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37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6篇
  28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12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遮荫梯度下扁穗牛鞭草(H.compressa(L.f.))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全光照的84.2%、66.8%、44.3%、42.5%,且长期在遮荫条件下生长的扁穗牛鞭草叶绿体微结构或叶绿素含量可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遮荫16%和48%时扁穗牛鞭草的表观光合量子速率(AQY)略大于全光照下的值,扁穗牛鞭草有基本适应此环境的趋势和可能,初步结论显示,48%及其以下的遮荫度范围在林草模式植被恢复上是可以参照的指标。  相似文献   
52.
测定了草地早熟禾5个不同品种在不同遮荫处理下的单株成穗数、单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品种润草1号和09-2早熟禾单株成穗数、单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性状均表现较为优良,表明润草1号和09-2是较耐荫的品种。其中,"润草1号"在遮光率77%时单株产量与其他品系差异显著,在遮光91%仍有少量抽穗。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铁尾矿基质下不同遮荫处理间臭柏实生苗叶片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差异,揭示臭柏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保护机制,从理论上解释其天然更新过程,为臭柏光胁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臭柏在铁尾矿废弃地造林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唐山迁安铁尾矿为基质,通过盆栽遮荫试验,利用快速叶绿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与 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分别测定0,25%,50%,75%和90%5个遮荫处理下臭柏叶绿素8项荧光参数。【结果】1)全光照条件下Fo 增大,Fm 减小,而叶片光合系统量子产额和能量分配比率(φPo,Ψo和φEo)、单位面积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Fm,ETo/CSm和 TRo/CSm)和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m)均最小,且各个遮荫处理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全光照条件下臭柏实生苗反应中心失活,受到光抑制,而全光照下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中 K 点与 J 点明显高于其他遮荫处理,而且光抑制对臭柏叶片PSⅡ的供体侧(OEC)有伤害,造成PSⅡ受体侧(Q -A )的大量积累,阻碍电子传递链向Q -A 下游传递。2)全光照条件下叶片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 )和单位面积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 DIo/CSm )均最大,且与其他遮荫处理组间差异也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全光照条件下臭柏在遭受光抑制后,通过增加天线色素的热耗散,增加非辐射能量耗散等一系列机制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过量光能的危害。3)随着遮荫率增加,φPo ,Ψo和φEo,Fm(ABS/CSm),ETo/CSm和TRo/CSm,RC/CSm随之上升,而φDo和Fo(ABS/CSo),DIo/CSm随之下降,90%遮荫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光捕捉特征,50%遮荫处理 Fm ,PIABS的平均值最大,说明该遮荫条件下臭柏叶片光抑制最小,光合能力最强,其他参数在不同遮荫处理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臭柏幼苗若无遮荫措施,受到光胁迫,而其通过增加非辐射能量耗散途径达到光抑制防御的机制。因此臭柏天然更新从乌柳灌丛下开始,逐渐脱离乌柳灌丛的保护,完全暴露在全光照条件下,进而实现自身的不断生长、壮大,但在废弃地上植苗造林初期尚需采取一定的遮荫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54.
为了提高马蔺的观赏性,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移栽时,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土壤类型、遮荫度、灌溉量和修剪次数对成活率、分蘖数和花茎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株行距30cm×30cm,栽植客土为草甸土、无遮荫物和灌水量2250m3/hm2.a,修剪次数1次/a的处理分蘖数和花茎数最高,在园林绿化中可参照这一处理来栽植和管护马蔺.  相似文献   
55.
试验以50%和70%遮荫下生长的假俭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遮荫程度对假俭草光合特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2种遮荫处理,尤其50%遮荫,显著地提高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而叶片净光合速率及光饱和点发生了降低,相比而言,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另外,随着遮荫强度的加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不断降低,电解质外渗率不断增加,而脯氨酸的积累则显著减少、说明遮荫下植株的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6.
遮荫对茶叶中儿茶素总量及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遮荫度覆盖黄旦茶园,对茶样内儿茶素总量及酯型、非酯型儿茶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与CK比较,蒸青样和成茶样中儿茶素总量均随遮荫度增大而呈整体下降趋势,其质量分数分别下降了3.08%-10.61%和2.65%-21.52%;其中酯型儿茶素变幅,蒸青样为-1.63%-5.28%,小于成茶样的-19.96%-10.35%;而非酯型儿茶素的降幅,蒸青样为9.90%-24.18%,大于成茶样的2.90%-19.82%。蒸青样中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的质量分数总体虽随遮荫度增大而减少,但酯型儿茶素占总儿茶素的百分比却随之增大,增幅为4.32%-10.05%;而非酯型儿茶素占比却与之相反,下降了5.10%-15.17%;因而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含量的比值是随遮荫度增加而增大的。遮荫对茶叶内儿茶素总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程度达到了或接近于种间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57.
夏季茶树覆盖遮阳网改善夏秋茶品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盖遮荫技术可以影响茶园小气候,有利于茶树生长,促进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和茶叶产量的提高。针对遮荫品种,开展适时覆盖遮荫网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遮阳网干茶产量为1 087.5 kg/hm2,利润为17 175元/hm2,比不遮阳增收10 350元/hm2。  相似文献   
58.
于2001年在双柏县进行了鳞尾木种子不同处理方法的育苗试验.2004年进行了苗木栽培试验.结果为:层积催芽及适当的药剂处理是育苗成功的关键;造林地宜选择沙土加砂石砾土为好.  相似文献   
59.
不同遮荫度下土沉香幼苗的生理特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光强(100%、50%、25%和5%自然光)下适应生长1年后的4个土沉香种源幼苗为研究对象,对于季和雨季时幼苗叶片进行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4个土沉香种源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蔗糖(Suc)含量、叶绿素(Chl)含量、叶绿素a/b(Chla/b)、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质膜相对透性(RMP)在不同光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了雨季时4个土沉香种源的Pro下降幅度偏大外,SS、Suc、Chl和RMP在干季与雨季时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且变化幅度不大;各种源的Pro、SS和Suc均随着光强的减弱而下降,而其RMP和Chl呈升高趋势,但光强降至5%时,Chl明显降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7个与土沉香幼苗各遮荫度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即SP、SS、Suc、Pro、Chl、RMP和MDA.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干季与雨季时4个土沉香种源在不同遮荫度下测定的8个生理生化指标计算平均隶属度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云南种在全光强下(100%)生长良好,而大黄、大白和小白在中光环境(50%)下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60.
为黑穗醋栗大量生产育苗需要,进行了绿枝扦插育苗方法试验研究.选用新生嫩梢,在密闭塑料小拱棚内、遮荫条件下,比较降低拱棚至50 cm高、每天只喷一次水和在插段上方覆一层地膜、在拱棚外侧加土埂、每天不喷水的扦插方法,与每天喷2次水的普通方法及自动多次喷水方法扦插效果;并分析不同遮荫材料、不同插床基质、不同品种和不同插段状态间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天不喷水方法扦插生根率达90%以上,与每天喷1次和喷2次水方法无显著差异,极显著高于多次自动喷水方法,适于大量育苗.最好用双层遮荫网、以壤土为基质、插段带1~7片叶扦插.野生的生根率显著低于绥圆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