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正>1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提出铁路公路绿色通道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气候干旱少雨,沙漠浩瀚,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风沙危害严重。全区沙化土地面积74.63万平方公里,占全  相似文献   
132.
吴锋 《中国林业》2008,(14):9-9
7年前,北京获得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时,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令人难忘的盛会。”为了这个承诺,中国用“绿色奥运”的理念,展现了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3.
《中国农村科技》2008,(8):14-22
他是一位科技战线上的战士,倾其一生,尽其所能去追求作为科技工作者最朴实的理想一用科技戍边富民。教授、养羊专家、学者……对于他来说都不是桂冠,在他眼里只有做好专业基础研究、让科学知识真正帮助农民富裕起来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奖章可以褪色,荣誉也会消磨。他短暂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一位真正的科技工作者在祖国边疆极具艰辛的扶贫之路铸就了其坚定执着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34.
张弛 《中国农资》2008,(11):52-54
在中国农资业界,浩伦是唯一在海外上市后,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在农资流通领域成长起来的企业。与老牌农资流通企业先圈地再外扩相比,颇有点反其道而行的味道,也正因如此,使得浩伦的发展一直受到行业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5.
原文: 一、种茶宜择山高向阳之地,有黑土砂砾者种之,其味清远兼有岩骨花香之胜。 诠释: 俗话:“高山出好茶,平地产好茶。”明·熊明遇《岕茶记》也述:“茶产平地,受土所多,故其质浊。”宋子安北苑《东溪试茶录》:“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唐·陆羽《茶经》记载:“上者生烂石(有光彩的砂砾土),中者生砂壤,下者生黄土”。这些都说明  相似文献   
136.
朱熹的《大学章句》是独具特色的理学诠释文本,代表了礼理沟通、融合的经学诠释典范。朱熹的“格物致知”诠释,注入了天理论,实现了从礼到理的哲学升华;强调大学格物的基础是小学工夫,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礼理沟通的可能;同时重视格物中居敬涵养的修养工夫,强调礼理融合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7.
据报道,在巴西举行的森林保护研讨会上,联合国森林论坛秘书长提出了对保护森林概念的新诠释:要保护环境,请使用木材。众所周知,森林是一种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战略性资源,其主要产品之一———木材,是森林经  相似文献   
138.
范祖禹的《论语说》既具有宋代理学《论语》学的一般特色,不但重视对《四书》的融贯性解读,而且倡导立诚成圣,着力阐发人性论和“礼”与“理”的关系;也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不但注重引史证《论》,而且重视对经世之学的抉发,因此在宋代《论语》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9.
黄敖训,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宁波茂松园园主,数十年在盆景创作道路上孜孜以求,用精益求精的理念诠释着对盆景艺术的执着匠心。创作前观型立意,创作程序严谨,手法独特,匠心独运。黄敖训尤其擅长松树盆景创作,提出"组群结构"概念,增加作品空间变化,丰富枝片节奏,虽人作而趋于自然。其次擅长巧妙利用背枝,借调为正面服务,往往有一举多得之效,既增加作品纵深感,又能丰富画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0.
魏雷 《广东园林》2022,(3):69-72
诠释理论与风景园林学科存在着必然联系。对风景园林学诠释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在城市开放空间中运用的语境分析、修辞分析、隐喻分析等诠释方法。以武汉市紫阳公园为例,运用叙事隐喻分析方法揭示了公园叙事空间特有话语体系的文本表征、结构呈现及时间演进3个核心属性,提出了公园空间设计实际是应用文学创作的象征手法来完成文本诠释的表意过程,从而达到唤醒城市居民的历史记忆和塑造城市文化性与地方性特质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