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74篇
农学   187篇
基础科学   37篇
  64篇
综合类   792篇
农作物   32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19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糖含量与种类在食品营养与口感中有重要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探索14年生4种类型林下参(竹节芦(粗)、竹节芦(细)、长脖芦及马牙芦)开花期根部及茎叶部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及果糖的含量差异,旨在为人参选种以及人参食品加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类型林下参在4种糖的含量中差异不显著,但在糖类的积累中,马牙芦占一定的优势;比较根与茎叶的4种糖分布发现,根部4种糖占比依次为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茎叶4种糖占比依次为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  相似文献   
22.
从形态学、组织细胞学、生理生化水平、分子水平等多层面探究外源蔗糖浓度对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离体小鳞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外源蔗糖缺失时,离体换锦花鳞茎无法产生小鳞茎,蔗糖浓度为30 或60 g ? L-1时小鳞茎正常发生,但对小鳞茎发生数量影响不大。鳞片内的蔗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在腋芽形成前不断积累,且鳞片基部淀粉粒的积累为此处小鳞茎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蔗糖促进了茉莉酸甲酯(MeJA)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抑制了LsWIP1、LsERS2和LsEIN2基因表达量的异常上升,表明蔗糖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启动了相关损伤保护机制,并促进了小鳞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一、原料准备燕麦、白糖、蛋白糖、氢氧化钠、单甘酯、蔗糖酯、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乳味香精。二、操作要点1烘烤浸泡。将燕麦清理干净后,在烤箱中烤脆或在锅中炒香,注意及时翻动,以免烤焦。然后将燕麦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  相似文献   
24.
水分胁迫下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苗期和初花期自然状态、水分胁迫以及充足灌水条件下,研究了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茎、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苗期水分胁迫第5天时,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受体大豆东农50,初花期无明显变化;苗期和初花期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茎和根中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与受体大豆东农50相比无明显差异;苗期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和根中蔗糖含量显著低于受体大豆东农50,初花期差异不显著。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SOD活性显著高于受体大豆东农50,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受体大豆东农50,初花期水分胁迫第10天时叶片和茎中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受体大豆东农50,蔗糖含量显著低于受体大豆东农50。充足灌水管理下,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与受体大豆东农50相比,苗期和初花期叶片、茎和根中SOD活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无明显差异;苗期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中蔗糖含量显著低于受体大豆东农50,但在初花期水分胁迫10天时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中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受体大豆东农50,苗期和初花期茎和根中蔗糖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5.
1胃肠道功能 促进消化器官功能的发挥。体外试验发现,添加核苷酸后小肠上皮细胞中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上升;体内试验发现,日粮中添加核苷酸与核苷混合物将对肠内碱性磷酸酶、亮氨酰基肽酶、麦芽糖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的含量和活性产生影响,小肠黏膜中总蛋白酶活力提高,且对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的酶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6.
越南清化省人民委员会刚刚向兰山蔗糖股份公司利用第2号厂家的蔗渣发电12.5MW的项目颁发了投资许可证。该项目的投资总额为2600亿越盾。发电厂将兴建在兰山蔗糖股份公司的范围内,利用该公司的蔗渣发电,并与国家电网联网,且实现用电自给。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轮作小麦—玉米栽培较好的秸秆还田方式,减少秸秆还田产生的不良影响,探寻秸秆还田与耕作、施肥方式的最佳搭配,进行不同还田方式对比研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设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配施有机肥后旋耕1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旋耕1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旋耕2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添加菌剂后旋耕2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翻耕1次后耙地这5种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的含量(P<0.05),秸秆还田处理与对照相比,灌浆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最大提高了38.51%;拔节期和灌浆期土壤有效磷含量最大提高了86.35%和32.13%,土壤速效钾含量最大提高了35.51%和36.50%,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提高了12.15%和10.97%。秸秆还田处理还能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和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秸秆还田处理与对照相比,拔节期和灌浆期土壤酶活性最大提高了81.72%和137.98%;抽穗末期Shannon指数提高了1.67%~3.09%;秸秆还田处理与对照相比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04%~10.16%、2.20%...  相似文献   
28.
取鹅细小病毒(GPV) LH株毒液,通过氯仿去除杂蛋白,用氯化钠与聚乙二醇-6000相结合方法粗提后,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通过PCR方法对不同浓度蔗糖溶液进行检测,取纯化毒液进行蛋白电泳及电镜观察,并无菌接种12日龄鹅胚,对死亡胚尿囊液进行PCR鉴定.试验结果显示:浓缩纯化后的GPV主要分布在50%~65%蔗糖浓度区间,病毒的蛋白含量为216 μg/L;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病毒粒子分为实心和空心2种,直径大小在20~22nm;经SDS-PAGE电泳可看到多个条带,主要蛋白大小与病毒蛋白VP1、VP2和VP3相对应.纯化后的病毒接种敏感鹅胚仍可致其100%死亡,死亡胚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尿囊液经PCR鉴定,呈GPV核酸阳性.本试验所用方法获得的纯化GPV病毒液的纯度高且保持了该病毒的毒力特性,是一种方便可行的纯化该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正>蔗糖业是崇左市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但受蔗糖价格持续低迷和生产人工费用不断攀升的影响,崇左市蔗糖产业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蔗糖产业越来越需求机械化。2014年,崇左市大力开展"双高"甘蔗示范基地机械化建设,积极致力于农机与农艺的集成配套创新,全市投入拖拉机6730台,种植机291台,甘蔗收割机8台,完成甘蔗深耕深松面积9.24万hm2,占新植蔗面积的78.16%;  相似文献   
30.
<正>2014~2015年榨季到来之际,扶绥县出台了大力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的措施和办法:(一)统一甘蔗机收价格和作业费收取。2014/2015年榨季甘蔗机收价格为100元/t,甘蔗机收作业费由制糖企业在蔗农的入厂原料蔗蔗款中代扣。(二)统一机收甘蔗扣杂率。由县蔗糖生产指挥部牵头组织糖业、农机、物价、农业、监察等相关部门及制糖企业技术人员、蔗农代表综合测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