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5 a生Own Choice品种为试材,研究赤霉素对澳洲坚果成花的影响。对用赤霉素处理植株与对照植株的花芽分化物候期进行了比较,并对花芽分化期间细根、枝条、叶片中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促进植株营养生长,抑制成花,花序伸长时期明显推迟,成花量显著减少,每节花序数量为1.45~1.52,而对照植株每节花序数量为2.55~2.60;澳洲坚果花芽分化期间,枝、叶中内源激素GA3、IAA水平下降,ABA水平上升,枝叶中较高的(ABA+ZT)/(GA3+IAA)比值可能有利于花芽分化;赤霉素处理使枝条、叶片中内源GA3、IAA含量增加,ABA含量减少,(ABA+ZT)/(GA3+IAA)的比值降低,但对根的激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澳洲坚果开花与座果习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澳洲坚果开花及座果习性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花日开放率与开花进程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品种间花序的开放天数差异显著,花序花朵数差异极显著;澳洲坚果座果率与开花进程呈极显著直线的负相关关系;澳洲坚果落果量最大的是花后20~50d,落果占总座果数的76%;其次是花后60~100d,落果占总座果数的14.5%。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云南省澳洲坚果产业持续发展,利用GIS技术将7个气候要素和DEM网格图叠加分析,划分澳洲坚果在云南种植的最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最适宜区面积57 939 km2,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14.7%;次适宜区面积63 977 km2,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16.2%。澳洲坚果可种植区域为文山州、红河州、普洱市、德宏州、临沧市、保山市、西双版纳州及玉溪南部地区,主要为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谷地带、低海拔山地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澳洲坚果在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果实生长规律以及落果规律,同时为干热河谷地区澳洲坚果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及科学指导,以3 个澳洲坚果品种‘HASE695’、‘HASE900’、‘Own Choice’为材料,对果实生长特性及落果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实生长膨大的关键时期为4 月中下旬—5 月中旬,增长了1.38~1.54 cm;在潞江坝干热河谷地区澳洲坚果存在2 个落果高峰期,第1 落果高峰期主要以授粉受精不良以及果实快速生长营养不良导致,第2 高峰期则主要表现为熟前落果,HASE695’、‘HASE900’、‘Own Choice’在这期间的落果分别占落果总数的2.7%、2.11%、4.51%,这期间澳洲坚果果实已经达到恒定大小。研究发现,澳洲坚果的保果措施应该主要针对这一期间进行深入研究,使落果减少,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一种操作简单易行的澳洲坚果人工去雄方法,以澳洲坚果品种‘Renown’为母本,选择3种不同物候的小花,采用切管连被去雄法和针撕去雄法,对2种去雄方法所需时间、柱头受伤率、授粉后20天的坐果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切管连被去雄法比针撕去雄法效果好,对花被管裂开第1天的小花,前者去雄所需时间为10.0 min,柱头受伤率为11.1%,授粉后20天的坐果率为74.1%;而针撕去雄法所需时间为36.0 min,柱头受伤率为36.3%,授粉后20天的坐果率为27.8%。切管连被去雄法最佳的操作方法为选择花被管裂开第1天的小花,切开花被管基部后0.5 h去雄,去雄后48 h授粉,此方法操作简单省时,同时避免了伪杂种的产生,提高了杂交种的纯度,可显著提高澳洲坚果杂交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6.
澳洲坚果壳中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澳洲坚果壳的研究表明,澳洲坚果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酸不溶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含量为34.65%,酸不溶木质素含量为39.75%,水分含量为8.45%;与其他植物相比,它的酸不溶木质素含量较高,而纤维素含量明显较低;紫外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壳的木质素以愈创木基-紫丁香基木质素为主,属GS型木质素,且G型木质素含量大于S型木质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澳洲坚果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澳洲坚果H2品种为试材,连续3年调查不同施肥方式对澳洲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年施3次肥的单株产量高于年施2次肥的,施水肥的单株产量最高,其次为沟施,撒施最差。[结论]在施用普通肥料情况下,增加肥料用量,减少施肥次数,澳洲坚果不能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澳洲坚果在干旱地区进行抗旱节水生态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不同的灌水处理试验,研究澳洲坚果的耗水规律及耗水量与产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座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油份积累期是澳洲坚果需水的关键期。其耗水量与产量不是无穷的简单的直线关系,并不是耗水量越大,产量越大。适宜的生育期灌溉定额为2806.09 mm,开花座果期54.22 mm,果实膨大期 104.47 mm和果实油份积累期226.69 mm。开花座果期灌水周期为10 d/次,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油份积累期为8 d/次。在澳洲坚果需水的关键期合理匹配水资源是实现澳洲坚果高产优质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干旱处理对澳洲坚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澳洲坚果‘桂热1号’苗期对干旱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该品种在持续干旱处理7 d的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荧光参数、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桂热1号’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含水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断水7 d最为明显。干旱导致‘桂热1号’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但胡萝卜素含量先升后降。光合速率在断水5和7 d下降明显,伴随着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下降。表明,‘桂热1号’对干旱的自身调控能维持5 d。  相似文献   
20.
澳洲坚果品种‘HAES951’为母本的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澳洲坚果品种‘HAES951’为母本,采用9个品种的花粉授粉,获得9个全同胞家系苗木。观测各组合的坐果率、种子横径和杂交F1代苗木的株高、地径及冠幅。结果表明:组合间的坐果率和种子横径均达极显著差异(P0.01);家系内株高、地径、冠幅的变异系数范围在13.67%~30.25%,平均为20.81%。9个全同胞家系间苗木的株高、地径差异不显著,冠幅达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