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9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楸树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茎尖作为外植体建立了楸树植株再生体系,其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及植物激素配比为:MS 6-BA 0.8mg/L IBA 0.1mg/L;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及植物激素配比为1/2MS IBA 0.5mg/L。  相似文献   
42.
楸树是晋城地区的乡土树种,本试验是利用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提供的61个金丝楸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同时对无性系的物候期、生理特性、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初步选育出7个适应本地区生长的优良无性系,为进一步开展选育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3.
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原产我国,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 600年,是我国传统栽培的珍贵优质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喜温暖湿润,适生于年均气温10~15℃,年降水量500~1 000 mm的气候条件.楸材作为优质上等木材可以满足国内对高级木材的需要,缓解上等材供不应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44.
梓树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楸树幼嫩叶片为材料,进行楸树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扩增条件优化,试验表明,采用改良的2×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较高,适宜于RAPD分析。RAPD反应的优化体系为(25 ul反应体系):17.8 ul ddH2O;0.5 ul dNTP;2.5 ul 10×buffer;1.0 ul随机引物;2.0 ul Mgcl2;1.0 ul模版;0.2 ul Taq酶。  相似文献   
45.
利用转录组数据开发SSR标记是一种经济高效的DNA分子标记开发策略。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楸树(Catalpa bungei)EST-SSR标记,了解其在转录组序列中的分布类型,并利用41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来自安徽(AH)、河南(HN)、湖北(HB)和山东(SD)的4个楸树居群的48个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于1kb的14634条序列中,共鉴定出3999个SSR位点,580条序列包含2个及以上位点;单核苷酸重复(1957,48.94%)是最常见的SSR类型,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1164,29.11%),三核苷酸重复(834,20.86%),四核苷酸重复(41,1.03%)和五核苷酸重复(3,0.08%);共扩增出243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3个,平均为4.85个,观测杂合度为0.14?1.00,平均为0.63,期望杂合度为0.42?0.84,平均为0.67,大部分位点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AH和HN居群在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期望杂合度的数值较高,表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内。本研究为楸树及同属其他树种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且在指导楸树良种选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适合楸树硬枝扦插成活率与ABT生根粉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关系,本试验将ABT生根粉1号配制成25 mg/L、50 mg/L和100 mg/L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然后将楸树硬枝扦插插穗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ABT溶液中2h、4h、6h、12h、24h,统计成活生根率,试验数据表明100 mg/L ABT浸泡2~4h效果最好,50 mg/L ABT不同浸泡时间则均表现出较高的生根成活率。同时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500 mg/L ABT生根粉1号溶液对插穗基部进行速蘸研究表明,300 mg/L ~500 mg/L ABT生根粉溶液显著提高楸树硬枝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探索出不同基因型楸树离体培养条件的差异,并分别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以期为今后楸树良种产业化生产和繁育提供理论借鉴和科学依据。【方法】以‘洛楸1号’‘朝霞楸’‘云朵楸’和‘鲁楸1号’4个楸树优良品种为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并对4个品种的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楸树品种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诱导阶段:6-BA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洛楸1号’和‘鲁楸1号’的诱导率可达100%;6-B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朝霞楸’和‘云朵楸’的诱导率最高,依次为100%,81.82%。增殖阶段:同一增殖处理对楸树4个品种的增殖效果不同,1.0 mg/L 6-BA最适于‘洛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为4.70;1.5 mg/L 6-BA最适于‘云朵楸’和‘鲁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依次为3.38、5.68;6-BA 3.0 mg/L最适宜‘朝霞楸’增殖,增殖系数为5.49。生根阶段:相同质量浓度的NAA比IBA能更好地促进楸树4个品种生根,0.1 mg/L NAA最适合‘朝霞楸’生根,生根率为97.50%;0.2 mg/L NAA最适合‘云朵楸’和‘鲁楸1号’生根,生根率依次为76.67%、93.33%;0.4 mg/L NAA最适合‘洛楸1号’生根,生根率为96.97%。【结论】4个楸树品种在组织培养阶段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繁殖能力存在差异,应针对品种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8.
在自然居群中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等试验,用杂交指数、花粉一胚珠比、套袋和人工授粉等指标对灰楸(Catalpa faygesii Bureau)的繁育系统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其生殖成功的因素。结果表明:灰楸总状花序伞房状排列,顶生。通常有完全花9.63朵(1~18),单花开放时间5~7 d,种群花期一般为4—5月。主要访花昆虫为蜂类。雌雄同花,异熟,使雌雄蕊时间上隔离。花开放过程中柱头始终高于花药,使雌雄蕊空间上隔离。杂交指数为4,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存在自交衰退,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为309,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兼性异交;结合套袋和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认为灰楸属于以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  相似文献   
49.
以11个楸树杂种无性系3年生幼树树干为材料,分析了木材材性的26个性状。结果表明:木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纤维长度、木纤维比量和导管比量等材性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重复力较大,受遗传控制较强,其遗传变异系数( GCV)分别为21.77%、34.09%、5.51%、7.52%、19.58%;因此在进行楸树无性系早期材性选择时,只需要分析木材密度、纤维长、木纤维比量、导管比量即可做出对无性系材性的初步评价。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可知,11个无性系在材性性状方面具有4个类型,第一类为无性系002-1、004-1的木材,密度大、纤维长,但胸径生长量小;第二类为无性系008-1,生长量中等,木材密度相对较小;第三类为无性系015-1、1-2、1-3、1-4、2-1、2-2、9-1、013-1,生长量、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处于中等水平;第四类为无性系001-1,生长量最大,但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中等。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