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1篇
  7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柯桂兰  宋胭脂 《园艺学报》1992,19(4):333-340
  相似文献   
62.
采用脉冲电泳法对茭白黑粉菌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茭白黑粉菌脉冲电泳样品处理方法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电泳参数的设置等,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在制备电泳样品时,包埋的原生质体或孢子的浓度不能太低,蛋白酶K的浓度不能过高,低熔点琼脂糖的浓度不能太低,此外还应确保电泳槽水平,并且电泳结束后及时取出凝胶。  相似文献   
63.
对3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BC1进行真实性鉴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探讨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传递方式。利用2对鉴定斑茅真实杂交后代的特异引物对3个甘蔗与斑茅BC1进行鉴定,采用根尖分生区细胞去壁低渗涂片法制片,显微拍照计数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3个BC1材料均为斑茅的真实杂交后代,崖城01-69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1=120 m+1 sm,其染色体按2n+n方式传递;崖城01-116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2=118 m+4 sm,其染色体传递方式为2n+n;崖城01-134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1=120 m+1 sm,其染色体传递为2n+n。推断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以2n+n的方式传递。  相似文献   
64.
以东海沿海捕获的野生真蛸(Octopus sinensis)为实验材料,用含秋水仙素终浓度为0.005%的海水活体暂养的方法,取鳃和肾脏细胞,利用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真蛸的二倍体染色体条数为60条,核型公式为2n=14 m+26 sm+12 st+8 t,其染色体臂数(NF)为100。未发现带有随体和次溢痕的染色体和异型染色体,推断真蛸可能为常染色体性别决定类型。本研究可为蛸属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真蛸种质鉴定和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
张兰  王玉芳 《山东林业科技》2009,39(6):55-56,88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栾树(无患子科栾树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栾树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2,核型公式为:K(2n)=32=16m+12sm+4st,属于“2C”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32=10L+6m^2+4M1+12S,染色体为小染色体,且为较进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66.
中国侧柏地理种源核型分析与进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16个不同地理种源的侧柏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普通压片法,对其核犁及进化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核型均为K(2n)=22=22m,均属1A类型,有1~2对染色体具随体,不同种源次缢痕位置不同;辽宁凌源、河北获鹿、山西长治、陕西黄陵、四川射洪、福建南平、云南昆明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中有L染色体,其余仅有M_2和M_1染色体;通过聚类分析及进化趋势图分析发现,河北获鹿的最进化,河南登封的最原始.  相似文献   
67.
紫薄鳅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分析长江铜陵地区紫薄鳅染色体的数目及核型,以紫薄鳅头肾为材料,采用植物血凝素(PHA)和秋水仙素体内直接注射培养,空气干燥法制片制备紫薄鳅染色体标本,对紫薄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核型分析的结果表明:紫薄鳅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0,核型公式为:6m+10sm+8st+26t,臂数为66。研究结果丰富了紫薄鳅细胞遗传学参数,为紫薄鳅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洞庭湖水系黄颡鱼群体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型。[方法]采用常规生物学形态测量及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方法,分别对洞庭湖水系沅水和澧水的2个黄颡鱼群体进行形态学特征及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沅水和澧水的黄颡鱼在体长/头长、体长/尾柄高、头长/吻长3个比例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及组型相同,其染色体数2n=52,核型公式为20M+12SM+10ST+10T,染色体臂数为84。[结论]研究结果对洞庭湖水系野生黄颡鱼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刺五加根尖的压片技术。[方法]以刺五加幼苗根尖为试材,通过压片试验研究取材时间、预处理液浓度、预处理时间、固定和保存、解离时间和染色条件对根尖压片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取材时间为9:30~10:30和13:30~14:30;用0.10%秋水仙素处理2.5和3.0h的材料的中期和前中期细胞增多;固定根尖2.0~4.0h对后续操作没有显著影响;60℃下解离10min以上根尖的细胞膜破裂较多,解离8min以下的根尖的细胞壁没有破碎,镜下观察细胞呈方形,无膨胀。室温下解离15min以上和12min以下的解离效果都不理想。室温下用1mol/L盐酸解离根尖15rain,然后用改良的石炭酸品红染液进行染色,通常染色10min左右即可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结论]该研究为刺五加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0.
棉花染色体序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棉花染色体研究历史,讨论与染色体序号研究有关的技术方法及其在棉花上的应用,并阐明陆地棉染色体物理序号的来源。目前,公认的陆地棉染色体物理序号是以可鉴别的与特定染色体相关的细胞遗传学特征被发现的先后顺序命名的。这与以核型分析为依据的染色体物理序号还未达成一致。棉花BAC-FISH技术和粗线期染色体制片技术的成熟,为棉花染色体核型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对棉花染色体序号重新整理,使目前两个陆地棉染色体序号命名体系达到统一,获得可实际操作的物理序号;同时,对海岛棉、亚洲棉、草棉等棉花的染色体序号进行规范,使染色体物理序号和遗传序号相一致,这些将为棉花基因组测序、棉花基因组的起源与变异和染色体细胞形态学研究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