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3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桂花不同品种开花过程中香气活性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2个桂花品种盛花期的花瓣为材料,用气质联用法检测到59种挥发物,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萜烯类化合物。选择相对含量均高于0.05%的21种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12个桂花品种可分成3类,花色为黄色或金黄色的金桂和四季桂(6个品种)为一类,花色为白色或浅黄色的银桂(3个品种)为一类,花色为橙色或红色的丹桂(3个品种)为一类。黄色桂花中以‘柳叶金桂’香气活性物质贡献率最高,达56.75%;白色桂花中以‘厚瓣银桂’贡献率最高,达51.91%;橙色桂花中以‘镉橙丹桂’贡献率最高,达58.88%。以此3个品种为代表材料,用气相色谱—嗅闻技术测定了其开放过程中香气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铃梗期都以释放具有罗兰香/木香/果香型的物质为主。初花期到盛花期,橙色花的‘镉橙丹桂’以释放花香型物质为主,白黄色花的‘厚瓣银桂’以释放香草香型物质为主,黄色花的‘柳叶金桂’以释放紫罗兰香/木香/果香型物质为主;到了末花期,‘镉橙丹桂’与‘柳叶金桂’中都是青草香/清新香型的物质占主导地位,而‘厚瓣银桂’中依然是香草香型物质居多,这可能是银桂香气更持久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桂花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茂菊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31-233
介绍了桂花常见的病虫害症状及发病规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为减少桂花病虫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桂花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3个桂花品种的叶片放在-10、-12、-14℃的温度条件下,持续处理时间分别为2、4和6 h。测定其相对电导率的大小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温度-10℃延续4 h和温度-14℃延续2 h,电导率增大到最大值,叶肉细胞膜选择透性完全被破坏,叶片明显受害;从而可知温度-10℃为受害临界温度。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明显,说明低温下氧化还原反应较微弱。  相似文献   
54.
对无土栽培香荚兰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各养分含量也不同。施用A3营养液和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N素含量在适宜范围内,而施用A1、A2和A4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N素缺乏;除施用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K素缺乏外,施用其余4种营养液配方K素存在高量;施用所有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的P素、Ca素和Mg素均为缺乏,其中Ca、Mg缺乏非常严重。各营养液配方下的香荚兰叶片养分之间比例严重失衡。从养分含量方面分析,以A3营养液配方为基础,进行营养液配方调整比较适宜;从养分平衡状况来看,  相似文献   
55.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桂花品种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梅  侯喜林  郝日明 《园艺学报》2009,36(11):1667-1675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SRAP) 分子标记, 以柊树[Osmanthus heterophyllus ( G. Don. )P. S. Green ] 和华东木犀(Osmanthus cooperi Hemsl. ) 为对照种, 研究了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 )88个品种、1个野生种的亲缘关系, 18对SRAP引物共获得296个位点, 其中248个为多态性位点, 多态性比率达83.78%。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6.4个位点和13.8个多态性位点。其中, 银桂品种群的Shanon信息指数( 0.3412) 和遗传多样性指数( 0.2191) 最高。遗传变异估算表明: 桂花遗传分化系数为52.95% , 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品种群之间, 说明品种群体间遗传分化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以遗传相似系数0.762为截值, 可将91份种质分成6类; 各品种群的品种往往聚在一起; 四季桂品种群与其他品种群遗传距离较远; 色质较深的金桂往往与丹桂品种群的多个品种聚在一起。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与基于形态的传统分类学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拟通过四季桂GES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的研究,为探讨和解析GES基因调控香叶醇合成的分子机制及分子育种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以四季桂花瓣和叶为材料,采用RACE-PCR和RT-PCR技术克隆并分析香叶醇合成酶GES基因表达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四季桂GES基因cDNA全长为1 863 bp,编码含有58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并含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或结合位点。GES基因在四季桂花朵和叶片中均表达,且在4月份与7月份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在四季桂开花期间,GES主要在香眼期和盛开末期两个时期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7.
姚亦凡  董彬  冯成庸  杨丽媛  赵宏波 《园艺学报》2020,47(10):2027-2039
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R2R3-MYB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分析相关基因在花开放过程中的表达,获得了响应相对低温调控桂花花开放和着色等的关键基因。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得到35个桂花R2R3-MYB,这些基因均包含R2R3结构域,且高度保守。通过分析MYB基因在19 ℃(花能开放)和23 ℃(花不能开放)处理以及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发现,OfMYB1、OfMYB12、OfMYB14、OfMYB23、OfMYB24随着花的开放表达量逐渐升高,其中OfMYB1和OfMYB14在盛花期的花瓣中表达量最高,表明其可能参与桂花着色的过程;而OfMYB4、OfMYB5、OfMYB17、OfMYB28、OfMYB34在花开放过程中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尤其是OfMYB5、OfMYB17在花芽(圆珠期)中表达量最高,表明其可能参与了花开放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58.
桂花品种切花瓶插衰老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桂花品种切花在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朵的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细胞质膜透性及可溶性蛋白质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桂花品种花朵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细胞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随花朵的衰老而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呈现出明显的峰值;过氧化物酶(POD)表现为上升趋势.综合比较各项指标测定结果,3个品种的瓶插寿命长短为:'晚籽银'桂>'多芽金'桂>'四季桂'.保鲜液对延长桂花花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BACKGROUND: In a search for plant extracts with potent in vivo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various plant diseases, we found that treatment with a methanol extract of Myristica fragrans Houttyn (nutmeg) seeds re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plant diseases. The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to isolate and determine antifungal substances from My. fragrans and to evaluate their antifungal activities. RESULTS: Three antifungal ligna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My. fragrans seeds and identified as erythro-austrobailignan-6 (EA6), meso-dihydroguaiaretic acid (MDA) and nectandrin-B (NB). In vitro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three lignans varied according to compound and target species. Alternaria alternata, Colletotrichum coccodes, C. gloeosporioides, Magnaporthe grisea,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cidovorax konjaci and Burkholderia glumae were relatively sensitive to the three lignans. In vivo, all three compounds effectively suppr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blast and wheat leaf rust. In addition, EA6 and NB were highly active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barley powdery mildew and tomato late blight, respectively. Both MDA and NB also moderately inhibited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sheath blight. CONCLUSION: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demonstrate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the three lignans from My. fragrans against plant pathogenic fungi.  相似文献   
60.
以也门铁3个不同品种为试材,从细胞学角度研究了也门铁花叶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也门铁茎尖分生组织符合原体-原套学说,由2层排列整齐的原套细胞和数层排列不规则的原体细胞组成。金心也门铁黄色细胞叶绿体退化程度相对较轻,形状呈圆形,结构相对完整,基粒扭曲,叶绿素的总含量较低,所以表现为淡绿色。金边也门铁黄色细胞没有完整的叶绿体结构,叶绿体破坏十分严重,基粒降解,片层膜结构降解,故表现出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