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9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以2年生滇楸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无性系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持续干旱及高温严重抑制了滇楸苗期生长;不同无性系间,8月和12月的生长性状差异均不显著( P>0.05);各无性系光合特征不再出现明显的单峰或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Pn)最大值(8~14μmol· m-2· s-1)均出现在7:00,之后直线下滑,维持在2~6μmol· m-2· s-1的低位,Pn 日总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008-1、Y011-1、Y023-2、Y020-6、8402、Y 011-4、YN014-5。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WUE )日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008-1、Y011-4、YN014-5、Y020-6、 Y011-1、Y023-2、8402。各无性系光饱和点(LSP)与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分别为324~796、4.58~8.17μmol· m-2· s-1,远低于正常水分供应下的特征值。 WUE与生长性状及重要光合特征均显著相关( P<0.05),受到干旱胁迫时,WUE的高低尤为重要。根据生长表现,结合WUE和光合特性,当遭受干旱高温胁迫时,5个滇楸无性系中,Y011-4具有相对较高的生长势和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92.
为探究楸树生长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选择古楸树无性繁殖材料,对不同年龄及部位的楸树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楸树年龄增加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SOD活性及POD活性随年龄增加不断上升。300年生冠部较3年生冠部叶绿素减少了23.89%,可溶性蛋白减少了72.81%,可溶性糖减少了58.71%,SOD活性增加了26.82%,POD活性增加了139.69% 。2)位置效应方面,根萌条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及POD活性低于冠部叶片,而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则高于冠部。其中,叶绿素在300年生叶片根、冠部差异最大,冠部是根部的1.99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均在3年生楸树叶片根、冠部差异最大,根部较冠部分别增加了12.11%、21.28%、28.51%。POD活性则在15年生处差异最大,冠部是根部的1.71倍。综上所述,300年生楸树叶片抗性较高,且具有明晰的遗传背景,是培育优良楸树较佳的无性繁殖材料。根部枝条相对于冠部枝条生理年龄较小,且300年生根部和冠部叶片可溶性蛋白和SOD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根部枝条是无性繁殖材料选择的较佳位置。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楸树(Catalpa bungei)无性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塑料薄膜封盆法,通过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变化对干旱胁迫程度进行划分,并研究5个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干旱程度下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通过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的变化,将干旱胁迫过程分为正常(CK)、轻度(LD)、中度(MD)和重度(SD)干旱,其区间为正常干旱(土壤含水量97.49%,叶水势-0.54MPa)、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59.96%,叶水势-1.28MPa)、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34.19%,叶水势-2.32 MPa)、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4.52%,叶水势-2.99 MPa);5个楸树无性系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拟合关系均以指数拟合最佳,平均R2达到0.989 3(P〈0.001);5个楸树无性系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显著上升(P〈0.01),其中无性系015-1和无性系7080在SD下分别达到正常状态的34.39倍和33.41倍,达极显著水平(P〈0.001);无性系1-3则在LD时快速上升,迅速达(855.46±227.52)μg/g Fw;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出不同趋势,无性系7080在各阶段均最低,正常状态仅为(1.644±0.137)mg/g Fw,而无性系1-3在CK时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在LD时迅速下降,体现出不同的响应模式。[结论]5个楸树无性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均有一定的响应,以游离脯氨酸为最主要渗调物质,可溶性蛋白为辅,未见可溶性糖有显著贡献;其中无性系7080在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上表现出较高的能力,体现出较好的抗旱性,而无性系1-3则对于干旱胁迫响应最迅速。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究低N胁迫对楸树生长的影响,并对其耐低N胁迫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以10个新选楸树杂种无性系为试材,设置了正常供N水平(对照)和低N胁迫两种N水平处理。结果表明,与正常供N水平相比,低N胁迫使无性系苗高、地径和叶片含N量均显著降低,无性系平均值分别为68.8 cm、9.62 mm和0.0128 g· g-1,但无性系间变异却明显增大。不同的生理性状对低N胁迫的响应不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能转化效率( Fv/Fm )在胁迫下显著降低,而与N素吸收和转化相关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 RN )和根系活力却表现出升高或降低的相反变化趋势。对部分生理性状和与苗高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RN 活力与苗高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作为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以3种楸树的花粉为试材,采用不同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利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了3个树种花粉蛋白质的含量,并通过SDS-PAGE电泳对花粉蛋白质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质,南京老山楸树花粉蛋白质提取率最高;采用不同pH值(6.8、8.8、9.5)的Tris-HCl提取液提取蛋白质,随着pH值不断增大,其蛋白质提取率显著提高,当pH值达9.5时,蛋白质含量最大,SDS-PAGE电泳结果也显示此时蛋白质带明显增加;采用不同pH值(6.8、8.8、9.5)的Tris-HCl提取液提取花粉蛋白质,发现花粉蛋白质分离纯化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pH值不同的影响或浸提样品浓度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96.
一株楸树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其发酵产物抗肿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传统分类学方法、ITS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一株分离自楸树抗肿瘤活性内生真菌FSNQ0023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产物抗肿瘤活性及其细胞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指标鉴定其为木霉属真菌(Trichoderma sp.)中的一种,该菌株经发酵培养120h,抗肿瘤活性最强;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IC50约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1/2;60℃处理2h后活性稳定。这些特性为活性产物的分离纯化提供了重要数据,也为抗肿瘤新药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楸树杂种无性系苗期生长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个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研究表明,楸树杂种无性系苗期苗高、地径生长节律符合"S"型曲线,其生长进程均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对动态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达0.99以上,拟合的效果极显著。楸树速生期的天数占整个生长期的比重为47%,速生期内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60%以上;楸树杂种无性系苗高生长峰值出现在7月中旬,地径峰值在7月上旬,苗高速生期开始时间为6月上旬,地径速生期开始时间5月下旬。苗高速生期结束时间为9月初,地径速生期结束时间在8月下旬,苗高速生期持续天数86 d,地径速生期持续天数89 d。  相似文献   
98.
对楸树体细胞胚胎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类型、无菌实生苗苗龄对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影响显著,以15天苗龄幼苗的子叶为最佳诱导材料,以1/2MS+6-BA2.00mg/L十NAA0.10mg/L培养基为体胚发生的最佳培养基;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20天左右可发育成完整幼苗,在不含生长调节剂的1/2MS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9.
臭牡丹提取物对病原真菌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娜  魏琴  尹礼国  李华兰  张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05-10306,10326
[目的]研究臭牡丹不同部位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茵饼法研究臭牡丹的抑菌能力。[结果]臭牡丹提取物对小麦赤霉、杨树溃疡、棉花枯萎、番茄灰霉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茎的蒸馏水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茵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最小抑茵浓度(MIC)为15mg/ml;茎的80%乙醇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MIC为30mg/ml。臭牡丹提取物在pH4-8的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茵作用。[结论]臭牡丹提取物对4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0.
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水平的高低是植物做为药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为了比较不同种源梓树叶片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的差异,寻找抗氧化性能较强的梓树品种,首先进行了提取方法的优化,然后使用最优的提取方法提取了6个种源(辽宁、甘肃、河南、湖北、湖南、贵州)1年生梓树叶片的抗氧化物质,测定了总酚含量、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结果表明:使用60%甲醇,料液比1∶10,超声提取90 min,获得梓树叶片的总酚含量较高,辽宁、甘肃和河南种源梓树叶片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较高,而湖南、湖北和贵州地区的较低。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的地理差异,北方梓树的显著高于南方。可为选育具有更高抗氧化性能的林木提供指导,为进一步研究抗氧化性能差异的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