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4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42篇
  261篇
综合类   44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秸秆深施对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耕地进行秸秆深施,可提高土壤的入渗速率,增加土壤蓄水空间和能力,提高降水的利用率,是缓解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的水分匮乏的有效措施。将厚度为8cm的大豆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分别深施于宽5cm、深28cm的沟中并回填土壤,研究其蓄水效果。结果表明,秸秆深施后,地表下0~20cm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地提高了0.5%~2.0%,深度越接近秸秆深施处土壤含水量越大,反之越小,深施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的蓄水效果与对照地有显著差异(P0.05),而深施大豆秸秆的蓄水效果无显著差异(P0.25)。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陕西黄河湿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以陕西黄河湿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湿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比较,研究了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其变异规律。[结果]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河湿地从河滩湿地、开垦湿地(农田)到因盐碱化最终废弃后的退化过程中,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容重的平均值分别为1.474、1.522、1.593 g/cm3。土壤变得更紧实;土壤孔隙状况(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的各项指标也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有所降低,其中毛管孔隙和总孔隙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达到极显著水平,非毛管孔隙也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孔隙度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加剧了土壤的退化;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与湿地土壤相比,开垦湿地(农田)和废弃盐碱地的最大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了5.7%和22.3%。毛管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了0.2%和19.4%。最小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了6.1%和22.2%;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河滩湿地的蓄水能力和排水能力均优于开垦湿地(农田)和废弃盐碱地,与河滩湿地相比,开垦湿地(农田)和盐碱化荒地总土壤蓄水能力分别降低了12.4%和15.2%。总的排水能力分别降低了2.7%和15.9%。[结论]采取合理措施安排湿地周边集体林地、农田及湿地资源开发关系对黄河湿地保护区涵养水源,调节水分循环和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林地与涵养水源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重庆缙云山中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4种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4种林分的土壤饱和蓄水量顺序为灌木林(266.48 mm)>针阔混交林(190.40 mm)>常绿阔叶林(186.80 mm)>楠竹林(174.80 mm);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顺序为灌木林(8.06 mm)>针阔混交林(4.71 mm)>常绿阔叶林(4.32 mm)>楠竹林(3.34 mm);各种林分的林冠截留率顺序为针阔混交林(16.15%)>常绿阔叶林(14.70%)>楠竹林(12.64%)。[结论]该研究对合理经营森林资源、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正>集雨补灌综合节水技术模式是以修建集雨窖池蓄水补灌,综合应用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覆盖保墒等农艺节水技术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在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差、耕地不集中、不适合建设较大的水利设施的地方,通过建设集雨蓄水窖池,截留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平时用于农业生产。集雨补灌节水技术与深松深  相似文献   
65.
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技术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节本增效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玉米的残肥为大豆生长提供养分,并有利于蓄水保墒,降低春季干旱对大豆的影响,促进大豆苗期生长;玉米还田的秸秆,经过夏季的雨水和充足的空气有利于秸秆分解,分解的养分可为大豆后期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66.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蓄水保墒、减少径流、培肥地力、抑制扬尘、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如何将二者的优势有机融合,在玉米种植中发挥综合效益,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平凉市农机站通过保护性耕作、地膜覆盖与传统耕作不同模式对比试验,探索保护性耕作与先进旱作农业技术的结合点,为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山地核桃树土肥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土壤管理1.1水土保持栽植于坡地和山地梯田的核桃树,由于生长环境条件差,如水土保持措施跟不上,水土极易流失而影响核桃树的正常生长和结果。因此,在坡度陡、土层薄的山地,要打坝墙、挖鱼鳞坑等,以起到蓄水保土作用。1.2土壤深翻通过深翻可以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结  相似文献   
68.
窄行密植是大豆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目前国际上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嫁接、创新而形成大垄密、平窄密和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大豆生产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69.
依山吃山,傍水吃水是传统的生活方式。然而这里的山是贫瘠的,土壤层浅,蓄水能力差,树木疏散;地呢,光听名字就知道:沙坝岭、芭茅排、干沟湾、贫土岗,全是些雨天淌水、晴天发亮的沙子地。四季风一年一年呼啸而过,面朝黄土地的农民条条脊梁弯成了弓,而希望的种子总是随风飘散,似乎不愿意在这里落户生根。  相似文献   
70.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植被覆盖率低,所引发的水土流失,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