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5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地上生物量形成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苜蓿生物量的增长速率不仅与本身生理特性有关,而且与环境密切相关;株高在分枝末期现蕾初期增长速度快.绝对生长速率与相对生长速率在分枝末期现蕾期都较大,此时的水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不同苜蓿品种的群落结构大多为菱形;同化系统与非同化系统的比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松嫩平原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69,自引:11,他引:58  
探讨了松嫩草原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演替群落阶段,其土壤的化学性质和肥力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土壤化学性质不同,使群落镶嵌分布,组成植被的复合体。随着植被的退化演替,群落的盖度,高度下降,种类组成趋于简单化,生物量减少,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土壤肥力下降,出现次生盐碱植物群落,群落的生物量与土壤值,含盐量,碱化度呈负相关,与土壤腐殖质和全氮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乌兰布和沙漠北缘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5年的植被数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植物群落虽然没有发生演替,但其波动的趋势是向着逆行方向进行的,其原因主要在于该地区人口增加之后开垦土地面积的增加和牲畜数量增加带来的放牧强度加大,该地是一个生态脆弱区,此区要进行农牧业生产,必须考虑生态阈值,必须此区域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科技的道路,必须有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5.
在存在乡土树种种源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人工林在一个或多个世代里,在无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下,最终能自发演变成天然林。通过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异化过程、树种混交异化过程以及混交林的形成过程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客观存在自变性,这种自变性是人工林天然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红三叶群落营养元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施肥对红三叶群落地上部和地下部 1 0种营养元素的影响 ,结果如下 :( 1 )从含量看 ,施氮肥后 ,地上部B明显降低 ,地下部B明显升高 ;施磷肥后 ,地上部N、B显著下降 ,地下部K、P、N上升幅度较大。 ( 2 )就积累量而言 ,施氮肥后 ,地上部大多数元素增高 ,地下部多数元素降低或无变化 ;施磷肥后 ,无论地上部还是地下部 ,大多数元素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17.
上海郊区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生态系统8个草地类型植物群落样地定位监测资料进行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草地草群盖度大、物种丰富,但大多数草地多样性随退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优良牧草所占比例不高,总的反映出退化演替的趋势,超载、鼠虫危害、人为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从群落结构特征来看,不同类型群落演替阶段依次为原生植被(Ⅵ、Ⅶ)、轻度退化(Ⅰ、Ⅲ、Ⅳ、Ⅴ)、重度退化(Ⅱ、Ⅷ);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依次为Ⅲ>Ⅴ>Ⅵ>Ⅶ>Ⅰ>Ⅳ>Ⅱ>Ⅷ;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Ⅵ>Ⅴ>Ⅶ>Ⅲ>Ⅰ>Ⅱ>Ⅷ>Ⅳ,表现出原生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不同退化程度的群落类型.因此,加大力度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尽快遏制草地退化趋势应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在沙漠化发展过程中,差巴嘎蒿--杂类草群落(1)首先是植物种组成数量和密度大幅度减少,继而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急剧下降,四项指标受沙漠化影响的强弱顺序是密度>植物种数量>工>地上生物量;(2)结构趋于简单,功能逐渐消退,优势种或亚优势种发生更替,群落最终变性;(3)沙漠化演变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随着沙漠化的加剧,其连续性变弱,间断性增强,变幅增大;(4)轻度沙漠化时群落稳定性最高,严重沙漠化可导致其稳定性迅速破坏;(5)对沙漠化的危害,表现出一定的时滞效应和自我适应调节能力,这两个问题有等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所采标本和野外实地观察记录,比较详细地描述了甑峰山苔藓植物的群落组成,初步揭示了该山各种生态环境下苔藓植物的生长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