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常见种石栎(Lithocarpus glaber)为研究材料,测定了不同光强条件(100%、75%和50%自然光强)下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探讨了石栎生长对光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石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上升,3种光强条件下叶片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似,高光强下的ΦPSII、Fv/Fm和Fv/Fo值相对较小,说明石栎幼苗能适应较大的光强幅度,同时对低、弱光强有一定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2.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柯(Lithocarpus ploystachyus)棕色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对多穗柯提取液中棕色素含量的影响,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并确定了多穗柯棕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NaOH溶液的浓度为0.8%,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8h,液固比55︰1。采用该工艺条件,提取2次,多穗柯棕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值为0.792,而理论预测多穗柯棕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值为0.795,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为0.4%,证明采用响应面法得到的优化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3.
对滇石栎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表明林木种子在落到地面后的6~7个月内,由于遭受鼠、虫危害,大部分已损失或丧失发芽率,在自然条件下没有种子萌发;受种壳的抑制,滇石栎种子有休眠现象,新鲜种子不会很快萌发;沙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沙藏时间以150天以上为宜。种子直播造林,应在10月直接从树上采收绿色种子较好,种子经杀虫处理沙藏至次年雨季前播种。  相似文献   
24.
植被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典型样地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方法,对滇中一平浪林场滇石栎退化灌丛的植被恢复改造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石栎灌丛的4种退化状态类型,分别代表滇石栎灌丛向云南松乔木林演替过程中的4个阶段,各个阶段植被恢复与改造的方法措施因立地条件、物种组成、植被盖度、高度的影响各不相同,但都体...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滇中地区滇石栎灌丛植被恢复与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历史资料分析和技术人员咨询,对不同类型滇石栎灌丛植被恢复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结果表明,滇石栎灌丛植被由于植被内部在立地条件、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方面存在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群落类型;通过多种方法措施的恢复改造实践,确定了不同类型滇石栎灌丛植被恢复改造的有效途径;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促进了滇石栎灌丛植被演替速度,取得了较好的恢复效果。[结论]该研究为滇中地区植被恢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6.
石栎净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石栎(Lithocarpusglaber)光合速率(Pn)与光强(L)、气温(T)和空气相对湿度(RH)在不同叶片类型、季节及全年几个水平上的相互关系,发现Pn与L正相关,在了(25℃时Pn主要由L决定;Pn与了在25℃上下分别为负相关和正相关,且T>25℃后了是Pn的主要限制因子;RH增加对Pn有促进作用,但关系较小,可忽略。不同类型叶片(阳生、阴生)对环境因子反应有较大差异。在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能通过光照和温度的观测获得叶片光合速率的估计,在T<25℃时则可只用光照来预测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27.
2019年在福建省建宁国有林场对香椿、多穗柯单一经营模式和香椿、多穗柯复合经营模式的8年生林分的生长效应和水源涵养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表明,香椿、多穗柯经合理配置和人工调节可以形成复合林分,无论是香椿,还是多穗柯生长状况良好.8年生复合林分,香椿单株材积可达0.0403 m3,多穗柯嫩叶、嫩枝鲜质量平均达2.54 ...  相似文献   
28.
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KM小鼠模型,将糖尿病KM小鼠分成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多穗(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Rahed)柯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中、低)组、多穗柯水提取物(高、中、低)组。每天对模型试验组灌胃多穗柯不同液相提取液[高剂量组200 mg/(kg.d)、中剂量组100 mg/(kg.d)、低剂量组50 mg/(kg.d)],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二甲双胍片溶液,每隔3 d测量KM小鼠血糖值。15 d后,断头取血,测量其血清中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值。结果表明,多穗柯乙酸乙酯、水相提取液都能降低小鼠血糖和小鼠血清中的MDA值,可使小鼠血清中的CAT值恢复。多穗柯提取液具有降血糖功效,对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调节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多穗石柯为壳斗科石柯属常绿乔木,其叶片制作成甜菜产品,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肝降酶、抗过敏、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多穗石柯为野生植物,自然状态下植株高大、散生,釆叶不便且产量有限,探索其人工繁育和矮化丰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多穗石柯有性和无性繁殖育苗、造林、人工林抚育培管、叶片釆收等技术方法和措施,可为多穗石柯人工驯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0.
A forest disease caused by a newly described pathogen, Phytophthora ramorum, is presently affecting a number of woody plant species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coastal California and southern Oregon, U.S.A. Among the most severely affected tree species are coast live oak, Quercus agrifolia, and tanoak, Lithocarpus densiflorus. In March 2000, we established plots in Marin County, CA, to assess symptom progression and the association of other organisms with diseased trees. Symptomatic trees exhibit 'bleeding' of viscous sap from apparently intact bark, typically within approximately 2 m of the soil. At least three species of bark and ambrosia beetles colonize bleeding oaks. These beetles colonized every bleeding tree that died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the study (N = 23) while the foliage was still green. By March 2001, numbers of symptomatic and dead trees increased for both coast live oak and tanoak. Symptomatic coast live oaks totaled 26% in March 2000 and 27% in March 2001. During the same period, mortality increased from 6% to 10%. For tanoaks, 41% were symptomatic in 2000, rising to 49% in 2001. Mortality was 11% in 2000 and 13% in 2001. The values for coast live oak are broadly consistent with independently acquired infection and mortality estimates derived from an unbiased transect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