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8篇
综合类   21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5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实验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冷冻/解冻后的塔里木马鹿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电镜下观察,塔里木马鹿精子头部呈扁平的卵圆形,长约5.95μm。颈部很短且不明显,长约0.45μm,宽为0.62μm。尾部中段横切面近圆形,直径约为0.58μm,轴丝为9×2+2型;线粒体鞘螺旋段为64~70转。尾部末段仅见质膜包围,9束微管和1对中央微管,形成9+2微管结构。冷冻/解冻后塔里木马鹿部分精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精子肿胀、质膜皱褶、扭曲,部分质膜损坏或溃散;顶体轻度肿胀,顶体外膜凸凹不平,形成突起。冷冻对头部破坏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32.
新疆某团饲养的塔里木马鹿群发生以腹泻、渐进性消瘦、难以治愈、侵害4岁以下鹿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病化、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PCR)、免疫酶标技术(ELASA)等先进技术的诊断,首次确诊为塔里木马鹿副结核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3.
<正>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畜禽和野生动物感染的一种传染病总称。急性病例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慢性型则多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部化脓性炎症。本病  相似文献   
134.
鹿的淋巴液外渗在诊治时,如果肿胀较小,用注射器抽出淋巴液,然后注入95%酒精或酒精福尔马林溶液,停留片刻后,将其抽出,使淋巴液凝固堵塞断裂淋巴管。如果患处肿胀较大,外渗淋巴液较多,可无菌切开,排除淋巴液及纤维素,用酒精福尔马林液冲洗,并将浸有上述药液的纱布填塞于创腔内,作假缝合。当淋巴管完全闭合后,可按创伤治疗。临床实践证明:酒精福尔马林溶液治疗淋巴外渗疗效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35.
鹿的淋巴液外渗在诊治时,如果肿胀较小,用注射器抽出淋巴液,然后注入95%酒精或酒精福尔马林溶液,停留片刻后,将其抽出,使淋巴液凝固堵塞断裂淋巴管.如果患处肿胀较大,外渗淋巴液较多,可无菌切开,排除淋巴液及纤维素,用酒精福尔马林液冲洗,并将浸有上述药液的纱布填塞于创腔内,作假缝合.当淋巴管完全闭合后,可按创伤治疗.临床实践证明:酒精福尔马林溶液治疗淋巴外渗疗效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36.
为了初步探索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在鹿科动物上的遗传多态性,试验采集56头甘肃马鹿的血液样品,采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对MyoG基因(GenBank登录号:FJ746497)5′UTR部分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及序列变异分析。结果表明:①引物P1的PCR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经克隆测序分析,在5′UTR -237 bp处存在G→A的转换变异,该位点表现为AA、AB和BB 3种基因型,由A和B 2个等位基因控制;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AA基因型频率最高,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0.194)为低度多态(PIC<0.25);经TFSEARCH 1.3分析软件预测发现,该变异可能减少了1个Sp1转录因子。②引物2的PCR扩增片段检测到1个SNP多态位点(—46 bp,G→A),表现为CC、CD和DD 3种基因型, 基因型频率分布为CC>CD>DD,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0.266)为中度多态(0.25<PIC<0.5),但该变异并未引起潜在调控元件及蛋白质结合位点的改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MyoG基因SNPs位点与甘肃马鹿胴体、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7.
为了解塔里木马鹿单倍型特性及其与产茸性状的关系,以马鹿Y染色体上的ZFY基因为候选基因,以塔里木马鹿为试验群体,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利用Y染色体ZFY基因片段对塔里木马鹿的单倍型进行分析,共定义了4个单倍型,单倍型Z1、Z2为优势单倍型,利用SAS9.3软件分析单倍型与产茸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ZFY基因对产茸性状有一定的影响(P0.2),其中单倍型2和单倍型3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8.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牛Zfx/Zfy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马鹿Zfx/Zfy基因进行扩增,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马鹿Zfx基因序列长为2 115 bp,GenBank登录号为KP257294.1,编码696个氨基酸;Zfy基因序列长为2 406 bp,GenBank登录号为KU041539,编码801个氨基酸。依据Zfx/Zfy基因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表明,马鹿Zfx基因与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聚为一类的野牛、藏羚羊、虎、家猫、家牛、家犬、绵羊的亲缘关系稍远;Zfy基因与家牛、野牛、藏羚羊、绵羊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动物及人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首次克隆了马鹿Zfx/Zfy基因,为研究该基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9.
电刺激采精是塔河马鹿人工授精的首要环节,是加速良种繁育和实现养鹿业现代化的关键性技术措施。2010年,对本地塔河马鹿种公鹿进行试验,采用半麻站立式采精和全麻侧卧式采精两种方法对比,结果显示,在公鹿发情旺期,全麻侧卧式采精方法的采精量平均为2.16mL,鲜精活力平均为0.74,冻精活力平均为0.315;半麻站立式采精方法采精量平均为4.18mL,鲜精活力平均为0.88,冻精活力平均为0.37。  相似文献   
140.
为了探索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提高甘肃马鹿的养殖水平,本试验对仔马鹿进行了早期断奶及其代乳料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24只60日龄甘肃仔马鹿随机分为4组,其中A、B、D为试验组,C为对照组,自然哺乳。试验组于仔鹿60日龄断奶,进行了30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仔鹿60日龄早期断奶是可行的,试验期内断奶仔鹿未发生腹泻、下痢等疾病。60日龄断奶后,饲喂A、B两组代乳料的效果与自然哺乳C组相近;D组效果则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