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8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553篇
林业   195篇
农学   1537篇
基础科学   48篇
  438篇
综合类   4484篇
农作物   809篇
水产渔业   151篇
畜牧兽医   1561篇
园艺   359篇
植物保护   35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750篇
  2009年   714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564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深层液态发酵技术首次用于大规模生产产品以来,这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饲料业中生产酶制剂的传统方法。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方法。这种技术依赖于经过基因修饰的转基因微生物,通过人工过程产生单一酶,其酶活与自然状态下微生物产生的酶相比潜  相似文献   
62.
猪的初乳和乳是新生仔猪成活、健康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哺乳仔猪的生长潜能以及制约因素,猪乳的组成特点和分泌规律。探索了调节和促进母猪乳腺分泌功能、改善乳成分和提高母猪泌乳量的可能途径,以利于断奶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63.
转基因八棱海棠与苹果品种亲和性的微嫁接早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慎春  乔玉山  彭明炜  章镇 《果树学报》2005,22(2):97-100,F002
用微嫁接法鉴定嫁接亲和性的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和生根率有较大影响,生根 愈伤同步的方法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嫁接成活率和生根率。转番茄铁载体蛋白基因八棱海棠(Malus micromalus)与 苹果(Malus pumila)品种富士,嘎拉以及新红星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3.33%,92.86%,73.34%。嫁接后15 d左右,接穗 新叶开始生长;嫁接后2个月,嫁接苗移栽成活率分别为73.07%,73.91%和55%;移栽后3个月,3种嫁接苗的茎杆 粗度均匀,无大小脚现象。初步结果显示,转基因八棱海棠与富士、嘎拉均具良好的嫁接亲和性,而与新红星的嫁接 亲和性稍差。  相似文献   
64.
以白菜为例的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除草剂抗性基因的白菜为例,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展现和分析,介绍了关于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以及目前国际上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一些比较一致的结论。针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结合试验结果,讨论了获得的转基因白菜的环境安全性。  相似文献   
65.
转基因苜蓿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苜蓿基因工程在育种上的研究、转基因技术在苜蓿上的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6.
张琳  张晨 《江西饲料》2005,(6):40-40
扬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四学生崔一晨所作的《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转基因水稻的构建与鉴定》,近日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有专家评价,作品为当前的禽流感预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7.
转基因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猪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核显微注射法。其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入到原核期或经重构发育至原核期的受精卵细胞的胚胎原核中,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此即转基因后代。  相似文献   
68.
《长江蔬菜》2003,(2):58-58
自1983年世界上首例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转基因食品已成了公众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种产品。究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它是否存在长期的隐患?请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台博士的阐述。记者:“转基因”究竟是怎么回事?什么样的食品才算转基因食品?王台: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在基因克隆技术建立之前,育种学家通过常规育种杂交等方法把某一植物中的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到所选用的作物品种中去,培养出许多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现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能…  相似文献   
69.
70.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主要从外源DNA和蛋白两种生物大分子入手,所广泛采用的方法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生物芯片技术(Biochip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侧流技术(Lateral Flow)。本文综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以及这些方法用于检测转基因食品时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