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3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55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广西是八角、肉桂和香茅种植大省,每年加工产生的剩余物大都作为肥料或燃料烧掉,综合利用程度不高,有必要提高加工剩余物的附加值,开发其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本文利用发酵菌对八角、肉桂和香茅废渣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调配饲料喂养肉鸡和蛋鸡。结果表明,八角渣∶肉桂渣∶香茅渣=1:1:3配比制成的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的抗病性、增重、饲料减少量以及蛋鸡产蛋效果明显,肉鸡喂养120 d平均增重1 153 g,发病率降低13%,食料量减少15%;蛋鸡提前8 d产蛋,80 d多产蛋62个。  相似文献   
52.
莽草酸/奎宁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shikimic acid/quinic acid hydroxy cinnamyl transferase,简称HCT)是辣椒素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关键的限速酶,其催化的产物对茄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为了探清HCT在茄科植物基因组中的状况,重点考察了其在茄科植物基因组中的分布,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对HCT基因进行全面的鉴定,共获得拟南芥、烟草、番茄和辣椒的13条基因序列。其次,构建了HCT在茄科植物中的系统发育树,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结构、功能和表达的分析。结果揭示了茄科植物中HCT基因的亲缘关系;HCT基因编码的蛋白结构域高度保守,该保守性体现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上。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茄科植物中的HCT基因的酶学及生理功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肉桂及其同源根皮为原料,采用80%乙醇分别对两者进行回流提取,经系统溶剂法萃取得到两者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并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各极性部位对常见的3种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质量的肉桂和根皮提取得到的各极性部位的质量、成分种类及含量均有所差异,其中石油醚部位所含成分大致相同,但主要成分反式肉桂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含量差异较大;两者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分别含有黄酮类,皂苷类和多糖类成分;此外根皮乙酸乙酯部位还含有邻甲氧基肉桂醛、乙酸肉桂酯,根皮水部位含有D-半乳糖。肉桂石油醚部位、根皮石油醚部位、根皮乙酸乙酯部位对3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这3个部位的质量浓度均为500 g/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大于(17.62±0.22)、(25.21±2.09)和(12.82±0.30)mm,肉桂乙酸乙酯部位抑菌作用较弱,肉桂和根皮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对3种供试菌种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肉桂、樟树和阴香同为樟科樟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3种樟科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危害也日趋严重.本文对文献报道的肉桂、樟树和阴香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总结,发现3种樟科植物病害共有22种,包括非侵染性病害1种,细菌性病害1种,真菌性病害17种,寄生性藻类1种,寄生性叶螨1种,其他病害1种.其中樟树病害报道的最多,有21种,其次是肉桂11种,阴香最少,为3种.同时对各种病害的综合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3种植物的病害研究及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肉桂的繁育,按最终用途可分别采用有性和无性两种方法。有性繁育适用于香料桂的生产,无性繁育适用于药用桂及建立良种母本国。两种繁育方法在对母本主性状的遗传保持上,存在相关性,但皮油的相关不显著,枝叶油的相关达极显著。不论有性、无性繁殖,皮油的组份和枝叶油的组份都有较大的不同,其不同点主要表现为皮油没有乙酸桂皮酯和2一甲氧基苯甲醛。  相似文献   
56.
肉桂双瓣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讨肉桂提取物对猕猴桃耐贮性的影响,以促进其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以湖南湘西‘红阳’猕猴桃为试材,果实经肉桂提取物、Vc及其混合物处理后在15℃的冷库进行贮藏。结果表明,在果实贮藏70 d时,混合物处理组的果实好果率相对于CK组提高了51.22%、失水率减少了4.04%,糖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增加31.16%和11.18%,Vc提高了52.53%;同时处理组相对于CK组淀粉酶和果胶酶(PG)的活性得到了抑制,从而抑制了淀粉及果胶等大分子的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得到了加强,从而加快了果实体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等小分子的清除;同样经处理后果实呼吸作用以及乙烯释放量均有所降低,且上述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总体上,在3个阳性处理组和1个阴性CK对照中,混合物组对果实耐贮性的效果最好,肉桂提取物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源保鲜剂为猕猴桃果实长期高效、绿色、环保贮藏提供了方向并且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生物活性,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观察了处理后供试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变化;测定了对菌丝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盆栽试验测定了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为111.89 mg/L;对病菌孢子囊产生的EC50为61.09 mg/L;对孢子囊萌发的EC50为95.14 mg/L;对游动孢子萌发的EC50为54.88 mg/L。肉桂精油可显著降低辣椒疫霉菌菌丝的鲜重和干重,并使菌丝分支增多、变短;亦能提高该菌的细胞膜通透性。盆栽试验表明,肉桂精油对辣椒疫病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见,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防治辣椒疫病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9.
肉桂精油壳聚糖纳米粒在冷却肉保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肉桂精油壳聚糖纳米粒,以扩大肉桂精油(CEO)在冷却肉保鲜中的应用范围,克服其易挥发的缺陷。【方法】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肉桂精油壳聚糖纳米粒。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对肉桂精油壳聚糖纳米粒的形态进行表征,测定其包封率。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3%和6%的肉桂精油壳聚糖纳米粒保鲜剂(CEO质量分数分别为0.2%和1.0%),用其处理冷却猪肉,检测其对肉样色泽(L值、a*值、b*值)、TBARS值、pH和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制备的肉桂精油壳聚糖纳米粒颗粒大小均匀、形态饱满、呈规则球形,冻干后形态仍较为均匀,包封率为(37.5±2.1)%。通过对冷却肉色泽、TBARS值、pH及菌落总数的分析得知,包埋质量分数1.0%肉桂精油的肉桂精油壳聚糖纳米粒试验组的冷却肉在(4±0.5)℃时储藏期可达到6d。【结论】制备的肉桂精油壳聚糖纳米粒表征良好,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冷却肉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60.
以罗汉果和武夷肉桂茶为主要原料,添加蜂蜜、柠檬酸等辅料,研制兼具保健功能及优良口感的复合凉茶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罗汉果提取液和武夷肉桂提取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汉果及武夷肉桂提取液的最佳制备工艺分别为:料液比1∶60和1∶70,提取时间30 min和40 s,提取温度均为90℃。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罗汉果肉桂复合凉茶饮料的配方,得到最佳感官配方为:罗汉果与武夷肉桂提取液的比例为1∶2,蜂蜜添加量为2.0%,柠檬酸添加量为0.05%,其成品能量较低、口感清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