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9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模拟苯胺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采用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模拟苯胺废水,以TiO2投加量、废水初始pH、光催化反应时间作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3因素3水平试验,通过响应面预测回归方程模型。[结果]回归模型线性度高,R2达到0.990 5,理论值与实际值差异小,证明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模拟苯胺废水降解的最优条件为:纳米TiO2投加量为100 mg/L,初始pH为8.0,光催化反应时间为60 min,此时苯胺去除率高达97.8%。[结论]该研究为苯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苯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高阳印染厂排污口土壤中分离得到209株微生物,定向筛选获得2株能够高效降解苯胺的细菌(菌株Ani-4-15和菌株Ani-5-61)。这2株细菌在苯胺浓度为4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均可达到85%以上;在苯胺浓度为10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达70%左右。通过浊度测定法对菌株Ani-4-15和Ani-5-61在苯胺选择性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菌株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15h和18h,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7.0和6.0,对苯胺的耐受浓度范围在100~3200mg·L-1之间。在温室条件下,通过在灭菌土中分别接入一定量的苯胺(苯胺含量分别为400、600、800和1000mg·kg-1)和苯胺降解菌(106个菌体·g-1土),48h时菌株Ani-4-15和Ani-5-61对苯胺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3.4%和96.6%。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法明确了两株细菌均为假单胞菌属,利用非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系统(API20NE)进一步鉴定到种,菌株Ani-4-15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Ani-5-61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相似文献   
14.
基于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苯酚类干扰物质的吸附,实现苯酚类与苯胺类物质的分离,建立了以阴离子树脂在线分离--流动注射--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测定废水中苯胺类物质的方法。该方法测定苯胺的线性范围为0~5mg/L,检出限为0.03mg/L。进样频率可达40次/h。该方法可用于工业废水中苯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240羽肉鸡于14日龄时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A)、低温对照组(B)和低温呋喃苯胺酸添加组(C)。分别于14、23、30、37、44日龄从各组随机抽取10羽肉鸡采血和扑杀,测定肺血管管壁面积与管总面积之比(WA/TA)、平均中膜厚度(mMTPA)等各项指标。观察在低温环境下呋哺苯胺酸对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S)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肉鸡肺血管重构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PHS发病率升高,右心全心比(RV/TV)、红细胞压积(PCV)和反映血管重构指标的WA/TA和mMTPA值显著升高(P〈0.05);而C组与B组相比,PHS发病率降低,RV/TV、WA/TA和mMTPA值均降低,并在44日龄差异显著(P〈0.05),PCV值升高但无显著差异,体质量显著降低。提示:降低肺动脉压,抑制以肺动脉壁肥厚为特征的血管重构可能是呋喃苯胺酸有效降低低温所致PHS发病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白银斜发沸石的改性及对对硝基苯胺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制备改性斜发沸石,重点研究了改性剂的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对改性白银斜发沸石吸附对硝基苯胺的影响.同时对斜发沸石改性前后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TMAB改性的最佳时间为4 h,最佳浓度为10 g/L,改性温度对沸石吸附有机物的影响不大.改性斜发沸石对对硝基苯胺的吸附明显高于天然斜发沸石,且吸附等温线符合Fre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嘧苯胺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方法]研究采用湿法挤压制粒法制备嘧苯胺磺隆水分散粒剂的配方组成。[结果]嘧苯胺磺隆水分散粒剂的配方组成为:嘧苯胺磺隆原药60%,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K12(用量为2%),分散剂为亚甲基二萘磺酸钠NNO(用量为4%),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CMS-Na(用量为5%),填充剂为膨润土(补足100%),粘合剂为10%的淀粉浆。制备工艺为:将配方量的除粘合剂之外的其他组分用槽型混合机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制软材,用摇摆式颗粒机制粒,经干燥、筛分后得到最终产品。制得产品经热贮稳定性试验,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水分散粒剂的规定。[结论]试验结果为嘧苯胺磺隆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植株中分离到2个纯化合物,经光谱法鉴定为二苯胺和N-苯基-β萘胺;番茄植株的粗提物经GC-MS测定,除获得上述2化合物外,还得到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经触角电位(EAG)测定表明,二苯胺、N-苯基-β-萘胺与番茄植株粗提物对菜粉蝶均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的乳品工业发展很快,原料基地分散、养殖规模小,且很不稳定,养殖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有待提高。此外,由于利益的驱动,原料乳施假掺杂现象非常严重,给原料乳的验收带来诸多不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06,(10):35-35
染发剂是否致癌的问题比较复杂,目前市面所售染发剂一般含有苯胺类药物,已经确定苯胺类药物属致癌物质。把此类药物不断涂在老鼠身上,可便老鼠产生皮肤癌,因此,染发剂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头皮损伤时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